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方业
马方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5,308
  • 关注人气:6,7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遭遇七年之痒

(2007-10-17 11:44:33)
标签:

产经/公司

转债门

分类: 观点
 
基金遭遇七年之痒
作者:□马方业/文    

http://epaper.cenn.cn/newspic/14121/s_3e35396a3049f3dd7df7e219a1dc5986190003_wer5.jpg

  如果从基金开元始,弹指间,中国基金业已走过了近十年的风雨历程。就在这节骨眼上,“上电转债门”再次将中国基金业卷入了道德风险之旋涡。
  应该说,2000年中国基金业刚刚两岁多时就陷入了自己的第一次道德旋涡。当年《财经》杂志10月号刊登了《基金黑幕———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首的十大基金公司遂于2000年10月15日集体发表了八点“严正声明”。一场有关基金黑幕的口水仗开打了。
  然而基金的七年之痒还是让今天的“上电转债门”挠了起来。
  “中国基金业同仁将以服务国民、回报社会为己任,发挥专业精神,坚守职业操守,为我们全体同仁所热爱的、关系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金业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这可是2000年十大基金在“严正声明”中发出的感慨。面对这样的感概,基金们不知是怎么想的?此次制造“转债门”的三大主角中的南方和华安,同时又是当年与其它八大基金同时发出上述声音者,此情此景,又会如何思考呢?
  “基金黑幕”由《财经》杂志捅破了,“转债门”在基金们“忘”了近两个月后再次让媒体揭开了盖子。难道基金自己所说的“服务国民,回报社会,专业精神,职业操守”,是不是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拉回到“转债门”。今年8月14日是上电转债最后交易日,当天收报225.04元。就是一般的非专业人士也清楚,未转股者此价位抛出,相比申购价收益将高达120%以上。奇怪的是,我们的专业经理们竟“忘”了转,只能被上市公司强制赎回,当然价格不是225.04元,而只是相关规定的103.2元。煮熟的鸭子放飞了。
  放飞者是南方、华安和泰达荷银三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5只专业化基金:即南方避险、南方高增、华安宝利、泰达荷银效率优选和泰达荷银风险预算。不幸中的万幸是,三家基金管理公司很快动用了风险准备金并弥补了此次高达2200万元的经济损失,未对广大基民造成实际上的损失。
  也许家丑不可外扬。东窗事发后,三家基金管理公司无一家拿出勇气,及时迅速积极地向公众披露并承担责任。在媒体的提醒下,“失忆”近两个月的南方和泰达荷银还是给了公众一个“说法”:无非就是投资者未有实际损失,而且操作失误损失不足当日基金净值0.5%,不属于临时信息披露范围。对此,新浪网上调查却狠狠痛击了这些说法。截至10月13日22点,新浪财经共有25461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牞61.95%的网友认为造成该后果的直接原因是“基金公司后台监督和核算部门的疏忽”,87.92%的网友认为“转债门”事件将影响其对基金公司的信任度。如果诚信都打了折扣,主要面对百姓的理财基金经理,以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呢?
  南方和泰达荷银多少还是给了公众一个“说法”,尽管许多人不满意。然而华安基金仍在有意无意用纸包火。同时,他们还用即将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予以披露式的外交辞令搪塞投资者,这不能不让人发问,店还没大就开始欺客了?
  客欺了也就罢了,为何基金公司不能换位思考,为何不急投资者所急,解投资者之惑呢?为何明知是火还要用纸包呢?
  还是拿南方避险来说吧。从该基金今年中期持仓结构中发现,增持100%的股票有19只,其中就包括中国远洋、中国平安、中国国航和云南铜业。从4个月来它们的股价表现看,中国远洋从18元升至近期的58元,中国平安从73元涨至145元,中国国航从9元升至30元,云南铜业从34元冲高至98元……
  假如投资者在8月14日就知情,赎回潮一起,目前煮熟的更肥的鸭子岂不是又要放飞了?或许其它四只基金亦有同样的想法。尤其是对各位基金经理人来讲,短期的利益可能更诱人!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基金管理的一种制度缺陷。
  对华安来讲,也许有比现在“说话”更重要的任务,不信你看:9月26日起,重新开放华安中小盘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申购和转入业务;华安创新10月内要启动拆分,同样等投资者来申购……
  对制造转债门的主角们来说,牛市里风险算什么?还是多赚钱,快赚钱来得实惠!也许,正是牛市掩盖了基金管理的风险。果真如此,则中国基金业危也!
  转债门使基金再次握手道德风险,令人担心。更令人揪心的是其背后所反映出的许多制度缺陷,比如信息披露、考核机制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早加以解决,切实保护基民利益恐怕更多地只能落实在口号上。
  (作者系《证券日报》副总编辑)
供稿:中国企业报 07/1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流动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