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想: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2007-11-30 20:35:00)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健康/保健

艾滋病

12月1日

艾滋病日

分类: 李想的日记
 

李想: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来信:


李想你好

很不幸,我HIV被检测出疑似阳性,还需送上面进一步确诊,我想,这只是手续的问题了,99%的可能是确属阳性。

 

我有过好几婚外性,我真该死。也应该受到惩罚,可是,似乎这处惩罚对我来说是不是太重了?我有个幸福美满的家,有个疼爱我的老婆,有个天真可爱的女儿。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一切的一切的后悔都太迟了。

 

我简直不想再活下去了,可是有太多的事情让我放心不下,我不怕我自己死去,是害怕因为我的死去,我的家庭势必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我至少不能走在我父母的前面,否则老人家以后将怎么活下去?谁来养他们?谁来照顾他们?可是,我害怕,我害怕这个病会给我带来无法忍受的痛苦,那时我将无法再坚持活下法,我会想马上离开这个人世。

 

医院对我不闻不问,只是让我再等两个星期拿确诊报告。在这两天里,我简直象是死了的人一样活着,每天抱着老婆,两个人在房间里痛哭。两个星期对我来说,不知道是不是很重要,或许病情就要发作了。

 

四个星期过去了,我仍不敢去拿报告!医院也没有联系我。每天,我都发呆,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我是该继续活下去,还是该早些结束我的生命?

 

可是,我的亲人呐,我可怜的亲人们,我怎么舍得,我怎么能那么不负责任在就仍下你们呢!救救我吧,我已没了方向,我现在要做什么?多么期待你们能传递给我一丝希望啊!上帝啊!求求您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吧?

小田


回信:


小田你好

初筛阳性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确认,确认的结果是100%准确的。初筛阳性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是3%,也就是说,97%的可能是阳性。基本上可以判断你是HIV阳性,也就是说,你需要做准备面对感染了HIV病毒的事实。怎么面对?先要拿到确认结果,这是第一步,无论可能性多小,都要拿到结果再说。另外,需要给你的妻子做HIV抗体检测,确定她是否也感染了。

 

如果你是阳性的话,会怎么样?我必须要告诉你,感染后不会马上死,这是肯定的,相信你也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艾滋病潜伏期一般都有7、8年或者更长,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有所差异。那么在潜伏期,如何更长久的保持健康?我觉得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规律,营养平衡,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二是心态稳定,心情愉快。

 

在潜伏期要不要治疗?检测阳性后,为了判断是否需要治疗,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检测你的免疫力水平和病毒数量,也就是CD4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这两个结果一般就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普通人的免疫力水平基本在400-1200之间,感染HIV之后,每年免疫力会下降50个左右,身体一般没有什么症状,你还可以继续工作和生活。但是你需要每年一次去做这两项检测,这个数值要看整体的趋势,可能会出现一两次偏高或者偏低的情况。

 

在潜伏期,只要过了急性期,病毒不会很高,免疫力也不会很低,如果CD4在600以上,病毒载量不是很高的情况,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如果CD4在300-600之间,病毒载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也可以不用。

 

CD4在300以下可以考虑使用抗病毒治疗,目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是国家免费提供的,而且使用抗病毒治疗后,病毒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免疫力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生活上,你不会有任何影响,除了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需要戴安全套。如果在当地不能得到检测,那么你可以去省会城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

 

我现在感染到现在13年多了,和普通人一样工作,甚至每天比一般人工作时间都长,而且还经常出差。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已经检测不到了,免疫力也恢复并且很稳定。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就像糖尿病药物一样,可以持续的维持这样的健康状况。所以,请振作起来,想想你的家庭,你的理想,你还有很多事情想做,也有很多事情必须要做。而感染HIV,不会让你没法继续原来的生活,只会让你更加珍惜你的生活和理想。

 

有事请随时联系我,

李想

 

来信:
李想兄弟,谢谢你!

结果我已经拿到了,阳性。不过我会努力活下去,你行,我也要行!

 

小田

 

 

为纪念第20个艾滋病日,整理更多文章给大家:

李想:十二年如一日的活着

李想:我看艾滋病药物

李想:我为什么跟博士叫板

李想:在我的血液里除了病毒还有梦想  

李想:如果我能见到吴仪

献给艾滋病人的诗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