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其他频道 |
分类: 实践·绩效分析 |
附:精选文章二则
美国一对冲基金回报率超过1000% By James Mackintosh in
London Lahde Capital, set up in Santa Monica last year by Andrew Lahde, last week passed the 1,000 per cent mark, after fees, following the latest leg of the credit market turmoil. The fall in the value of subprime-linked securities has boosted a group of funds which spotted the problems in advance. The decision to use derivatives to short, or bet against, low-quality US home loans taken by a select group of hedge funds last year appears to have become the most profitable single trade of all time, making well over $20bn in total so far this year.
上周,在信贷市场动荡最新阶段过后,Lahde Capital扣除收费后的回报率突破了1000%的关口。该公司去年创建于圣莫尼卡,创始人为安德鲁"拉德(Andrew Lahde)。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价值的下跌,提高了提前发现这些问题的一些基金的利润。 去年,一些对冲基金决定,利用衍生品做空质量低下的美国住房贷款,这似乎已成为有史以来利润最高的单笔交易——今年迄今,它们取得了远超过200亿美元的利润。(译者/梁艳裳) |
QDII基金“出海翻船”浮亏百亿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根据此前统计,截至前一周末(11月16日),目前已经挂牌上市的4只QDII基金,一只跌破0.9元(嘉实海外中国股票),两只跌破0.92元(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华夏全球精选),一只徘徊在0.95元以下(南方全球精选)。而一旦上周末净值公布,预计基金净值将会迅速抵达新低,700万投资者承受阶段性套牢命运已无疑问。 那么QDII基金缘何堕入目前的被动局面,是完全“天灾”,抑或尚有其他原因?本期基金周刊为您解剖QDII基金投资方面的三大败因。 产品设计攻守失衡 不可否认,QDII基金正式出海投资的时点有一定偶然性。在当时全球市场均处于或接近历史最高点的背景下,QDII基金投资业绩短期内要想有很大表现显然是有较大困难的,而当时个别基金发行时的一些宣传,也反映了当时部分基金团队明显有过于乐观的情况。 这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于QDII基金产品的净值波动水平,没有很准确的预测,从事后的操作看,个别QDII投资团队实际上对潜在的风险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众所周知,一个海外投资的QDII产品,其自身的风险(净值波动水平)水平取决于投资品种和投资的分散水平。其中的市场分散水平和具体投向在基金产品设计时已经奠定。 目前上市的QDII基金产品在设计之初,普遍选择了在波动水平较高(进攻性较强)的新兴市场股票上投以重注。这本身就是“攻强守弱”的一招。同时,QDII基金在地区市场的投资也明显集中,尤其是集中在香港市场或是和香港市场关联度较高的新兴市场上,上述激进做法决定了QDII基金必然是一个净值波动很大的结局。 正是产品设计上先天的“攻强守弱”,直接导致近期QDII基金净值上的大幅波动、一损俱损的被动局面。 投资心态盲目乐观 具体投资上,部分QDII基金的操作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盲目乐观倾向。 根据首批基金的公告,第一只QDII股票基金南方全球精选成立于9月19日,最近一只QDII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成立于10月18日,实际成立时间1个月至2个月不等,均属于3个月的建仓期内,净值波幅不应太大。 但QDII基金的实际建仓明显快于3个月。以上投摩根亚太为例,该基金10月26日公告基金净值1.006元,11月9日公告净值0.936元(Wind资讯数据),双周净值跌幅为6.96%,与更早前成立的南方全球(双周跌幅6.93%)、嘉实海外(双周跌幅7.01%)已然接近,这显然表明该基金在成立后较短时间内已经接近了同业的平均持仓水平。 无独有偶,南方全球精选的基金经理也曾披露在成立一个月内仓位水平已经达到七成。而根据基金净值走向看,其他的QDII基金也多数采取了快速建仓的做法。 上述做法在前期海外市场尤其港股市场的乐观氛围下似乎并无问题。从与后发行QDII基金抢“筹码”的角度看,似乎也不乏逻辑。但最终,在市场风险暴露时,这个看似聪明的“先手”却成为了一大败招。 投资经验有待积累 而在投资经验方面,QDII基金的投资团队也明显需要提升。从目前多数QDII基金短期内迅速跌近或跌破0.9元的情况看,QDII基金管理团队在面对海外市场和政策的突发变化时,随机应变、快速调整的能力尚需提高。毕竟,海外投资的经验积累和公司研究无法靠引入一两个基金经理就一蹴而就,在具体投资上,QDII团队要下功夫的地方还很多。 总体看,首批QDII基金只运作了1个月-2个月,首战没有获得预想的胜利,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坏事情,如何迅速调整、总结教训,可能是几只QDII基金和未来将要发行QDII基金的投资团队目前最应该思考的事情。(周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