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六评《稗海潮》
3月12日 23:25
按:我在新浪开的博客,每发博文都提示有微博同时发表,但一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今日偶然看到“未关注的私信”,一点开来,见有神十六先生评《稗海潮》的留字,时在3月12日 ,距今已七个月了。抱歉感激之馀,将此评论贴在这里,以公同好。
欧阳老师:
您好!前几天与友人聊天,询问是否有可以了解学界的书籍。友人向我推荐了您的《稗海潮》,几天读下来,通宵达旦,时常晚至凌晨三时才睡,至现在依旧心情澎湃,却有些遗憾,网上书至第二十二章而未完。看完后忍不住想给您写上一封邮件。
《稗海潮》读后,深深感觉有时现实远远比小说还要精彩。以前对您的了解,多得于他人,虽于您有一会之缘,但亦是草草。通过《稗海潮》一书的阅读,却有种相交甚深的感觉,一部分是您所主张的文学的理念,一部分是您对后辈的提携。
《稗海潮》确实是一部存史之书,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越显。当然其中不可否认,也有一些是带有您的个人感情色彩,个人觉得,虽与后之正史有差,但近于《左传》。从书中可以得见之时学术之走向与风气,而这些往往是从文章中所见不到的。
有的还能补学术史的空白,像您在书中所说的在80年代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倾向于《水浒传》的简先繁后的理论。另有一段也甚多有趣,就是你驳斥马幼垣一段的祖本推测一段,虽未成于文章,但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反驳。
从您的人生经历来看,我感觉《水浒》和《红楼》二书,影响甚大,因《水浒》而改变人生,又因《红楼》而改变人生,而对这二部书的研究也是您最被学界所质疑的。时至今日,市民说已经在学界占据了上风,至少当时的农民起义说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可笑的。而程前脂后说,用我一个友人的话来说,虽然现在不足以推翻学界主流,但是您的学说证明了以前的版本研究存在相当大的漏洞;你的学说提出,至少在不断的敦促他们修补这个漏洞。
片言草草,多不成文,还望欧阳老师您见谅,若有机会,还是想去拜访下您。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