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马牛社区
风马牛社区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46,732
  • 关注人气:25,3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区互动:80、90后新父母的教育观

(2014-03-26 10:40:09)

社区互动:80、90后新父母的教育观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在我国,自来有“家教”的传统。尤其是现在,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年轻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因而,正确地,科学地教育子女,更成为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逐渐登上社会舞台的80、90后越来越多地成为了父母,成为新手父母的他们,有些自己还没脱离父母的照顾。升级为新父母,发现教育孩子真不容易,摸不透门路,实战过程老犯错误。是“棒棍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还是学习西方式的自由散养式教育?作为80 90后,你们怎么想?如果你对此话题有兴趣,请登录www.fengmaniu.com来与我们互动,互动精彩者还将收录到下期《风马牛》电子杂志中,并有稿费鼓励。

 

 

嘉宾:陆宇斐 (博士)

 

童年汇创始人,家庭立方体(BFB)创始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方向:脑高级功能,认知学习与记忆;系统学习并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参加IBRO(International Brain Research Organization,国际脑研究组织)的课程培训交流,并致力于开创脑科学与教育学的跨界应用,受邀参加香港MAD组织的科学艺术跨界对话并作为讲者,同时为IBM,欧莱雅等大型企业做职场父母的教育讲座,组织家长培训,传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关键技能。

 

 

 

儿童在不同时期接触什么最有效或最值得

                                                                                     文/陆宇斐

 

我希望尽可能通俗地来讲一些专业领域的事,但也免不了会出现些稍专业的词。科学家对大脑早期神经细胞的疯狂生长以及之后又不断清除修剪有了一定的了解,儿童大脑的能量可能会出乎你意料的高,三岁以后儿童大脑的能量消耗已经是成人的两倍了,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儿童会象海绵一样吸收。

 

同时儿童在早期的四,五年里大脑的连接显得过于丰富了,以至于相对于成人而言过度活跃和亢奋。许多科学家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分裂症都是由于早期神经突触的修剪较缺乏和一些大脑变化造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从四,五岁到十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神经修剪的时期,有用的加固,无用的修剪。

 

为什么我把神经修剪放在前面讲,家长们不要晕,其实人们在说儿童大脑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从神经科学上讲,指的就是神经细胞的连接与修剪。然后接下来,我们自然都很想知道,儿童身处的环境是如何影响大脑发育的,我们父母能做什么?尤其是这个时代,儿童发展的环境相当恶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跳过孕期,直接看婴幼儿期,儿童以强烈的好奇心支配他们的行动,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切。父母应当提供更多的触摸,观看,品尝,聆听和运动,来支持大脑正常发育所需要的感官体验。情感支持在这个阶段是相当重要的。这其中容易被忽略的是触摸,成人的过度保护使得儿童缺少触摸各类物质的机会。

 

人们通常会听到感官体验主要指“五感”,但实际上席格将感官分为13个领域。其中通过手部触摸可以感受到的感官就占据了三项。触摸各种各样安全的物质,是我们儿童较为欠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童年汇的教育理念中注入了“深层的材料探索”方案,我非常强调手部动作,强调成人不要干涉儿童的探索。

 

强调儿童早期的触摸经验需要在时间和次数上都要积累,一个玩过2年材料的孩子与一个刚刚接触材料的孩子,一定是不同的。我回想家人说我小时候的情况,只要扔给我一堆东西,通常是成人认为废弃无用的东西,我都能玩上半天。我至今回忆得起我到了小学,家里还有一个大箱子里装着各种“垃圾”。

 

这种“垃圾”被我们现在称为“低结构”材料,是儿童绝佳的玩具。而且可以一直持续到学龄后。如果儿童在投入地玩材料,你无需担心她是否劳累,刚才我们说过儿童大脑消耗量是成人的两倍,由此来支持儿童过剩的神经突触,让儿童可以进行广泛大量的学习活动。儿童是在这样的玩中学习的。

 

在我女儿四岁的时候,她曾经自己要求上小小探学家的课,从上午到下午上了三次课,差不多四,五个小时里,她一直在玩各种材料,兴奋程度一直不减。从另一个角度说,儿童在四,五岁以前都是相当活跃的,不适合非常安静,没有动手,或只是听和看的学习内容。他们常常手舞足蹈,不能抑制自己的行为。

 

到这里我们已经谈到儿童早期需要大量的动手活动,并且需要各种材料的“刺激”,这种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和重复次数,儿童也不会在短短时间里变成一个 “小工匠”。那么我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难道整个儿童期就是如此散漫无序地玩耍和探索么?人们对于大脑发育以及思维发展仍然怀有某种神秘的好奇。

 

4岁开始儿童的逻辑思维开始获得最迅猛的发展,另一方面大脑的高级皮层要直至12-14岁才发育逐渐成熟。而6岁到12岁之间神经回路还会有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为0-3岁关键期而叹息。真正的高级思维发展始于4岁。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在进行数理逻辑课程前,小小探学家课程是一个基础的原因。

 

我还需要声明一点的是,我希望家长们不要对着年龄来看自己的孩子。你看通常我会给一个区间,因为个体差异太大,实质上神经科学研究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而只是大概的。重点是大概念。儿童中后期的逻辑思维发展对于成人后的决策,判断,执行,意志力等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逻辑思维怎样发展呢?难道说给孩子做智力题,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就能发展逻辑思维了么?甚至成人想我自己逻辑思维不太好,是不是就教不好孩子了?这绝对是一个误区。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并没有成人想的那样复杂,就如同树苗萌芽时结构相当简单,但它日后会长成参天大树一样。

早期的启蒙很简单,重点在于切入点和方法。拿什么呈现,用什么样的形式。尤其是,需要符合儿童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回归一个最本源的问题: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首先关注什么,他们想什么,他们希望什么,他们接纳什么,他们的行动指向何方,他们为何而行动,他们又如何能够持久地行动?

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在最初都是毫无所惧的,他们其实可以毫无分别地对待任何事物。很明显,很多孩子和小璐一样,小的时候可以接受不同口味的东西,会抓任何东西,包括狗或猫。这种想知道那是什么的心态,非常接近科学家的态度。所以,我们也经常听到:儿童天生是科学家。

当孩子开始涂涂抹抹的时候,他们甚至未曾想过要表达什么,他们只是偶然发现了“痕迹”,象科学家发现新的现象一样兴奋,继而沉浸其中。所以,对于 “痕迹”以及其延伸,对低幼儿童来讲都是有非凡意义的。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观察到痕迹,以及痕迹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去控制痕迹的变化。

痕迹的变化自然就会与运动有关。相信无数父母都有这样的认识:我的孩子曾经或现在仍然非常喜欢关注运动的物体。进一步,儿童天生就象物理学家一样,喜欢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究原因,这可以让他们打发掉很长时间。于是我们可以从痕迹延伸到运动关系,这将是儿童喜欢玩耍的另一个领域。

 

谈到运动关系,我们还需要提及儿童的另一个特点,儿童喜欢玩“关系型游戏”,比如反复开关门或抽屉,开关,将一些物品藏入容器或另一个空间中,转移某些物品,分割或粘连物体,贴纸这些都是两个物体之间产生联系的行为,是儿童喜欢探究的表现,是每个孩子都会喜欢各种各样的关系型游戏。

虽然我们可以很容易吸引儿童注意力,但我们不要奢望儿童会象中学生一样长时间摆弄一样东西,所以,除了提供关系型游戏还不够,还需要换着花样儿地玩。由此我在童年汇小小探学家课程里设计了众多的装置与道具,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儿童自然而然会主动思考,运用他们所学进行玩耍和探究。

 

在相当长时间里,痕迹与运动关系两大类活动已经能够满足儿童大部分需求了,儿童积累了经验,用于后面的探究活动:更复杂的目标性活动。儿童在早期很多行为都是无目的的,如果成人一定要儿童解释行为,或者一定要假想它具有某种意义,那是无用的也是形式的,儿童早期活动及作品不应该被过渡诠释。

随着儿童语言发展,对生活经历更有表达的欲望,他们的行为也逐渐更有目的性,只是多数时候转移得较快,以至于成人总认为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此时儿童虽然发展出很强的自主意识,但是内在逻辑性不强,目标浮于浅表,思维容易跳跃。所以,我们通常建议一个活动单元会分解成细小的任务去完成。

如果说前一阶段在探索痕迹与运动关系的时期,儿童的操作是单一的点状的任务,那么到了后面这个阶段,儿童进行的是相对复杂的操作,点状任务被联成了一条线,尽管其中仍需要老师引导,但儿童逐渐能掌握一些线索:比如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儿童是将一些零散的经验整合到了一起操作。

 

在说到老师引导下的一系列操作时,我要提到另外一种形式:手工制作。因为看上去它也是如此的。手工制作与科学探究的本质不同在于:参与手工制作的儿童没有太多机会去思考每个环节的因果关系,而只是在跟随老师制作一样作品,老师可能也会有些引导这个贴哪里,哪个用什么颜色,但没有认知冲突。

 

什么是认知冲突呢?就比如,一个小圆筒,将彩色亮片撒进去,倒一倒,原本应该掉出来的亮片没有出来,是为什么呢?儿童会因此去探究这个纸筒的秘密。如果手工制作中缺少各种环节的对比,提问,观察,试错,那么手工制作就仅仅是制造作品的一个流程而已。其意义与价值就远远低于探究类活动。

 

当然很多人问,那是不是就不可以进行手工制作了?并不是如此,如果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做一样东西,那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亲子活动,当然父母要注意不要急于成品,觉得孩子做得不够好,就快速帮她完成,那么很快你会发现孩子遇到困难就进行不下去,要你帮助了。手工制作的要点是不可以代劳。但是如果仅仅只有手工制作,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乐趣也会少很多,尽管他们很开心和大人一起做事,但毕竟少了许多探索世界未知事物的乐趣,也少了逻辑思维的锻炼。如果我们的活动可以伴随观察、比较、不同可能性、尝试、改变、调整,那么这就是一种科学探究活动,这类活动也会产生作品。这种作品只是探究过程的附属品,是材料价值的体现,不是无中生有拼凑的作品,也不是仅仅观赏性质的,甚至可能观赏性并不好的作品。我们不能要求这个阶段的儿童出来的作品是很精致的,因为那毕竟是一个探究性的结果,但我们可以期望儿童在不断积累经验之后,对操作更熟练,并可以应用某些环节。

 

一旦儿童可以熟练操作,并在生活的其他场景中不自觉应用到所学的东西,那就代表大脑对相关工作已经进行自动化加工,同时某些记忆已经变为长时记忆,将会变得更有用。一旦大脑将许多过程都自动化处理后,就可以腾出多余的精力去思考更为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个阶段操作经验是相当重要的。

 

前面一直在强调儿童要玩关系型游戏,如果有一些机关装置给孩子玩,会非常有益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儿童需要在操作装置和道具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那是不是意味着,儿童只需要做动手的事情就可以了呢?或者说,是不是儿童必须象工匠一样,不断动手,成人会不会因此觉得儿童并没有收获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需要父母反观一下当自己在学习某样东西时,是不是也需要花许多时间在操练上,似乎成人从不在意自己是否每次练习都出成果,但是总是对孩子会怀有较高期望。儿童一旦接受了暗示,他们也会讨好成人,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最后的作品上,而失去了探究过程的兴趣,这是很可惜的。虽然我强调了一下探究过程和动手操作,但是不代表对儿童来说,有兴趣和有价值的部分就停留在操作各种物质上。事实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单纯的关系型游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我们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价值”这个词上,对于而言就是“意义”,儿童为什么要做一件事?

 

儿童如何开始做一件事?我们谈过首先需要将这件事合理化,创设情景,赋予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同时,我们必须要呈现一些有待儿童去解决的问题。这就又和艺术手工完全不同了。一旦有了情景,有了材料,有了问题,儿童就跃跃欲试了,对于一般儿童而言,都能从一次成功中加强胜任感。那么有人要问了,你说的不就是解决问题么!其实让儿童画一幅画制作一样手工也需要解决不少问题。这里,我需要对解决问题有一番定义和解释。到底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利于增强儿童胜任感,可以让她以后更敢于动手,更愿意主动思考,更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能够为自己设定目标呢?

 

儿童其实对于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兴趣的,他们乐于助人,我们经常看到成人如果假装不懂,不会,儿童会很热心地跑来帮助成人,或者积极为成人出谋划策。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发现儿童不愿意解决问题,或者害怕困难,或者是干脆没有兴趣。所以,解决问题必须是和“意义”挂钩的。什么是“意义”呢?

 

我们经常诟病传统教育的一点就是“一刀切入”的方式,专制的教育,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跟着做什么。很多成人并不是主观专制,而是不懂何为“建构儿童的意义”。我们不用大谈特谈尊重儿童,空虚而浮夸地讲一些高的论调,我们需要先懂得儿童的心理和特点,懂得以什么样的方式尊重儿童。

 

当我们希望儿童去解决一个问题,希望推动他们思考,我们需要让这件事对儿童来说是有意义的。比如当我们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将一个问题变成情景的一部分,就是在构建意义。直接让儿童做加减法,儿童觉得无趣没有意义,如果和生活有关的一个问题解决需要用到做加减法,如此对儿童就是有意义。

 

一旦儿童通过进入一个情景获得了意义和动力去解决问题,那么当他们去思考去达成后,就会有很强的胜任感。假如完成一幅画和手工作品需要获得成人的赞美才能获得自信的话,那么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儿童并不需要获得成人的赞美,就能获得胜任感与自信。以这种方式进行也是最自然,最富有乐趣的。一旦儿童有许多成功经验,并提高了胜任感,儿童就能够接受挑战。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儿童为了要解决某个具体实际的问题,需要联结过去许多的经验,形成经验之网。这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果经验是零散的,是很容易被遗忘的,也是低价值的。我们要让儿童的头脑活起来,就需要提供一些应用的机会。

 

什么样的应用可以帮助儿童拓展思维呢?比如我为童年汇小小探学家课程IIC阶段设计的一个方案,神秘矮人世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小矮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甚至有地图,有矮人的各种生理参数,矮人的生活,工具,服饰,游戏等等。这个丰富的场景,既符合儿童想象的特性,有是一个探究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引导儿童探究小矮人与人类的身高体重比例,引入测量称重;可以探究小矮人的房子家具的比例尺寸,空间布局;可以探究小矮人如何搬运物品,工具的使用,以及机械装置。许多单纯枯燥的科学实验,可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让儿童觉得有足够意义去探究去操作,以及去思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场景构建,以及其中各个环节的呼应过渡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得儿童能够沉浸在玩耍中很乐于去思考行动,甚至有孩子回去还心心念念牵挂着小矮人,表现出非常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持续地主动地愉悦的思考是非常有益于儿童思维发展的,不是割裂的,不是每次都无关联的制作。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儿童在前面数个阶段都喜欢做什么,在童年汇我设定的IA1阶段,会提供与儿童生活相关的熟悉的事物作为材料进行探索:食物,树叶花朵,果实等的特性探索活动,颜料黏土面粉奶油等的痕迹探索,轨道肌理等的痕迹延伸的探索,切割拓印等的关系型探索。到了IA2的阶段,进一步提供给儿童关于各种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越来越多的装置与道具,轨道,盒子,器皿,弹跳,环,斜坡,门洞,管道等简单而充满运动关系的游戏,将会吸引儿童很大注意力。IA1和IA2都属于点状经验,此时的儿童由于太小,而无法很好地结合经验,而只是尽可能接触丰富活动。

 

从点状经验,我们要进一步在IB阶段串联成一条线,从单一动作到一系列复杂操作,相对会有更具象的作品呈现,是一个点到线的过程。这个阶段将会增加大空间的探索,肢体,障碍,增加对生物生长的观察与比较,更熟练操作黏土和低结构材料,对于部分整体更了解,比如食物制作由哪几部分构成。

 

从IB到IIC阶段是一个质的飞跃,从点到线又到了面。这里我们称儿童的经验被联结成了一张网。因为他们要解决具体问题,是不能只用到单一经验的。这里他们将接触到:神秘矮人世界,物质多元分类,社区的规划,气候与四季的变化,超级市场与交易,运用想象与逻辑自编一本故事书并制作出来等等。

 

从IIC到IIID,也是从学龄前过渡到学龄后的阶段,所以从目标到方法上均不同。一次和老师的教研会上我们讨论到不同阶段的特征,老师说:如果 IA是点,IB是线,IIC是网,那么IIID我们就要捕鱼了!这真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非常好地表述了IIID阶段的目标,儿童真正到了自己去创造的时刻了。

 

这里我假设进入IIID阶段的儿童是前几个阶段都充分体验过的,那么此时他们要做什么呢?他们学会面对问题时,考虑多种因素,对于事物的发生,变化与应用价值都会有所涉及和讨论。这里对儿童过往的经验要求较高,假如儿童并没有太多操作经验,可能在进入这个阶段时会遇到困难,而不得不放慢脚步。

 

IIID阶段会用2年的时间让儿童领略世界上的不同事物和现象,并参与到创作和再现的过程中。这其中包括:光影镜像的世界,世界文明,服饰,高级建构,人体营养,自然现象,科学报告书,环境保护,岩石,科学测量,统计,金属变化,集体与集合等,包涵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地球空间科学。

 

那么IIID以上则是小学高年级的事了,放到以后再说。现在暂时让我们回顾下前面,花了很大篇幅来谈的,儿童从幼儿一直到学龄后1,2年级,差不多6年的时间里所发生的变化。这一整个时期应该都是儿童最爱玩耍的时期,所以,他们不应该被技能所禁锢,也无需强调多么精进和突出,需要的是拓展视野。

儿童早期需要的是最大可能性地去拓展视野广度,按中国的情形来看,他们进入小学后再有广阔拓展的机会将会很少,我小的时候到了小学还可以玩得昏天黑地地才回家,到了现在这一代,已经难看见。但是,我依然希望儿童进入小学后,可以相对轻松地学习,并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去发展兴趣。

 

在我梳理了前面四个阶段(IA,IB,IIC,IIID)儿童的特点,以及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与儿童互动,提供怎样的游戏项目之后。现在我要展开另外两个相关问题的论述了。一个是心灵成长,一个是社会化发展。这也是我设计童年汇课程,树立童年汇教育理念之前,首先思考的问题,一个关乎哲学观的问题。国际的早期教育理念,甚至是渗透到整个教育领域里,越来越多关注整体性,宏观性。多元化发展是一个趋势,普世教育越来越反对的是割裂式的模式,专项技术教育越来越为特殊人群服务,而不是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所以,这里我探的是,对于所有儿童而言的一种一般模式,而非特殊群体。

 

我确定了谈论的范畴,同时还要确定一个定义,关于心灵与社会化。社会化是具有专业定义的,人人理解:这里指儿童适应社会的过程,包涵将规则内化,形成适应社会的一套自己的准则。心灵则是一个难以定义,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这里我谈论的是相对于儿童认知,从精神层面对世界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社会化发展。儿童社会化包涵对自我的认识,自主性发展以及发展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儿童需要发展自主性,同时也需要逐渐增加对规则的了解,需要家长和老师不断地教育他们,直至他们接纳,并内化。所以,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绝对不能缺乏社会团体活动,不能长时间独自与成人相处,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发展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某种程度上我是反对家长自己在家教孩子,甚至辞职让儿童退学自己在家教的行为。因为家长永远不能代替社会,儿童也永远不能缺少社会化的适应和推进。

 

然而儿童社会化是一个长期工程,我们不要期望儿童在某个时期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所有的变化都是在成人持续不断教养的基础之上。所以,呼应前面所谈到,成人要一直保持对儿童的要求,但不要奢望他们马上达到。也就是说你得苦口婆心,你得磨练你自己的意志。才能去要求儿童具备意志力。具体来看这个过程,早期的自主性非常重要,要放手让儿童去接触去操作,也不要催促儿童,这个阶段,儿童相互之间是平行游戏,难有真正合作。儿童可以做不同的事,可以进度不同,可以节奏不同。有的儿童喜欢观察,有的儿童冲动。每种个性都有其优势的地方。建议父母不要象围城一样看着别人的好。

 

成人应该懂得欣赏儿童的优点,另一方面引导和要求儿童有改善。到了下一个时期,儿童应该学会理解规则,并控制自己,在行动前加以思考,学会和他人对话。同时,注重语言表达,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动手呢?不是这样的,动手仍然是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语言是辅助,是一种呈现价值的方式。我们要注重儿童语言表达,不是在于儿童要去学演讲,变成小明星,那是一条偏的路。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儿童对于表达这件事的意义:大家非常想知道你的想法;你也可以让他人理解你的思路和方法;你需要通过表达来说服对方等等。这是在锻炼一种人际交流的能力,而演讲则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我不赞成为了演讲而演讲的儿童秀的活动,我们为什么要让儿童为了表演节目而去站到台前呢?有多少幼时表演出色的孩子成人后一样也出色或人际交流能力强的呢?其中没有必然联系,甚至我们看到的是儿时能说会道的孩子,成人后更沉默和内向。儿童需要一种不为外部评价和奖赏而去表达的推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当我们让儿童去探索世界的同时,我们注重儿童内心的想法,并在他们具备一定经验,有了一定口表能力后,给他们展示的时机。我们需要儿童讲述他们经历的事件,头脑的策略,想要达成某个目的的意愿,希望获得他人帮助的想法,同时我们在第三个时期加入了语言逻辑的要求。

 

语言逻辑,不是儿童3,4岁的时候就有的,我们无需要求一个6岁以前的孩子语言表达很有逻辑,我们无需拔苗助长。随着孩子们探索的深度进行,操作经验的丰富,胜任感的增加,表达机会的增多,我们自然能够要求孩子在6岁以上更有逻辑的表达,同时,他们也能够要求自己,有目的地思考,组织优化语言。有条理地思考是首要的,一个人如果思维是混乱的,语言表达也将会是混乱的。以解决问题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是首要的,一个人如果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必然会产生问题。让儿童控制情绪最佳的方式是,帮助她回顾问题,并思考或者反思,怎样的方式才是最有利的。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合作能力,也是我重点强调的。然而合作能力并不是和儿童说几句就能达成的,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贯穿整个学龄前,需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就需要有好的项目,也需要通过几年的铺垫和培养,同时要求父母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合作性,让儿童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能力。

 

社会化的话题可以很大,这里我只简单叙述一些重点。接下去是关于心灵成长的。我从儿童的认知,从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来阐明儿童早期应该提供怎样的活动,那么心灵成长也是一个要素,不同时期侧重不同的方面。我将心灵成长,也就是精神层面上对世界的理解,分为两个维度来谈:纯净度和丰满度。我坚持一个观点,不要过早地让儿童介入成人世界的事物现象,因为成人对于世界的评判已经参杂太多的个人情感,经历和私欲。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模糊的,但同时是单纯的。正因为单纯,所以对于成人世界模棱两可的问题很难做出判断和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儿童的心灵最接近科学精神的原因。

 

儿童天生只对物质感兴趣,所以他们逐渐地才会理解他人情感,发展出同理心。当他们关心物质变化与运动的时候,是纯净而无杂念的。成人逐渐在让他们变得需要迎合他人来做一件事,就使得求知与好奇的过程变得不纯净了。我们需要赞美和鼓励的,都是儿童纯粹的探究行为,对此要宽容和理解。我们真正应该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孩子是多么认真地想搞明白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发自内心地去欣赏他们的这些作为,欣赏他们在动手操作时的那股子认真劲儿,我们不去嘲弄敷衍孩子的天真和单纯,孩子们被理解和被欣赏,是多么幸福。我们一定要明白的是,适合于成人的不一定适合于儿童。

 

可以贴近成人心灵的事物并不见得贴近儿童的心灵,这在卢梭《爱弥儿》中已经有很详尽论述了。所以,不要以成人的崇高原则来评判什么才是适合于儿童的心灵成长。儿童心灵的成长还需要一个要素,丰满度。能够满足儿童心灵成长得更为丰满的活动是好的活动,所谓丰满指的是对世界多维度的认识。世界是相当丰富的,儿童从认知方面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以及关系,从心灵角度,他们将认识到,人与人的协作;人与环境的关系;人适应世界变化而变化;人付出的努力以及体现的价值。我们将应用科学的魅力呈现给孩子,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将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他们的头脑中有具体的画面和形象。因为他们不仅听到了,还参与了,他们感同身受了,他们也与他人讨论了。所以我们非常注重IIID阶段以上人与世界关系这个层面上的经验。当我们谈论世界文明时,谈论的不是文史地理,而是人类的变化,一个漫长的时间流中,人类世界不得不变化的原因,以及展望我们还将为了解决问题而有新的发明创造。

 

我反对枯燥而机械地讲述科学或任何内容,我们需要将儿童看成是一个参与进程的人,让儿童如同身在其中一样地去思考去感受发生的一切。心灵的丰满度取决于成人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多么宽阔的视野,我们如何设计概念之间的结构,如何呈现更广的联系,而不是局限在某个细小的知识点上。儿童也不需要去重复书本上的实验,那是学龄后学校的任务。儿童在课外,或者父母能够提供儿童的,是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世界。比如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物体都有相对性概念,一辆汽车从飞机上看下去就是一个颗粒,人相对于地球是一个颗粒,地球相对于宇宙是一个颗粒,这是一个丰满的心灵世界。我们无需现在灌输给孩子人类很渺小的观念,当孩子从小接受的是从微观到宏观更广阔的视野时,他们长大成人后也能具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哈佛心理学教授加德纳说过:我们需要唤醒和期待的是儿童对世界的更宏大的理解。这句颇具深意的话,我可以转换成通俗的理解,让儿童的心灵世界更为丰富起来。

 

广阔但中立的视野,是我们成人要给孩子呈现的。什么样的事物最中立呢?我认为是科学的立场最为中立。尊重事实,注重团队,强调多因素和相对性,推动儿童高级思维的发展,也是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心灵世界。那么心灵的强大是否只需要这些呢?是否我们嘴上说说心灵强大就能强大起来呢?在我即将结束这个话题以前,我要将第一话题和第二话题结合到这里来谈。心灵强大并不是天生的,所谓强大必然是有理由的,一个被放任或被空洞赞美与支持的孩子,必然会遇到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挫折,一旦孩子养成了面对挫折无人帮助她度过,她就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和逃避,心灵强度就在锐减。

 

心灵强度怎样才能增强呢?首先他们需要胜任感,儿童在自主性发展时期从获得控制感来获得自信,觉得自己很强大。如果有人能提供儿童许多动手的机会,并逐渐有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后,儿童有了实际的胜任感,觉得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由此推动了强大心灵的成长。所以,动手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成功的动手经验需要长期拥有。要成功,首先成人需要确立儿童的目标,需要有要求,需要有技能的引导,需要有协助,需要有练习和积累,然后还需要在成功后强化这个过程。不要太关注儿童学到了一个知识点还是两个知识点,应该关注的是儿童有了多少成功的经验,这才是宝贵的。

 

说到成功经验,我还必须强调一点是,不要奢求孩子每次都成功,这将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还是那句话:高要求,高支持。我一直非常注重孩子心灵成长的培养,一个不会被困难打败的孩子,一个能够被鼓舞和引导的孩子,一个乐观向前的孩子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以上是我理论和经验上的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