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我就认识了“关爱生命万里行”小组的肖敬同学,关于自杀问题,除了想到要教育预防,但怎么教育和预防,自杀问题的背后,给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提出了什么重要的问题,我并没有什么思路。
吴飞老师的这本《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1,“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甘阳主编,14.00元),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书的背面有这么一段介绍:
“2002年,中国的高自杀率向世界披露,从此自杀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书意在透视自杀问题,以反思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作者通过梳理西方自杀思想的传统,理解当代自杀学背后的文化假设;要理解中国的自杀问题,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杀学理论,而要寻找中国文化中的相应观念。要解决自杀问题,也不能仅仅铆在自杀这一现象上,而要通过它来反观更重要的思想文化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现代中国的处境和问题,并慢慢找到应对现代性的中国方式。”
除了第五篇文章引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剩余五篇文章都引自吴老师的blog。
吴飞老师的这本《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1,“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甘阳主编,14.00元),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书的背面有这么一段介绍:
“2002年,中国的高自杀率向世界披露,从此自杀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书意在透视自杀问题,以反思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作者通过梳理西方自杀思想的传统,理解当代自杀学背后的文化假设;要理解中国的自杀问题,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杀学理论,而要寻找中国文化中的相应观念。要解决自杀问题,也不能仅仅铆在自杀这一现象上,而要通过它来反观更重要的思想文化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现代中国的处境和问题,并慢慢找到应对现代性的中国方式。”
书里面的六篇文章,网上都有,我列一下:
无言的游魂——“理解自杀”札记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gz.html
“唯一的哲学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h0.html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h1.html
“为生民立命”是否可能——“理解自杀”札记之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h2.html
改造人心的政治——“农家女”农村妇女健康支持小组评估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7080
死也要活着——对余华《活着》的一种解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go.html
无言的游魂——“理解自杀”札记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gz.html
“唯一的哲学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h0.html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h1.html
“为生民立命”是否可能——“理解自杀”札记之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h2.html
改造人心的政治——“农家女”农村妇女健康支持小组评估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7080
死也要活着——对余华《活着》的一种解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e782e010009go.html
除了第五篇文章引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剩余五篇文章都引自吴老师的blog。
前一篇:嘟嘟日记——日语歌
后一篇:一个小饭馆里引发的联想
< 前一篇嘟嘟日记——日语歌
后一篇 >一个小饭馆里引发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