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五常
张五常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078,165
  • 关注人气:228,7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5.12.29)报业淘汰赛的经济分析

(1995-12-29 15:28:42)
分类: 五常谈学术

最近《东方日报》为了针对新出而销量又蒸蒸日上的《苹果日报》,把报价减至美国的give away水平(二元可算是每份报章的发行及零售费用,因此报章本身的收入是零)。此举无疑把香港多年来报业的卡特尔(cartel)瓦解,引起无可避免的报业淘汰赛,紧张刺激兼而有之。若继续下去,其效果很可能像美国各大城市那样,综合性的普及大报,只有一家独存。这是因为文字内容是共用品(public goods),而一份综合性报章大可包罗万有。比较专业性的报章,如《信报》,则大可隔岸观火,置身事外也。

在这次淘汰大赛的序幕中,有一件事前所未闻。那就是综合性的《苹果日报》,减价至四元后,天天以大字标题说明跨越九七不变。使《东方》在短期内难走回头路,而其它综合性的报章不能不因此感到夜长梦多。《快报》与《联合报》在一星期内决定壮士断臂,似乎是对前途如何有所肯定而下的决策了。

淘汰序幕开始了一星期(我下笔写此之际),《东方》的销量激增起码一倍(三十万份升至六十万以上),而《苹果》实际销量虽然只下降百分之三(三十一万至三十万份),但潜在的下降可能达百分之二十(三十一万份是印刷机不足的顶点,减价前供不应求)。假若从今天到跨越九七或更长的时间内,情况不变(销量不变、价格不变),那么鹿死谁手呢?(事实上,销量会变的,因为以后还有壮士断臂的情况,但报章价格可能不变。只要价格不变,鹿死谁手就有答案。)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经济学问题。朋友一般的推测,是《东方》胜。他们指出,这是一项斗钱多的淘汰赛,而《东方》的前、后台资金,似乎比《苹果》的雄厚。他们又指出,《东方》销量倍于《苹果》,广告不仅会增加,且收费大可提升。《苹果》呢?在减价前每天广告收入要增加五十万元才可收支平衡,减价后每天广告收入要多增三十万元才行。但是,其它减价报章销量大升,广告可选的地盘有的是,如此一来,《苹果》要在财政上打个「和波」,遥遥无期也。

对这个鹿死谁手的问题,我骤然听来是同意朋友们的观点的。但三天前的晚上,我坐下来拿起纸笔,以三十多年前学过的一套经济理论引证,其结论是:《苹果》会胜。

这理论说来,真的有点话长了。

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大师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因见「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提出这样的问题:牧人养羊,既产羊毛,又产羊肉,若二者产量有固定的比率,毛价与肉价从何而定?后来的学者,把这问题改得复杂一点。他们问:假若同一的生产过程中,获得几种不同的产品,而不同产品的比率不固定,致富之道为何?其答案是:几种产品一起生产,每种产品的平均成本不可能知道,但每种的边际成本是知道的;致富之道,是务求每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与该产品的边际收益看齐。到了我们那一代,这理论有一点改进:在有交易费用(生产之外的费用)的情况下,每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与收益可以有差距,但其差距不应该大于其边际交易费用。

一份报纸是一只羊,但其毛与肉没有固定的比率,而「报」价可算毛价或肉价,但却非羊价(因为还有广告的收入)。在有竞争的情况下,适者生存的条件,是毛与肉的边际收益,要与其边际成本相若。若有交易费用,这些「边值」可以有某程度的分离,但不可以脱节而求存的。

是的,一份报纸,其实是多种产品的合并:纸张可多可少,印刷、设计可优可劣,新闻、评论、娱乐……各有各的变化,各有各的优劣与页数的多少。在这多种产品合并的情况下,无论竞争如何激烈,是不能把一项重要的产品的边际收益,与其边际成本大大的脱节而分离的。

在报章行业中,从「边际」的角度看,报章售价的收益显然是与纸张及印制成本相连的。广告收益与内容成本的相比较为抽象(内容的多少或优劣比较难于量度),但各项「产品」的边际收益与成本还是有辙可循。如今《东方》等报章把售价减至零(二元只算是发行、零售的费用),而《新报》减至零下,其与纸张的边际成本脱节之大,是远超任何想象中的交易费用。在有竞争下,这些报章是不可能找到生存的均衡点的。(美国的give away,页数少而纸质极劣,广告多而内容少,否则难以生存。)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淘汰赛开始之前,《苹果》似乎比《东方》略占优势。虽然《苹果》的收入还不足以平衡收支,但这仅是时间(与不受政治干扰)的问题。那是说《东方》及其它综合性报章的盈利迟早会下降。考虑到这个因素,把「报」价下降至零,就算《东方》的广告收费能与增加销量一起照比率上升,在收支上也不容易找到一个收支的平衡点。事实上,广告收费是不能按销量的上升率提升的。这是因为:一则是广告的边际价值会由于报章的增销而下降;二则是大部分的广告(及其读者),都有阶层及地区性。

《苹果》在有亏损的情况下减价一元,每天再多蚀三十万元。另一方面,在其它综合性报章销量急升之际,《苹果》要增加收入大有困难,所以收支平衡并非易事。不过,我大约计算过一下,虽然《东方》去年盈利四亿,但假若今天的报章售价持久不变,那么《苹果》收支平衡的机会,约比《东方》的大一倍。就是说,《苹果》应该是减价中的第一家「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综合性报纸。

如果《苹果》达到了收支平衡之后不再多求盈利,以减低广告收费及增加纸张的方法来保持「平衡」,那么目前大减报价的竞争者若不重整售价,迟早都要走《快报》或《联合报》之路!

愚见以为,开始了的报业淘汰赛会继续,但今天大幅下降了的价格不会持久。消委会主席陈坤耀建议港府立法阻止割价的行为,并说该会正草拟保障公平贸易的法例。然而就「市场认识」而言,消委会这样做法,有待商榷。「公平」管制引狼入室,是没有任何说得通的经济理论支持的。


后记

如果当年《东方日报》坚持下去二元之价,本文的推断是不会错的。写此后记之际(四月十三日),知道《苹果日报》将于五月二日在台湾面市。那会是一场更大的报业淘汰赛,应该十分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