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晓梅
张晓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694,626
  • 关注人气:294,7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提案:中国人心理营养缺失不是丑事

(2012-03-11 13:58:02)
标签:

提案

心理健康

心理营养

分类: 两会提案

 写在提案前面的话两会将要结束了,今天发这个提案时,想到要说说心理健康和心理营养这个话题很多人并不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也不知道心理营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甚至不了解心理营养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做才能真正的幸福快乐、喜悦和健康:

 

   人的存在有"身灵"三个层面平时大家常把"身心灵"挂在嘴上,也总会说要注重"身心灵"的健康成长,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去做。在我的观察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有型的身体,更在意身体的营养舒适疾病和健康,而忽视或没有关注心灵的营养、舒、疾病和健康

 

   美国有专家研究发现,人的身体内存在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像"化学传导者"一样,可以把人的思法和念头传遍全身每个器官和细胞当传导的想法是正向和积极的时,能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系统;当传导的想法是负向和消极的时,会减低和影响免疫系统,增加生病机率或直接导致疾病。美国哈佛大学也有研究表明,人92%以上的疾病来自于思想和情绪的影响和干扰这里,或许你会提一个问题,身体患病时,到底是身病在前,还是"心"病在前?

 

   中国人一向忌讳谈论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那里像是一个不能触碰的"雷区"人们可以对别人叙述身体的疾病,可以谈论身体疾病的症状和问题,讨教身体疾病的医治方法,但不愿意谈心理问题,更避讳和反感谈论心理疾病事实上,如果你认可"身心灵"这个提法,接受身体会生病,那"心"为什么就不允许生病呢?我看过一份国际研究报告,上面提到,97%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曾有过需要治疗程度的心理疾病,最典型的是忧郁症等心理疾病如同感冒一样普通和平常,只有认识和了解它,才更有益于获得真正的身心健康。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专家已有高度共识,从病的角度来说,是"心"病在前,身病在后,身是"心"的表象。这里所指的"心"不是那个位于胸口的物理的心脏,而是意念、思想、意识等的总和。相对"心"来说,身体的密度大,频率低,你能触摸到,能直接感知它的存在;而"心"的频率高,密度小,虽然你触摸不到,但"心"的强度和穿透力更强大有话说"相由心生",引用到这儿是"病由心生"你有什么样"心"的状态,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身体表象

 

    心的源头如此重要,如何才能真正获得"心"的舒适和健康呢?我们知道,获得身体健康需要身体营养,比如多吃蛋白质等。而获得"心"的健康,也需要不断获取和补充心的营养,也可以叫心理营养重要的是,很多人并知道什么是心理营养,这就无法检查自己的心理营养是否充足或缺乏,又该如何获取或补充平时我在一些相关演讲时,会问大家"什么是心理营养?"这类的问题,大多人的回答是:"爱关怀....."等等,其实"爱和关怀"是心理营养获得后的结果,并不是具体的心理营养

 

   国际心理学认为,从人类的共同渴望来说,心理营养有四个大的方面:"安全感、被重视,无条件接纳、肯定认同和赞美"现在,你可以用心地去感受一下,你在这四个方面获得的感受充足吗?如果感到不充足,你的"心"必然会不舒适,长期不舒适,甚至纠结,郁闷,痛苦,你的"心"会渐渐不健康,同样也会得病的。"心"病了,最后会导致身体疾病身体是人的终端, 会最忠实地反应人"心"

 

    之所以说"安全感、被重视、条件接纳、肯定认同赞美"是心理营养?是因为人有"要活着、自我感、价值感、连接"的几大生命本能。本能是与生俱有的东西,就像小孩子不用学习就会吃饭、排泄、走路等等一样人如果缺乏"安全感"这份心理营养,会与渴望"要活着"这个本能相冲突;人如果得不到充分的"被重视、无条件接纳"这份心理营养,会违背"自我感"这个本能的需求;人得不到"肯定认同赞美"这份心理营养,会让"价值感"的生命本能越来越受挫。当人的本能越来越多地被压抑或损伤甚至破坏时,必然会在内在产生矛盾、纠结、压抑和痛苦,这些负面情绪和能量积蓄多了,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不及时疗愈心理疾病,当痛苦越积越多而超出承受能力时,人最终会选择自杀走向死亡,这也是为什么重度忧郁症的人最终会走向自杀的原因和过程,从另一角度来说,自杀的人一定是重度忧郁症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人最充分获得的"安全感、被重视、无条件接纳、肯定认同赞美"这四份心理营养的最佳时机是在六岁以前,孩子主要通过母亲的亲密及贴心抚养和陪伴而获得。

 

    因此,我有一个观点,解放后,随着广大女性大规模地走出家门,一方面她们做出了巨大的社会成就,也极大地实现了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因为出行的速度太快,规模太庞大,这有些像经济高提速发展的社会后遗症一样。当女性潇洒而大阔步地走出家庭后,社会单方面地鼓励她们顶起"半边天",可忽视了她们的人类天职,她们没能得到家庭心理学的相关教育,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付出了后代人很大程度可能缺失心理营养的代价。 

   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如同身体健康素质一样,身体素质的基础主要来自幼时母亲母乳的质量和获得合理的生理营养,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础主要来自六岁前,来自母亲给予的"安全感、被重视、无条件接纳、肯定认同和赞美"是否充足。母亲如果过多地忙于自己的社会工作,无暇估计孩子,或者不正确的溺爱孩子,不能给到孩子最渴望和需求的优质关怀和照顾,就会造成心理营养缺失。心理营养缺失如同身体底子薄一样,底子薄的人,日后就会易生疾病。身体疾病的感受是疼痛,心理疾病的感受是痛苦,事实上,心理痛苦远远大于身体疼痛。你很少听说过身体得病的人会自杀,即使是癌症等恶性疾病,可心理疾病的患者,恶化的结果就是自杀。可想而知,心理疾病的痛苦的确远高于身体疾病。

 

    说到这,我会认为,几十年下来,缺少母亲优质关爱的几代中国人,是有整体缺失心理营养的倾向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当中有大量的人,可以创造非凡的社会成就,但他们的内在不快乐,这种深度的情绪隐患会困扰他们一生。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现在很人物质越来越富有,但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不快乐甚至痛苦,社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由"人"的危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危机。

 

    特别要说明的是,心理营养对人的生命成长和生命质量极为重要,心理营养缺失并不是什么丑事,这同身体缺失营养,缺失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一样普通,知道所缺才能所补。而不了解什么是心理营养?什么是心理营养缺失?不知道缺失的危害,不知道如何补给才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大问题。

    为此,特别呼吁,全社会要普及心理教育,为了具体落实这个太大的问题,这里提出从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入手,以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全民心理健康常识,也可促使国家财政更多地投向心理健康教育和医治。国家化了很多的财力物力在医药卫生上,其实,"心"才是健康的源头。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难免不成熟,更何况心理本来就是复杂的问题,不能用一篇文章表达清晰,这里只是提到一些要点观点,难免让人感觉以偏带全甚至不理解。真诚地希望大家参与讨论,并给出好建议

 

 提案正文:       普及心理教育提高国民幸福健康素质

              将心理咨询及治疗纳入国家医保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竞争不断加剧,以及环境高污染、自然灾害频发,通货膨胀等多方面压力,人们的精神负荷越来越重,国民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健康是民族素质的一大标志,是人幸福能力的基本保障。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心理亚健康……等等高发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公共健康的大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障碍。

 

    根据中国卫生部疾控中心的统计,我国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者已达7%,超过1.7亿人。心理障碍者为25%—30%,比10年前上升了10倍以上。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在国民死亡原因中,自杀排在第五位。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民的心理健康问题直线上升。近年来,北京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所患疾病与心理问题有关,各类精神和心理障碍人数已超过百万,心理健康问题成为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在心理问题和疾病中,抑郁症最为常见, 约占全世界患病率的11%。我国的抑郁症患者也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10% ~15%走向自杀。与抑郁症高发率形成惊人对比的是,各地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足10%,接受治疗的人群不足3%。

 

    此外, 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前全球儿童精神和心理障碍将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五大致病、致死和致残的原因。 

 

    还应关注的是,1/3以上的内科疾病由心理问题导致,如消化病、心血管病、癌症等心身疾病。在国外,艾滋病也已被列为心身疾病。当人长期情绪压抑、精神紧张时,会导致免疫力降低,胃酸分泌过多,血管紧张度增加,血压升高,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面对如次众多的心理疾病患者,全国的心理疾病防治机构与人员却严重匮乏。心理疾病的治疗,除了医药治疗,更需要心理治疗和疏导,以治疗抑郁症为例,70%以上的治疗是心理治疗为主。而目前我国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机构建设还处于初级甚至零的状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不在医保范围,而自费咨询和治疗价格普遍很高,一个疗程通常需要数百数千元,民众普遍难以承当,直接影响该病的就医咨询和康复。

 

   为此建议: 

  一,全民普及心理教育.目前全社会心理知识极为缺乏,对心理疾病的了解就更加贫乏这使得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和疾病,也不知道心理疾病的防止和危害,这无疑是十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相关部门应加紧研究将心理治疗服务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可行性,尽早把心理咨询及治疗纳入医保范畴,同时获得财政专项经费支持。 

 

   三、加强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心理咨询及治疗的服务项目和收费。在综合性医院设立心理咨询科,大力鼓励和扶持社会资金建设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教育培训学校,加大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就业考核。

 

   四、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大中小学中开设相应的基础心理必修课程。并在每所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至少配备1名专业心理学教师,大中小学班主任逐步实现持心理健康培训证上岗。 

 

    五、政府牵头在社区成立心理医院或诊室,常设或定期有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坐诊,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有条件的城市或社区,可设立“120急救中心”,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疏导心理问题,救助自杀等重度心理疾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