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伯静
姜伯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9,060
  • 关注人气:2,0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迅雷收购快盘,前景看起来很美

(2014-08-29 14:45:35)
标签:

it

                                                                 迅雷收购快盘,前景看起来很美
        8月21日凌晨,迅雷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的2014财年第二季度,其营收达4580万美元,同比有小幅下滑2.3%,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60%达到了930万美元。与此同时,迅雷接盘金山快盘的消息也在财报中披露。根据协议,迅雷将以3300万美元总现金对价收购与快盘个人版有关的业务和资产,交易预计于9月份完成。
        算起来,迅雷的云存储产品迅雷快传与金山快盘也曾经是云计算领域的对手,而今因为同属雷军系,也算化敌为友。只是,迅雷本来已有迅雷快传,为何又要收购快盘个人版呢?在笔者看来,这在表面上看属于迅雷的自救行为,但实质上是雷军旗下优质资产替代劣质资产的“资产重组”行动。说白了,迅雷是在替小米数钱——我们乡间有句俚语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道理与此大致相似。
        迅雷的财报,并没有达到分析预期。从账面上看,迅雷的在线广告业务是下滑的,“迅雷第二季度在线广告营收为100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32.5%,比去年同期的1350万美元下滑26.2%。”而支撑财报账面的是订阅用户,根据财报,“迅雷第二季度订阅营收为25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比上一季度增长1.8%。迅雷订阅营收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订户人数从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440万人增长到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530万人,同比增幅为19.2%,环比增幅为2.2%。”
         如果没有截至2014年6月底的订阅用户增长,迅雷财报会更加惨淡。但这也显示出迅雷的最大隐忧:“过度依赖订阅用户。”迅雷这份财报的截止日期是6月30日,这是个微妙的日期。因为,2014年4月开始的“净网行动”,还没有在实质上波及到2014年6月30日。由于版权等因素,迅雷业务肯定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在净网行动初期,“迅雷删除了逾170万个缓存文件,并在其自动关键词过滤系统中加入了7000多个关键词。”而政策带来的影响,还远未在8月21日的财报中体现。试想,订阅用户的会员时间到期后,政策的威力体现的会更加明显。如果再过若干个月,迅雷的新财报还会有这个局面吗?怕是很难。所以,迅雷必须自救。
         迅雷上市之初,《IT时代周刊》有篇文章提出一个观点,代表了当时业界对迅雷快传的忧虑,文章说:“迅雷苦熬上市之前,自我阉割了‘狗狗搜索’等免费资源下载服务后,用户活跃度也随之下滑,为了规避版权打击,迅雷又推出‘快传’,相对私密打着用户共享旗号,却依旧不能躲避风险,这一问题将成为迅雷上市后的一大致命问题,或致其成为第二个倒掉的快播。”当时,这位作者给迅雷出了个主意,“建议迅雷能够在上市前后关闭掉迅雷快传,以规避未来可能发生的比必要的麻烦和审查。把精力放在旗下其他业务,比如游戏、视频等,尽快的调整管理结构,精简人员,转变思路实事求是的为网友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其实,这个主意不错,但略显幼稚。如果真的砍掉了云存储业务,雷军系还要迅雷干啥呢?所以,在业内名声算不得太好的迅雷快传,与名声不坏的金山快盘的个人业务整合,来拯救在政策明前有可能弱不经风的迅雷,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而如果迅雷的资源、技术与快盘的带宽等深度融合的话,迅雷在免费方面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无疑会对留住用户有很大的帮助。而整个雷军系也因此会大大受益,除了不会受迅雷业绩的拖累外,还能让以小米为主体的雷军系资本生态圈更加和谐。将来,小米新推出的MIUI6因为整合了迅雷的下载引擎进而提升下载速度,小米的庞大用户群向迅雷提供潜在的付费用户,整合后的“迅雷金山云存储”为用户提供付费和免费的双重资源选择,而金山云根据小米定制及需要提供云存储空间及所需带宽服务,金山旗下猎豹浏览器借助迅雷的云加速技术提升自己的用户体验。而归根结底,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小米服务。
         这一连串的想法很好,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迅雷快传和金山快盘究竟能否很好的融合,政策对迅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用户对迅雷还有多大的信心。”这一连串的问题没有答案的话,一切仅仅是看起来很美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