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到北京乡下去

(2007-09-15 14:42:08)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定风波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沈威风
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
 

一位英国人曾经说,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乡下人。


这句话要搁在中国,那就是不折不扣骂人的话,乡下人、农民,在这一二十年来,迅速成为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词汇,因为这两个词隐含的意思,可能就是住在穷乡僻壤、生活贫困、从事种植业或者其他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没有经过城市文明的洗礼而显得没有文化、粗野和没有品味。有了这种思维倾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显得格外的迅猛不可阻挡。乡下人都想进城,或者,他们不得不进城,因为他们的地,因为各种各样的需要,被盖成了高速公路、厂房、楼盘甚至商场。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2000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北京四环正修得热火朝天,那天晚上我们吃完散伙饭,大伙儿坐在某个桥墩子下,说了一夜的梦想和雄图壮志。如今再回去看,那里已经是全北京堵车最严重的几个地方之一。当年我们去海淀图书城只需要跨过一条窄窄的开满了网吧和家常菜的小街,如今我只能忧心忡忡地看着我的学弟学妹们去书店都要横跨四环路。

但是,中国人和英国人不一样,英国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想拥有一块世外桃源,“住在乡下,一杯接一杯地喝茶。”而中国人对于住宅的梦想,则是尽可能地离城市中心近一点,再近一点,最好楼下就有家乐福,出门就是商场,要是银行和医院都在方圆一公里之内,那么一个好房子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就算齐活了。流行在房地产业界的一句三字箴言“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据说让李嘉诚奉行了一辈子并借此富可敌国,这句话,同样流行在买房界,而关于location的一个最好的判断,就是堵车指数。哪个地方是每天交通台一定要念叨十遍以上的,就说明是好地方,人气旺,肯定能升值。在北京,这些地方叫中关村、亚运村或者大北窑。虽然名字颇有村味,却都属于下午5点人人谈之色变的地方。

 

因为我在国外住过一段时间,对乡村生活有着一点不切实际的向往;因为我喜欢看美剧,所以认为中产阶级就应该住在郊区,绝望主妇的故事不能在downtown 发生;因为最近重温简·奥斯丁的小说,对绅士淑女在乡间小路散步侃侃而谈的情景心醉神迷,总之,因为各种各样不靠谱的原因,我把家搬到了乡下。当然,所谓的乡下,还不是彻头彻尾犬吠鸡鸣的农村,只不过是走四环上高速再走五环,下了五环再走一段时而有路灯时而颠簸不平一千多米的地方。

这个地方绿化得很好,春天的时候那葱茏的绿意让人陶醉,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蚊子很多。某一个夏日,出门忘了关纱门,结果晚上回来一开灯,看到一天花板的蚊子。这个地方南面和北面都有河,冬天的时候基本干涸,夏天的时候有水,带着腐烂的酸臭味,时刻提醒我他们的存在。据说这两条河的治理工作,大概在 2010年左右会排上日程——想一想也是,北京虽然是个内陆城市,大大小小穿城而过的河流也不少,08年之前,必得紧着治理城里的河才是,至于乡下的,先等着吧。这里没有超市,没有银行,没有医院,什么文化设施也没有,路上很多小店,门口写着“河间驴肉火烧”,我知道那是一种食物却没有勇气尝试。有人告诉我,附近很多农家菜,城里人一到周末就上这儿来“农家乐”,我近水楼台可以每天来乐一乐。然而,不止一次地我在高速上跟在一辆小皮卡的后面,看着他下五环,看着它消失在一片平房中,它后面的拖斗上,满载着从城里拖回来的泔水。我想,原来所谓的地沟油,都是在乡下地方炮制出来的。

住在北京的乡下,每日最享受的时光,是在午后晒着太阳在门窗紧闭的屋里一杯接一杯的喝茶,看远处为了躲避高速公路费的货柜车呼啸而过,那声音在午夜会变得震耳欲聋。我想,不要紧,熬个三五年,这里又会变成城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