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评论员曹林
评论员曹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7,515
  • 关注人气:3,8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害者心态弥漫的社会必然缺乏宽容

(2007-08-29 06:47:04)
标签:

人文/历史

受害者心态弥漫的社会必然缺乏宽容

 

曹 林

 

  针对湖北襄樊女企业家停捐事件中,受捐者的不感恩和捐助的“索谢”,以及舆论对此事鸡零狗碎的争议和交锋,杂文家鄢烈山先生在《南方都市报》撰文认为,这暴露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病态,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互相猜疑互相防范;人变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宽容;相当多数人都怀有一种“受害者心理”——好一个“受害者心理”,这个角度的观察是敏感和睿智的,抓住了当下中国社会心态的一大基本特征:相当多数人看待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讨论时,都站在受害者立场带着一种受害者情绪,当下舆论的对抗、偏激、苛刻、冲突大多源于此。

  一般人看恐怖片时都会感到恐怖,不过也有人毫无恐怖感觉。请教如何能消除恐怖感,朋友教了我一个方法,他说:所以会感觉恐怖,因为人们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好人,是恐怖的袭击对象,如果把自己想像成坏人,想像成恐怖的实施者,就不会觉得恐怖了。一试,果然奏效。恐怖片的祛魅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在看待问题时和人际交往中,一般总会习惯地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受害者,一个易被侵犯的弱者,所以会在心理上时时防着别人的“迫害”。这个社会每天那么多冲突,并非一个人想像着向另一人施害,一个人施害一个人受害,而常常是双方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场攻击对方,越是把自己想像成受害者,冲突越会剧烈、侵害越会理直气壮。
  在一个发展平衡的健康社会,这种源于人性的受害者心态会受到抑制,会隐藏在潜意识中不会释放出来。而一个贫富差距过大、发展失衡的不健康社会,这种受害者心态会得到激发,会弥漫于社会、充斥着大多人的心中——中国当下社会似乎就有着这样的大众心理,大家都习惯于把自己想像成受害者,站在受害者立场上看问题。
  “受害者心态”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身处中国舆论中,你时时刻刻随和随地能感受到这种心态存在于你身边,弥漫于网络跟帖中,夹杂在街头巷尾的闲聊中,深嵌在许多新闻事件中,甚至就隐藏在你的潜意识中。
  一场考试或考核,无论程序多么公平制度多么规范,落选者总会以“必有黑幕”的受害心态来看待这场考试,感觉其后必有一双罪恶的双手在操纵着一切,而且这种猜疑总能赢得舆论共鸣;一项政府新政或改革,无疑多么平衡了各方利益、多么照顾到弱者利益,舆论总会站在受害者立场来苛责这项改革,臆想一个迫害者;在有关穷人富人的舆论争议中,这种心态表现得更明显,没有多少是非和原则的认知,网络跟帖着充斥着受害者的情绪发泄。无论何种境况下,无论对何种新闻事件,都带着这种受害者的委屈和偏激,用最极端的语言和暴力行为指向那些他们眼中的“施害者”。
  受害者心态不仅存在底层身上,而是一各普遍心态,不少掌握着一定资源、相对强势的阶层也有这种心态:对国内顶尖富豪的调查显示,多数富豪认为,财富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垄断企业的员工感觉很郁闷,舆论的“仇垄断”使他们工资再也难升;公务员心理压力很大,杭州一个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中有心理问题的占近17%;常有民企老总抱怨压力大,白领更是抱怨成为“过劳模”,医生抱怨后代没几个会继续当医生,教师感慨自身成了弱者,天之骄子们在工作日益难找下也有了强烈的受害者心态。
  失衡的社会,没有人是幸运者——这是我的同事冯雪梅一篇文章的题目。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发展失衡,社会阶层断裂,这应该是受害者心态普遍化的第一个原因,有人是因为处于真实的利益受损境地而有受害心态,比如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有人是因为遭遇受害者的舆论敌视而感到受害,比如富人和医生群体,大家在断裂的舆论语境中互相伤害。第二是社会存在着一种垄断着各种资源的权贵阶层,权力无坚不摧无孔不入,法律会成为他们牟利的帮手,制度很多时候对他们形同虚设——社会存在着这种“通吃性”的超强势群体,没有人会有安全的感觉,从民企老总到高级白领,再风光的阶层也会感觉自己是弱者,产生受害者心态。最后源于制度的不规范,制度最大的功能在于能给人以稳定的利益预期,而我们当下的不少制度很不规范,透明性、法治化、规范性程度很低,公众难以有稳定的利益预期,不信任和猜疑之心自然横行。
  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受益的社会才会是健康和理性的,普遍的受益感才能让人们之间充满信任,才能让人们看问题时更有宽容之心,才能使人们带着一种寻求共识的平和心态讨论问题——而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受损、受害的社会则完全相反:
  首先,正如鄢烈山所言,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人会变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宽容。感觉自己是一个受害者,一种利益受损者,这哪能让人宽容和平和得起来,而是会带着一种“他人即是地狱”、“有罪推定”的苛刻心态去看待他人行为——在言语上,这表现为网络空间中越演越烈的话语暴力;在舆情上,这表现为舆论空间争议性、交锋性话题越来越多,人人“得点小理便毫不饶人”;在行为上,表现为暴力冲突的增多,强烈受迫害意识下的暴力会比一般暴力强得多。在这种刻薄的舆论喧哗中,大家带着一种对立情绪互相讨伐,不是想着寻求共识而是想着互相伤害,结果形成莫大的舆论内耗。
  然后是舆论失去理性。宝马车撞人了,会首先被解读成为富不仁的富人炫富作恶;穷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会被舆论施以最大的同情,贫穷成为一种道德优势,富裕成为一种舆论原罪——很多人不是以是非看问题,而是带着阶层对立色彩。社会缺乏对法治的尊重,舆论常会为“受害者”违法找到充分的道义借口。
  再就是使人习惯性地拒绝反省自身的责任,而把矛头指向别人。并非所有问题上自己都是“受害者”,不少问题上我们其实就不折不扣的施害者,但习惯了受害者心态后常常放弃了这种施恶反思。比如环境保护,中国当下的污染问题并非哪个群体制造的,而是源于一种集体施害;并非源于某个阶层的大恶,而是来自大多数平庸的人那些庸常的恶,从随地吐痰到随手倾倒垃圾,从使用塑料袋到私车废气,从乱砍乱伐到频繁使用空调——可我们谈环境污染时,只会倾向于把自己当做受害者,而故意忽略自己的责任,并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去环保,前几天某专家在《环球时报》撰文要求“中国环保富人先行”,暴露的就是这种取向。正是这种大多人都把自己定位在受害者而非施害者的环保心态,造成了中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环保,从反腐败到遵守规则上都缺乏对自身责任的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