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书《红学三地书》先印.杂谈 |
等不及,
《红学三地书》先印博客书
《红学三地书》是20世纪90年代的红学档案,也是我们探索印迹和深挚友谊的见证。告成的消息在博客发布后,即有出版社主动来联系,对《三地书》表示兴趣,问有没有和其他出版社签约,非常期待我们的回话。又有出版社将它列入红学选题计划,显出极高热情,让我们感动。
过了许久,没有回音。我们知道:出版遇到了难处。
我们三人都早已退休,被摒弃在科研体制之外,没有任何资源,不可能像“名师”、“大家”那样,掷数万金来“资助出版”;“曲沐、欧阳健、吴国柱”,远不及“胡适、俞平伯、顾颉刚”的名字响亮,——他们若有十年600通书信存世,相信当有百家以上出版社来争夺。——我们只有等待。
但时间又是等不起的。我们曾经说过,信中有所议论或臧否的红学人物,如杜景华、邓庆祐、宋谋玚等已经过世,即使立即公布,他们已没有表态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该等到30年、40年后再来“解密”,而应趁许多当事人在世时公布,以听取他们的正面的或负面的反馈,这才显示出公平和公正。再说,我们也不甘心让这经过两年多汇集、编次、录入、校订的50万字,静静地躺在电脑硬盘中;我们想把它变成书,可以在手中摩挲的书。
恰好,得知有博客书这一样式,商量道:先印几本看看罢。于是着手联系,下载模版,设计封面。对方说:字数太多,不好装订,要分成两册;回话:分成两册,翻检不便,改排小五号字罢,也可省几文钱。结算下来,报价:平装10本,最后定价为1217.6
以往出书,赠书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多从稿费中扣除。《红学三地书》是博客书,若以赠百册计,需支付12176元,非我们所能承受;少印,送了这忘了那,都不免有所不敬。正在为难之时,出版社传来消息,说本书拟争取列入“十二·五”出版规划,似有一线之希望。于是决定:只送作序的克非、温庆新先生;等正式出版后,再送所有应送的朋友罢。
这十本先印的《红学三地书》博客书,可以说是我们著述的特殊版本,也许在若干年后,会有版本学上的价值,也未可知。
67979 |
红学三地书 |
2010-5-10 |
8.汇款确认 |
|
|||
| |
|||||||
|
此订单的信息和报价:黑白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