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钮文新
钮文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45,298
  • 关注人气:32,5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钮文新:欣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艺术”

(2017-09-21 19:57:03)
标签:

杂谈

http://p9.pstatp.com/large/3b1100001651926e7ee2

——美联储“微妙的缩表”

美联储“缩表”将于10月份开始,按计划,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将遵循今年6月声明附录所公布的框架,即开始每月将减持6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4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总计每月100亿美元的“缩表”额度每三个月上调一次,增加100亿美元,直至国债和MBS的减持幅度依次达到每月3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即总额至每月最多500亿美元。

美联储声称,“缩表”将持续到美联储的整体资债表在未来几年减少1万亿美元或更多,即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额在3万亿美元左右,现在的数额超过4.5万亿美元左右。美联储预计将在某一时刻结束“缩表”进程,不过目前还没有具体日期。

在利率表达方向,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目前CPI的上升主要是飓风等自然灾害导致汽油价格上涨所致,所以预计,随着货币政策立场的逐步调整,经济活动将适度扩张,就业市场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强。注意:美联储在决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1-1.25%不变时,依然表示“货币政策立场保持宽松支持就业市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改善,并带动通胀持续向2%回升。尽管如此,市场对美联储年底前再加息一次的预期依然强烈,因为“点阵图”给出了所有货币政策委员的看法。

http://p3.pstatp.com/large/3b13000009d07a4a45c2

如何看待美联储“加息 缩表”?国内许多经济学家,包括中央银行的官员都认为“美联储货币立场已经发生变化”。是不是这样?当然,但问题是仅仅看到方向是远远不够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看清程度”。我一贯认为,目前美联储实施的绝非“紧缩货币政策”,而是正在把“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正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极度宽松”到“正常宽松”不是“紧缩”的过程吗?是也不是。说“是”,那是因为“极度宽松”到“正常宽松”货币政策确实发生了“方向性”转变;说“不是”,那是因为“极度宽松”到“正常宽松”在货币政策操作力度、节奏的把控上,完全或根本不同于“宽松转向紧缩”。比如美联储加息,从开始“说要加息”到现在,用了4年的时间,联邦基准利率不过上升了1个百分点,其中“用嘴加息”就历时整整一年,而且每次真是加息都显得非常谨慎,甚至需要采取非货币手段将美元指数压到低点,以及股市充分消化利空。为什么如此审慎?这就是“从极度宽松到正常宽松”的具体体现。

这就是“货币政策操作的艺术”,包括今年年初,市场整体预期美联储今年加息3到4次,我坚持认为“最多2次”,实际正是因为我理解了“从极度宽松到正常宽松”与“从宽松到紧缩”两者存在巨大差异的结果。

http://p3.pstatp.com/large/3b15000007d288680f01

以下我们在谈一下对美联储“缩表”的看法。第一,我认为,美联储“缩表”具备充分必要条件,因为美国金融机构的货币乘数——杠杆率已经从金融危机之前的8.93倍降到现在的2.98倍——有点过低,所以美联储通过减低基础货币数量,刺激货币乘数适度上升是完全有底气的。我认为,按照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兼顾实体经济归回,货币乘数从2.98倍回升到4.5—5倍是合理的。因此,在美国M2——金融流动性保持现有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美国基础货币数量应当减少1/3,即从现在的4.5万亿美元减到未来的3万亿美元左右,而这次美联储此次给出的信息恰恰证明了我判断,美联储要用几年的时间使基础货币缩减1万亿美元。

第二,从美联储的“缩表”计划看,缩减1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要用几年的时间,而且明确表示“缩表”是渐进式的和被动的,为什么要用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如此审慎?因为美联储不允许“缩表”干扰其利率政策,不允许市场产生这样的误解——即“缩表”说明美联储“宽松货币立场”发生改变。

http://p1.pstatp.com/large/3b1500000836be001eea

第三,为了强化“加息 缩表”不改变美联储“宽松货币立场”,他们甚至在不给时间表的情况下,定义了“最终截止状态”——缩减1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它明确告诉市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不可能再回到危机之前的“不足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的货币乘数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高度——8.93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说明美联储已经考虑到货币乘数——金融杠杆率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配合关系,这一点,也让特朗普和所有美国经济的参与者做到了心中有数。

很艺术吗?当然。相对于中国,舆论只会忽悠,越忽悠、越抓眼球越兴奋,但问题是,货币政策当局要冷静、要看清,别被媒体忽悠,更不要和媒体一起忽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