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学生生命历程的教育视线

(2007-10-19 14:45:28)
标签:

学习公社

教育

东莞中学

素质教育

高考

分类: 独家关注
   作者:陈昭庆 郑蔼娴 [高中/2007年 第10期]
 
  记者到东莞了解高中素质教育典范时,当地教育界人士一致推荐东莞中学。于是,在九月秋高气爽的一天,记者一行走进了这所百年老http://www.gdjy.cn/magazine/news_images/796.gif校。在这里,我们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感受到了高升学率和素质教育的并行不悖。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她的学生了。在做这次采访之前,记者到百度的“东莞中学吧”逛了一圈,几个帖子看下来,对此次的东莞中学之行更充满了期待。因为在这些自由言论中我们看到了诸多盛赞:“这是一个能力训练基地。”“东莞中学好,东莞中学劲,东莞中学型,东莞中学无得顶。”“轻松——莞中最吸引我的两个字。”这类的赞誉有来自莞中的学生,也有校外学生的友情留言。在东莞中学校园网的主页上,刚获得“美国百人会英才奖”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生洪淑芬在给母校的感谢信中回首中学的生活时,对东莞中学的教育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写道:“莞中除了在社会公益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也为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众多机会。”
  在东莞中学的校园里,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社团海报和招聘新人的公告。据介绍,东莞中学社团组织和课外活动的活跃程度不亚于高校,有已成传统的节日和活动,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和朝阳读书活动;有各类球赛、各种主题讨论会、演讲比赛;还有异彩纷呈的学生社团,如梦想剧社、校管乐队、校合唱队、校舞蹈队、风采文学社、广播站和学生电视台等;此外学校还成立了40多个课外兴趣小组。
  校长黄灿明告诉记者,东莞中学多方面为学生搭建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平台,社团组织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恰恰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和富有创造力的特点。他认为,教育的视线要穿越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学校不提倡补课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注重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给予宽松的成长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坛子”里的同学大呼“轻松”的缘故了。
  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自编的校内刊物《云雕》和《莞中风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可与正式刊物媲美,每期发行数千份,在学生中广受欢迎,不少校外的读者也慕名而来买上一本。再如资助贫困家庭孩子读书的“麦田计划”,同学们在校内筹集旧书籍、文具和捐款,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他们注入了创新的元素,如通过卖废纸所得的款项制作小礼品回赠给捐赠者,设计制作宣传海报,以及外出联系新华书店获得物质支持等等。这些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社会好评。
这些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活动使东莞中学成为一个广阔的充满魅力的空间,同学们的个性、思想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在进入高一级学校时也逐渐绽放光芒。
  “东莞中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就是与众不同”,这是高校和社会对莞中学生的一致好评。黄校长自豪地向我们历数这些孩子们的成绩:曾任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团长的杨伯特是莞中2002届毕业生;2005年,北大“十佳歌手”中有两人是莞中学子;2006年,北大何建航获全国大学生校园歌曲比赛金奖;中国传媒大学邓男子在校期间就已经主持了中央电视台的“希望英语”节目,后又成为中央电视台“世界电影之旅”节目的外滩主持;广州美院尹烨敏在荷兰举办个人画展,并获得荷兰中西文化交流基金会授予的“中西文化交流大使”的荣誉称号;还有获第二届“美国百人会英才奖”的洪淑芬,等等。这些莞中学子的出色表现,正印证了东莞中学办学方向的正确,也体现了东莞中学骄人的办学业绩。
    这些正是莞中所坚持的教育要实现穿越学生生命历程的理念的体现,也是他们要传承和发展的学校精神的文化核心: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整个生命历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使每一个生命都享受教育的关怀。

                   高升学率和素质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黄校长坦言莞中同样追求高升学率。因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为高校培养和输送人才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帮助学生争取到继续深造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黄校长认为高升学率和素质教育并非对立。如果以穿越学生整个生命历程的视线来思考教育,学校就不会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取高升学率,也不会以“三年试题大会战”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困扰在单调、机械和繁琐的应试训练中,使之失去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和生活的智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东莞中学始终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抓手,坚持集体备课研究,集中教学智慧,整合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使每一堂课都成为教学精品,使每一道习题都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每一个单位教学时间里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学习收获。这样就为学生赢得了更多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生命成长的关键期不因应试而丧失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时机。
  2007年,东莞中学最大的高考赢家是高三(3)班,这个58人的班级中有57人上重点本科线,囊括了东莞市理科状元、物理单科状元,5人理科基础得满分,6人跻身全市理科前10名。在介绍经验时,班主任周剑光认为,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必不可少。即使在高三最紧张的阶段,他也只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和计划去执行,专注于行动,保证练习的效率,而不提倡学生挤占课余时间来学习。这样一个大家都以为是书呆子的班级,文艺活动却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全校艺术节上,他们班男生舞蹈获得全校第一,学生还自己作曲填词,为班级谱写了一首班歌,而他们的班级口号是“营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具体的备考策略上,东莞中学则成立了高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全力支持高三的备考工作,研究新的高考方案,对备考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高三年级加强与上级教育部门和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强化数据统计和质量分析。每次考试之后,年级都要进行不同层次的立体全面的总结分析:第一层次是联考学校之间的校际分析交流;第二层次是年级全面分析,主要是研究比较班级之间、不同备课组之间的备考情况,了解科任教师的教学情况;第三层次是备课组内部的总结分析,主要分析学科备考情况;第四层次是班级内部分析,由班主任召集本班科任老师举行,重点关注特优生和临界生的情况;第五层次是班主任利用班会对本班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反馈给学生和家长,科任教师对每位学生都进行具体指导。
  学校还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备考策略。如建立特优生导师制,以学生自选和年级统筹相结合的方式挑出总分特优生加以培养。在学科尖子生方面,数学开设了尖子生提高班,语文、英语和X科等学科则建立导师辅导制,还不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基础科则实行尖子生跟踪制,定期对尖子生进行详细的跟踪分析;体育、音乐和美术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术科尖子生进行强化辅导。同时做好临界学生和学困生的辅导提高工作,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符合他们学习水准的教学方案,夯实基础知识,同时狠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由于分析客观全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到每位学生成绩和学习状态的变化。
  因为有宽松自由的环境和科学的备考方法,东莞中学多年来高考均获佳绩:2003年出了省高考总分状元汤宇翀;2004至2006年,高考升学率均在97%以上,10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07年高考再创佳绩:出了广东省语文单科状元黄晓敏;6人理科基础满分;文、理科上645分的有24人,600分以上共322人;上重点线610人,上线率61.18%;上本科线942人,上线率94.48%。
  一百多年来,这里走出了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创始人王志东等知名人士。我们相信,更多的社会栋梁之才将从这里启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