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小憩:开复老师,你好!我是就读于一所一本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三女生,现在正面临做出选择的关键时期,我很困惑,需要您的帮助。
我现在读的大学是我的第二志愿,电子商务(EC)专业也是专业第二志愿。我很认真的在学,但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对IT开发并不感兴趣,并且以后不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很多前辈告诉我,说女孩子不适合搞开发,身体、逻辑思维都跟不上。而我也觉得不喜欢。我想过考研、出国、工作,但我困惑,因为我对于社会和工作实质的了解太少,我根本衡量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以后想干什么。今年3月份我们大三搞专业实习,我联系了一家银行实习,实习以后我觉得自己对于金融、投资、银行等这些方面还有点兴趣,也想过在银行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是我也并不能肯定自己就特别喜欢这个专业领域。
到了大三我困惑了,我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所以我想过先工作一段时间发现一下自己的兴趣,再有目的的回学校深造。但是在和父母交流的时候他们说:你工作以后再考研,心不静了,几年没摸书本,那就没有上学的时候好考了,还不如趁热打铁。父母说的也对,我又动摇了。
我是很想出国留学的,我不看好中国的应试教育方式,与其花3年时间去学一些我以后工作用不上的东西,我更想去接受国外的先进教育,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我现在的问题是怎么选择,直接考研?先工作两年发现兴趣再申请香港或国外的研究生?还是先工作两年再考国内大学的研究生?望开复老师能给我一些点拨,我不能再困惑下去了。
(1)不要相信女孩子不能做任何事情。
(2)对你的专业不要那么快放弃,EC是很广的领域,相信你可以找到一些你有兴趣的sub-topics。
(3)考研的时候,可以找一个离EC不是那么远的学科,这样你本科学的依然可以用上。
(4)我相信香港或其他国外(例如英国)一两年的学位,只要是不错的学校的,应该都值得考虑。那些学校的老师和中国的老师还是会有一些差距。而且在那里学习,可以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开拓你的视野。
(5)除了MBA,其实还有许多和商务有关的学位,如果你觉得这是你的兴趣。不是一定要读MBA。
(6)先考研还是先做事,要看个人情况,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正确答案”。不妨两者并行,到最后选择再做决定。
类似这样的问题和回答,在已经创办三年的开复学生网上非常多。为了更好的为学生答疑解惑,10月13日傍晚,开复学生网在北京举行了三周年庆典暨更名仪式。李开复在仪式上宣布,开复学生网正式更名为“我学网”。
与学生共同成长
对于网站改名的原因,李开复表示:“因为这两三年在跟学生的交流中让我深深地感触到,一对多的模式不可持续,不可扩展,我们需要更多的专家参与,他们有很多方面懂得比我多得很多,而且他们有自己专业的知识,他们有自己不同的经验和经历,他们有不同领域的专长。但是这些专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中国青年的成长和我一样的关心,这是改名的第一个理由。我希望网站能够淡化我个人的色彩,让它变成一个成长的网站,让更多的专家能够参与。今后,希望能以这个平台,为中国的学生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成长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教育文章和学习资源、各地高校学生们的经验介绍和心得交流,从而帮助中国学生的成长”。
第二个理由:希望这个网站成为一个互动、互助的网站,未来让这个网站真正成为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
做自己唯一的司机
在李开复的职业生涯中,用他自己的话说,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不断创新,用最先进的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另一种是使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中国的青年学生。这与他的追求、他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当年李开复离开微软回国加盟Google也是基于自己的选择,“当我听说Google将在中国有很大的计划时,没有等它的电话,而是积极地直接联系了自己认识多年的Google的CEO斯密特,斯密特极力邀请自己回国看看,后来,李开复被Google的激情所感动。我认为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于是,就选择了Google,选择了中国。”
所以,对于现在年轻的学生,李开复的建议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你自己唯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自己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做在司机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停、要倒车、要转向、要加速、要刹车等等。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能随波逐流。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
前一篇:《21世纪》第11期新鲜出炉!
后一篇:严谨实用的北美工程专业
< 前一篇《21世纪》第11期新鲜出炉!
后一篇 >严谨实用的北美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