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我为什么跪谢恩师周令钊
2016
这位百岁老人,是德高望重的周令钊先生。人们所熟悉的人民大会堂的顶灯“满天星”;十大元帅的军服;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都是誉满天下的周令钊先生设计的。
60
▲韩美林与恩师周令钊
“这个你还记得啊?”周令钊先生很是诧异。“记得,当然记得。我还记得一次在裱画室里遇见了李苦禅先生,我受他的影响很深。当然,周先生对我的艺术启蒙和影响,更直接,更深远。”韩美林说。回忆当年求学的种种往事,想起老师的培养与教诲,韩美林难抑激动的心情,面对周令钊先生,深情磕头,跪谢师恩。
周令钊先生即将百岁期颐,《亲历中国一百年—周令钊传》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韩美林特为本书撰文作序,向先生致敬。
岁月归来,依旧翩翩少年
韩美林
男儿膝下有黄金!
我这一辈子经过的苦难不少,直到现在深夜里还常常被恶梦惊醒,但是我从来没有向想让我屈服的人下跪,哪怕是手筋被挑断,脚骨被砸碎,鞋里灌满鲜血……
2016
▲韩美林跪谢恩师周令钊
这一跪,把我带回了六十年前的青葱岁月。往事并不如烟,懵懂少年的青春过往如电影般历历在目。人生几十年匆匆而过,愈到后来愈发感激年少时的领路人,犹如在一张白纸上作画,甫一落笔,基本的格局就已经初定。尽管生活中会有许多意外,人生的轨迹也不时被社会和时代所裹挟,能够支持人走下去的,唯有不改初心。
▲难忘的回忆
▲1955年,韩美林(右一)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与校友们入学合影
周令钊先生是我的班主任兼水墨课教师,我至今仍能记得在他的带领下,学习掌握各种艺术规律,参加各种艺术实践创作活动的场景。那时的美院名师荟萃,庞熏琹、张光宇、紫扉、郑可、常沙娜……新中国刚刚成立,以北京十大建筑为代表的各种建筑装饰活动急需各类艺术人才,美院的师生们经常出现在各个工地,贡献自己的才智,为建设新中国而奔忙。
▲1960年,韩美林(右八)大学毕业
周令钊先生当时绘制过天安门城楼巨幅毛主席像,绘制过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巨幅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还有许多许多项目,其中关于人民大会堂的主会场穹顶的设计最令人叫绝。
人民大会堂的主会场万人大礼堂,跨度达76
周令钊老师带着我们学生和室内装潢系的奚小彭老师去参加了这个诸葛亮会。在会场等了半天,因为当时十大建筑的建设,交通很不方便,人一直没有到齐。周令钊老师就问总理:到底什么会?您告诉我们是什么问题?周总理说:问题倒不大,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吊灯问题,因为顶高顶大,承重受不了,确实没办法,所以请诸葛亮们来出出主意。
当时周令钊老师正在画速写,他说:这还不容易,满天星,满天星嘛……随手用铅笔在稿纸上画出了中间是五角星,整体以满天星的环形结构向外延展的设计草图。总理拿过来一看,就揣在兜里说:好吧!告诉他们别来了,散会!这正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穹顶的满天星的雏形。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穹顶
按照这个方法,不但突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围绕五星红旗的理念,而且在建筑结构上易于实现,既美观简洁又突出主题,令人拍案叫绝。随后这个创意交由奚小彭老师完成。我亲眼目睹了这一方案的诞生,对周令钊先生的才华钦佩不已!他对学生创作教学上的毫无保留,也深深影响了我日后对待学生的态度。这辈子,我也要做一个像周令钊先生这样的人,这是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当时最朴素的想法,也正是这个想法,让我在日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时能够坚持、再坚持!
▲2016年4月“师友会”,韩美林把周令钊先生扶上轮椅慢慢推进客厅
▲韩美林陪同周令钊先生在展厅参观
▲韩美林陪同常沙娜先生,在自己设计的国航新内饰模拟机舱内
▲师友会合影
周令钊先生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家中的兄弟姐妹在各领域也多有成就,曾经在郭沫若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参加漫画宣传队、抗敌演剧队,从事舞台美术设计。1948
▲韩美林周建萍夫妇送给恩师周令钊先生书法《得无量寿》
值此曾庆龙先生新作《亲历中国一百年—周令钊传》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之际,回忆起与周令钊先生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我深感作者曾庆龙先生是为国家、为民族做了一件好事,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周令钊先生的首部公开出版发行的传记作品。作者曾庆龙是周令钊先生的湖南平江老乡、忘年交好朋友,与周先生交往三十多年,搜集整理了关于周令钊先生各个方面的材料,将周令钊先生的生平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了起来。
中华文化自1919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