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打手机嗓音和优雅生活

(2009-09-13 19:58:43)
标签:

移动改变生活

电信行

生活

变迁

3g

“张女士,有一个问题能请教一下吗?”

两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国际女性论坛,刚做完演讲时,一位外国女士客气的对我说,她曾到过中国旅游,她发现,中国人的嗓门很大,说话声音高,尤其是在接打手机的时候,她认为这不够礼貌。

 

我对这位外国妇女解释说:您说的情况的确存在,当时移动电话刚刚进入中国,手机的通话质量不稳定,声音忽大忽小,因此,人们在接听时不得不大音量。当然,那时手机在中国还是奢侈品,人们使用时,也会有些得意甚至炫耀的语气。但是,请相信,如果您现在去中国,这种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了。

 

接打手机嗓音和优雅生活

 

    那会,虽然我会情不自禁地偏袒一些中国人,但并不是辩解。的确,现在中国因为通话质量造成的在大街上拿着大哥大喊话的场景已难见到了。应该说,生活物品的品质是优雅生活的基础,也会改变和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

 

  说起大哥大,我也买过那家伙。92年时,是好奇,也算是赶潮流,那时我还会追求一些外表的东西,当时我还真买了中国最早的那种手机,人们称做“大哥大”,不知那时为啥叫“大哥大”,可能多少有打电话的人会仰起脖子,有些洋洋得意的"老大"的味道。那东西挺重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是我的第一部移动电话,感觉上也是有些得意,自觉挺神气,声音也比平时是高了一些。确实从此生活感觉不一样了些。

 

    那时,“大哥大”的价格是满惊人的,裸机是21000元,每月要交纳6000元的入网费,还要预存1000元话费,这样算下来一共要28000元,而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月收入只有几百元。那时中国还没有开始消费奢侈品,没有啥贵的东西,坐飞机就算很尊贵的了。不过,即便是尊贵,那时飞机票也不过三五百元,这样说来,“大哥大”的价格真是天价了。

 

   尽管如此,“大哥大”当时却是一机难求,并不是你交了钱马上就能拿到货,因为买“大哥大”需要指标,须要有像样的单位证明才能买,要拿到这种指标要找关系,而且即便找到指标交了钱还得等待。我记得我当时等了3个多月才拿到那宝贝,当时觉得叫摩托罗拉挺新鲜也绕口。

 

    其实,从性能上看,当时的“大哥大”除了打电话和普通电话没有什么功能区别,通话质量还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喊。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通话。常常接到电话后,因为通话质量不好,听不到对方说什么,是需要提高嗓门,这倒也给得意的嗓门多了理直气壮的理由。

 

    我的那个“大哥大”用了三五年,之后换了小号些的新型号,体积差不多是头一部电话的一半。那时,摩托罗拉出一款新型号我会换一部手机,我用过早期摩牌所有的手机,不是因为赶时髦,而是那时手机更新型号的频率很慢,出新款时,旧的用得也差不多了。不过,后来新型号更新很快,自然也就换不过来了。再后来,数字网络取代了模拟网络,有了高清晰通话质量的数字手机。如今,手机牌子型号多得数不清,记不清,价格越来越实惠,人人都有手机了,手机的功能和技术也越来越有新意。

 

    记得前两年,朋友推荐我换了智能手机,开始觉得很不习惯,但很快发现了这种手机的优势,喜欢它上网的通讯便利,随时随地可收发邮件,聊QQ,看新闻等等。最近我会玩玩移动3G手机,特别是玩玩视频功能。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提到3G手机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千万不可小视,或许3G手机不亚于当初互联网对未来的影响和改变。

 

   不管手机怎么变,物品的改变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优雅度.记得以前,我在全国各地做礼仪讲座时,还非常强调接打手机的礼仪,现在这话题已说得少多了,你有了可以轻言细语的工具,还有如此精致可心的物品,你自然会更加美感和优雅起来。是物品改变在先,生活状态改变在后?还是生活改变在先,物品改变在后?很难说谁改变了谁。总之,渴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使得人类不断创新科技,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让生活更舒适,更方便,更精致,更优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