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开复
李开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06,728
  • 关注人气:447,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女是母亲最甜蜜的牵挂

(2016-05-09 16:07:47)
标签:

杂谈

多年前的三月,微风中带着丝丝春意。但我家那栋小房子里,却几乎闹翻了天。全家人都显得十分紧张,因为母亲在42岁高龄孕育了我,大家都担心高龄生产不安全。

母亲的好朋友劝她:“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

又有人说:“生出来的宝宝可能会身体弱。”

还有人说:“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

母亲却非常自信地说:“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

有了母亲这句信心十足的话,我终于可以平安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母亲的自信和勇气给了我最可宝贵的礼物——我的生命。

童心未泯的母亲

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顽皮的孩子。但和许多母亲严厉管教的做法相反,妈妈不但容忍我的调皮,而且还特别疼爱我这个父母的老来子。

比如,我从小就特喜欢模仿别人,模仿父亲的四川话,模仿他踱方步,还模仿电视里人物讲话的腔调。每天二姐回家时,我总缠着她陪我玩官兵与强盗的游戏。而且,我永远是官兵,她永远是被我打死的强盗。每次为了给我理发,妈妈会带着三姐到理发店,借用店里的剪刀、刮胡刀、毛巾,演“布袋戏”给我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坐定半个小时,把头发理完。我做这些调皮事的时候,母亲总是微笑地看着我。

在学校上课时,我总爱动来动去,话也特别多。有一次,我竟然被忍无可忍的老师用胶带贴住了嘴,而那时,母亲正好赶来接我,撞了个正着,好尴尬!还有一次,我为了能晚睡一个钟头,偷偷把全家的钟表都调慢了一个小时,结果,第二天母亲起床迟到了。但当她发现是我的恶作剧后,不但没有惩罚我,还觉得非常有趣。

2002年与妻子母亲女儿在台湾

有一个暑假,我写了一本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全是我的家人,我还把小说录音做成了“广播剧”,并用刀叉配音。此外,我还拍了一本相册,里面是我和我的外甥装扮(有些还是反串的呢)的妈妈最不喜欢的演员、球员、广告角色等等。可这本相册缺了一个封面。既然都是妈妈不喜欢的东西,我就想拍一张妈妈生气时的照片。为此,有一天我把电梯按住,让妈妈等了十分钟,然后我在电梯的另一端准备好相机捕捉“生气的瞬间”。至今,我的武侠小说和相册还被妈妈放在床边。我想,只有像我母亲那样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会容忍甚至欣赏孩子的调皮、淘气吧。

想来也是,我的调皮应该是遗传自我的母亲。我父亲不苟言笑,但母亲却常常和我们“打成一片”。有一次,哥哥和母亲两个人玩水战,弄得全家都是水。最后,母亲躲在楼上,看到楼下哥哥走过,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他头上。

小时候,邻居夸口说,他的水池里养了一百条鱼,我们全家都不相信。后来,几个孩子在邻居不在家的时候,决定去把邻居的水池放干,数一数到底有几条鱼。经我们证实,水池里其实只有五十多条鱼。但经过这样的折腾,邻居的鱼死了不少。气急败坏的邻居到我们家抗议,妈妈却一面道歉,一面偷笑,因为“数鱼工程”就是她亲手策划并带着孩子做的。

和这样的母亲在一起,我们每个孩子都没有什么距离感。这么多年来,母亲一直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和母亲的感情也很深很深。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当然,母亲的宽容和“顽皮”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凡事一旦和我的成长、我的未来相关,母亲就会特别重视,也会对我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她总是要求我,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在这方面,没有通融的余地。

我在同龄人中,学东西算是很快的,当其他同龄的孩子还躺在父母怀抱里时,我已经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这主要收益于母亲的教诲。

三岁生日与母亲

小时候一直渴望长大。突然有那么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送你去幼儿园。”我兴奋地在床上蹦跳着,仿佛自己一入学就是大人了。刚去幼儿园的几天,一切都是新鲜的,连糖果都比家里的好吃,还有这么多同学一起玩儿。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我就腻了,在幼儿园里每天都要重复做同样的事。吃点心,唱儿歌,每天花一两个小时足够了,但一整天下来几乎都是在吃呀唱呀,连梦里都是听腻的儿歌。我跑回家,跟家里人说:“我不上幼儿园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学。”

母亲问我:“怎么了,幼儿园里不好么?”

“太无聊了,整天都是唱歌吃东西,老师教的东西也太简单了。”我一股脑地倾诉着。

“你才五岁,再读一年幼儿园就可以读小学了。”

“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这句话真管用,母亲确信我不是一时冲动。她笑着说:

“好吧,我明天去学校问问。”

小学入学试题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我轻松地考完回家了。放榜那天,母亲陪我去学校,一下子就看到“李开复”三个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闪亮。母亲激动地像个孩子一样地叫起来:“哎呀,第一个就是李开复,你考上了!”

我也激动地跳起来,抱住母亲哇哇大叫。

那一刻,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也不会忘记。从母亲的表情中我才知道,自己一丁点的小成功可以让母亲那么的骄傲。同时,这件事也让我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就有机会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感谢母亲给了我机会,去实现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和跨越。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不愿让孩子冒险尝试与众不同的东西。其实,在新的世纪里,人拥有更多的选择。孩子从小就需要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和判断力。很庆幸的是,远在四十年前,我父母就把选择权交给了我,让我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善用“机会教育”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母亲不仅仅希望我“听话”,更希望我“讲理”。所以母亲总是用“机会教育”来让我理解怎么做人。

考入小学后,我不免觉得挺骄傲的。每次父母亲有朋友来家里,我都要偷偷告诉他们我有多聪明、多厉害。

“阿姨,我已经读小学了!”

“真的,你不是才五岁吗?”

“对啊,我跳级考进去的,还是第一名呢!”

“那进去以后的成绩呢?”

“除了100分,我连99分都没见过呢!”

没想到,我刚夸下海口,第二个星期考试就得了个90分,而且跌出了前五名。看到我的成绩单,妈妈二话不说,拿出了竹板,把我打了一顿。

我哭着说:“我的成绩还不错,为什么要打我?”

“打你是因为你骄傲。你说‘连99分都没见过’,那你就给我每次考100分看看!”

“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会好好学习的。”

“不止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别人出自真心夸奖你,才值得你高兴。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懂了吗?”

“知道了。妈妈还生气吗?”

“不生了,要不要躺在我怀里看书?”

妈妈的气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我想,她这么爱她的孩子,是没有办法长时间生孩子们的气的。当然,这一次的处罚我也会永远记得,“谦虚中国人的美德”。类似地,母亲总是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的时机,并尽量用正面的例子,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

2006年与母亲在天坛

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躺在母亲怀里读书。那时候,如果有人问我最怕谁,我会马上回答“最怕妈妈”;但如果有人问我最爱谁,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最爱妈妈”。正是这样一位严厉而又慈爱的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严谨和务实,什么是品行和礼仪,什么是快乐和温馨,什么是忠孝和诚信。

期望最高,教诲最深

母亲坚信我是个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对我期望最高,管教也最严。母亲的视线里永远都有我这个儿子,而且,她在我身上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标准的中国式教育——要求儿子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的程度。

在功课方面,母亲每天都会过问我的情况,并亲自教导我。早晨五点,母亲就会把我叫醒,送我上学,下午放学后又会亲自到学校接我。不用功时,母亲会生气地把课本丢到门外;退步时,母亲可能会打我一顿;进步时,母亲则会给我奖励。我知道母亲在我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也会努力读书争取考高分。每次公布成绩,都是我最得意的时刻,我会手里举着试卷一路小跑回家,第一个告诉母亲我取得的好成绩。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考了第一名,母亲带我出去给我买礼物。我看上了一套《福尔摩斯全集》。但是母亲说:“书不算是礼物。你要买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结果,她不但买了书,还另买了一只手表作为礼物送给我。从那时起,我就整天读书,一年至少要看两三百本书。当时,看了《双城记》、《基督山恩仇记》一类的西方文学,也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的中国古典文学,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名人传记。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海伦"凯勒传》和《爱迪生传》。海伦"凯勒虽然失明、失聪但是依然进入一流大学的经历对我未来性格中坚韧和勇气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爱迪生的发明改变  了人类的生活,这让我向往成为一位科学家。感谢母亲的支持,我才能在小小年纪就看了这么多本书,并养成了终身读书的习惯。

在学校我功课虽然不错,但也不是每次都能考高分的。有次我考得并不好,揣着考卷心里很害怕。我甚至能看见母亲举起竹板打我的样子。突然,一个念头蹦了出来:为什么不把分数改掉呢?说改就改,我掏出红笔,小心翼翼地描了几下,“78”变成了“98”,看不出任何破绽。我心中欢喜起来,但回家的路上仍忐忑不安。到家门口,我又掏出卷子来看了一下,确保万无一失,才轻手轻脚地走进去。

母亲注意到我回来了,叫住我:“试卷发下来了么?多少分?”

“98。”我拿出考卷。

母亲接过卷子,我心里“扑腾扑腾”地跳起来,生怕母亲看出了修改的痕迹。但她只是摸了下我的脑袋说:“快去做作业吧。”

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当我再次拿起笔去描考砸了的试卷时,手一哆嗦,分数被我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这下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害怕。我欺骗了母亲,这是她绝对不能容忍的。我恨不得马上跟母亲去认错。在放学的路上,我心一横,把试卷扔到了水沟里。

但回家后,母亲并没有急于问起分数。在提心吊胆了几天之后,我终于憋不住了,跑到母亲面前,向她承认了错误。我以为母亲一定会狠狠打我一顿,但母亲只说了一句话:“知道错就好了。希望以后你做个诚实的孩子。”

母亲的宽容和教诲我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是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让我知道了“诚实”、“诚信”这些字眼儿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有多么重要。

送爱子赴美深造

我10岁的时候,远在美国的大哥回家探亲。吃饭时,我听到大哥在跟母亲抱怨,怪台湾的教育太严了,小孩子们的灵气越来越少。母亲叹了口气说:“唉,为了高考,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看到我整天被试卷和成绩单包围着,承受着升学的压力,没有时间出去玩,也没有朋友,大哥忍不住说:"这样下去,考上大学也没用。不如跟我到美国去吧。"

母亲从没去过美国,她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但却出人意料地保留了一份开明的天性。听了大哥的建议,她决定给儿子一片自由的天地。那天,母亲把手放在我头上,对我说:“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很多了不起的人都出在那里。你就到那里去吧。”

在父母的期待和鼓励下,11岁的我来到了美国南方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城市。在这个只有两万人的小城市里,来自中国的小学生只有我一个。哥哥送我去了附近的一所天主教小学。第一天入学,我就蒙了。虽然之前也学了不少英文,但我还是听不懂老师和同学们在说什么。母亲一直很担心我能否跟上进度。

还好我还不是完全的哑巴。有一次在数学课上,老师问1/7换成小数是多少。我虽然不太听得懂英语,但还认得黑板上的1/7,这是我以前背过的。于是我高高举起手,朗声回答:0.142857142857……当时,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从不让学生们“背书”的美国老师也惊呆了,几乎认为我是“数学天才”。虽然我并不是数学天才,但是,当时年纪小,还是感觉很得意。回家后,我开心地告诉母亲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母亲显然比我还兴奋。因为我终于开始一点点地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高中时和父母和小外甥女在美

母亲一直不懂英语,但她每年都会花6个月时间在美国陪我读书。多亏有母亲在我身边。每天他看着我去上学,为我准备好吃的点心和晚餐,放学后和我聊学校里的事情。这种陪读生活延续了整整7年。在每年陪读的6个月里,母亲要默默忍受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生活环境;而在她返回台湾,与我分别的6个月里,她同样会为我的学业操心。

为了感谢母亲,我在她60岁生日时,画了一张卡片给她,卡片上写了一首感谢母亲的诗,还画了一束康乃馨。这张卡片,她至今仍放在床头。

“别忘了你是中国人”

我在美国的第一年,母亲陪读6个月后,台湾那边,家里人开始催母亲回去了。母亲虽然放心不下我,但还是牵挂着家里的事务没人料理,只好把我托付给哥哥嫂嫂。临走前的几天,母亲一直在叮嘱我,回家记得做作业,背英文,听哥哥嫂嫂话……上飞机前,她又郑重地对我说:

“我还要交代你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不可以娶美国太太。”

“拜托,我才十二岁。”

“我知道,美国的孩子都很早熟,很早就开始约会,所以要早点告诉你。不是说美国人不好,只是美国人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都不一样。而且,我希望你做个自豪的中国人,也希望你的后代都是自豪的中国人,身体里流的是100% 炎黄子孙的血……”

“好的,好的。飞机要起飞了。”

亲拉住我的手说:“第二件事,每个星期写封信回家。”

没想到第二件事情这么简单。我爽快地答应了。

“你要记得我说过的话,好好读书,听哥哥嫂嫂的话啊。过几个月我就回来了。”

母亲放开我的手,转身走了。现在想起来,在那一刹那,她该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离开了自己最爱的儿子啊。虽然只是一次转身,但难以割舍母子之情只有母亲心里最清楚。

母亲走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一下子变得特别特别想念台湾。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七个孩子热闹的情景,还有盛夏的台北走街穿巷的小贩推着车子叫卖着冰激凌和煎饼的声音。我更怀念母亲,常常想到我最喜欢的事情—— 躺在她的怀里看书。

我不好意思跟哥哥说我想家,我只能努力去学习英文。在美国的第一年,我英语不好,老师不但不嫌我,还利用午餐的时间教我说英语。后来,老师发现我这个听不懂英文的中国孩子有良好的数学天赋,就鼓励我参加田纳西州的数学比赛,结果我得了第一名。我在美国接触到的教育方式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这让我信心十足,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自信和果敢的种子。凭借着自信和勇气,我很快克服了语言障碍。两年后,在一次州级写作比赛中,我居然获得了一等奖,当地的老师十分惊讶——这个刚适应美国生活的中学生居然还有人文方面的天赋。

我每周都写信把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告诉母亲,而且每封信都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是我答应母亲一定要做到的事。

人们都说小孩子最容易掌握一种语言也最容易忘掉一种语言。而我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中文始终没有落下。我不得不感谢母亲的叮嘱——如果不是在那些年里每星期给母亲写一封中文家书,也许童年时所学的汉字早被ABC侵蚀了。

即使母亲不在身边,她依然关心我的学习和进步。每星期寄回去的家书,她都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帮我找出错别字,并在回信中把错别字罗列出来。母亲的认真劲儿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写信时我都要求自己认真一些,少写错别字。而且我会到处去找中文的书籍来读,以免让我的中文平永远逗留在小学程度。

2006年台湾与马英九对话后献花

后来,我终于明白,母亲临走时叮嘱我的两件事不单是简单地希望我娶中国的妻子,会中国的语言,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家国梦,深深的中国情。母亲用各种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思维方式根植在我身上。由于母亲的影响,无论我身在何处,我都会关心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无论我工作有多么忙,我都会抽出时间帮助中国的青年学生——因为那里有整个家族传承下来的信仰和光荣,因为母亲不止一次提醒我说:“别忘了你是中国人。”

儿子是母亲最甜蜜的牵挂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最甜蜜的牵挂。对此,我以前还不大理解。当我有了孩子后,我真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因此而特别怀念那一段母亲把我揽在怀里的岁月。其实,每个人不管年纪有多大,他始终是母亲的孩子。无论我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在母亲眼里,我还是她的幺子,还是让她魂牵梦系的牵挂。

1989年的一天深夜,我在美国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她问我大地震对我有没有影响?我对她说:“地震发生在加州,我住在宾州,那是几千里之外呢!”妈妈并不知道美国到底有多大,但一看到大地震的新闻,她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远在美国的儿子。

2005年,当我离开微软加盟Google时,微软公司决定起诉我,我知道我有麻烦了。深夜里,我佯装镇定打电话给母亲。在电话那一头,她坚定地告诉我:“一切都会没事的。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是站在你这边,你永远都是最棒的。”

隔着太平洋,我强忍住感动的泪水,没有在电话中失声。但放下电话后,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我无比感动并深深地自责。感动的是母亲对我的真诚支持,自责的是我还需要母亲为我的工作操心。

其实,除了我之外,对她的另外六个孩子,还有十几个孙辈,母亲的慈爱之情一样厚重。无论是哪一个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工作,婚姻还是健康方面的问题,年迈的母亲总是牵挂在心头。但我相信,她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们给她带来的欢乐也会越来越多。母亲常常骄傲地说,她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七个优秀子女。

2006年与母亲和姐姐在北京

母亲最高兴的事,是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虽然这种时候并不多,但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赶回台湾的家中相聚。这种最浓最浓的亲情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被隔断的。

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位既传统又开明,既严厉又温和,既勇敢又风趣,既有爱心又有智慧的母亲。她的教育既有中国式的高期望,也有美国式的自由放权;既有中国的以诚待人,也有美国式的积极进取。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了任何的成功,那么,这些成功都是来源于母亲的教诲、牺牲、信任、和支持。

感谢时刻牵挂着我的母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