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解玺璋
解玺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99,116
  • 关注人气:6,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八十年代的胡同里

(2006-11-28 00:31:43)
行走在八十年代的胡同里
——读《相府胡同19号折叠方法》
解玺璋

    老周是诗人,最近写了一部小说,出版了,书名有点儿怪,叫作《相府胡同19号折叠方法》。但小说写得很老实,并不故弄玄虚;也很好读,语言平实而味道醇厚,给人一种神清气定的感觉,显得很自信。这在当前的小说写作中是很难得的。我们看现在很多的小说写作,常常是炫技式的摆弄语言,故意炫耀,和读者为难。读者看不懂,或者很吃力,只好和它拜拜。读老周的小说,则有点儿像朋友之间,多年未见,忽然相逢,酒酣心热之时,说起往事,一片唏嘘。
 
    这是因为,发生在相府胡同里的这些故事我们并不陌生,甚至有点儿感同身受。虽然都是往事,过去二十多年了,但仍历历在目,并未如烟消散。故事中的那些主人公,江垒、夏帆、骡子、老鬼、王彬、娟子、洋洋、小美……就活跃在我们眼前,其中不乏我们自己的身影。我们读他们,他们也在读我们。这种互读使得小说产生了另外一种意义,即可以校正我们关于八十年代的记忆和描述。比如泛滥于整个社会的出国潮,比如四合院里的人和事,比如青年知识群体中的文化热,比如最初的战战兢兢的商业活动,这些记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复制了作者关于八十年代的想象。
 
    最近一个时期,八十年代记忆被炒得很热,但有一种精英化的倾向,往往都是成功人士或成名人士在想象自己的成功或成名之路,阅读这种想象,总感到有一种自恋式的自怨自怜和自我满足。老周的小说恰恰可以补这种不足,它开启了另一扇记忆之门,让我们想起还有这样一些人的不同于精英们的八十年代的记忆。我特别看重小说中关于江垒、骡子和老鬼的叙述,他们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很多东西。他们的愤怒和忧伤,他们的困惑和求索,构成了另一个八十年代,构成了八十年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八十年代是混乱的,也是生机勃勃的。
 
    小说还写到了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甚至更早,比如宫伯伯和叶阿姨的故事,比如封局长的故事,比如江垒父亲和母亲的故事,它们构成了八十年代的背景,也透视出八十年代的历史纵深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