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逄春阶
逄春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1,875
  • 关注人气:1,2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里尔克《预感》看一首诗的研读过程

(2018-02-21 17:43:46)
分类: 荐文

 

 

从里尔克《预感》看一首诗的研读过程

 

原创 2017-09-08 谢颐城 现代诗作坊

一个诗人在对一首诗的研读过程中,能学到些什么呢?对于一个初学写诗的学徒来说,他最关心的是写什么的问题。他首先要解决的是他的创作来源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他一生都处于创作素材的匮乏之中。于是,他不得不向前代诗人求援,希望从不断的阅读之中,获取创作灵感。的确,许多诗人正是靠走这条捷径,来猎取他们的写作素材的。但这条捷径,却使他不仅解决不了创作匮乏的经常性恐慌,还堵死了他成为一个真正诗人的道路。

我们是应该看看诗人们都在写什么,但,这决不是简单地猎取素材。而后者的态度,很像是一个不爱动脑子的学生,他总爱让别人帮助它解决一道算术题,而不善于从一道题的解决中,去把握更具普遍意义的解题的基本规律。于是,他的人生将面对的是无数道未解决的问题,却缺乏一把解题的钥匙。

这些诗人亦若是。

 

就拿里尔克的《预感》来说吧,很多人也许并没真正读懂这首诗,便也跟着诗人,盲目地去写什么预感。还有人见到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旗帜,也跟着去写旗帜。但,诗人到底写了什么呢?他们自己也糊里糊涂。从题目看,诗人处理的是像预感这类比较微妙的题材;从内容或个别句子看,诗人写的是旗帜。鉴赏力比较高一点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旗帜和预感的关系,也仅此而已。他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些诗人根本就没明言的东西,更不能完整地把握这首诗。

 

在《预感》中,里尔克到底写的是什么呢?是预感,还是旗帜,或者是两者的总和,或者什么也不是,而别有所指呢?

 

首先,我们应注意到这一事实,即在题目《预感》,和诗之间有一段尚待填补的空白。即题目之预感,和诗的描写似乎无关。在诗中,诗人写的是旗帜,写的是我,另外还写到许多事物,如门扇,烟筒,窗户,尘埃,大海,风暴等等。惟独没写预感,却奇怪地名之曰预感。

 

是的,诗人没正面去表现预感这一抽象的、微妙的感觉——心理状态,他正面表现的是“我”或“旗帜”。但,诗人正面表现的是我,还是旗帜呢?对绝大多数读者,也未见能搞清楚。例如,有的批评家就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诗人预感到风暴的即将来临,预感到一种大的变化即将来临,因此诗人禁不住为这场即将来临的变化欢欣鼓舞,“激动有如大海”,并渴望像旗帜那样投身于未来的斗争中去。这里的旗帜,仿佛成了诗人渴望投身未来的大变动之中的“战斗旗帜”了。这可能代表最普遍的所谓“字句”的阅读方式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我们得解决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我,还是旗帜?而“旗帜”在本诗中,只是在第一句中出现过一次,然后就消声匿迹了。诗人转而去表现一些和旗帜看来完全无关的事物,如门窗之类。而在后半部,诗人却只谈“我”的感觉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诗人表现的既是我,又是旗帜,既是我的感觉,又可说是旗帜的感觉。换言之,诗人让“我”像“一面旗帜”那样去感觉,这样,我和旗帜便浑然一体了。诗人笔下的“我”,也是旗帜,而旗帜用来象征诗人身上所具备的那种预感的天赋能力。

 

这样,我们首先解决了这首诗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和旗帜的不一致性,同时,又解决了题目之预感,与诗本文的不一致性。换言之,诗人正是从预感或预见性这一点上,找到了“我”(即诗人)和旗帜所具有的共同性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的题旨,即:诗人具有像旗帜那样的预感能力,可以在风暴来临之前,预先感知到风暴的即将来临。

 

而这个主题在第一行诗中就完整地被表现出来了,尽管还不够充分:

 

我像一面旗帜为远景所包围。

“远景”这个词还很模糊。什么远景呢?这将通过主题的不断展开而不断地具体化。

远景,首先是指旗帜居高临下的特殊位置据有的异常广袤,开阔的“视野”,即空间之“远景”。正因为旗帜高踞于“下界”之上,才可能具有比“下界万物”更为开阔的视野,当“下界万物”还处于“寂静”的状态时,旗帜却已经预先“感到吹来的风”,预先“知道了风暴”的即将到来。

 

诗人写的仅仅是旗帜吗?显然不是。他写的也是一个诗人应该具有的比世人更高的立足点,和更开阔的视野。只有具备这些,他才可能具有世人所没有的预见能力。

 

其次,“远景”也是指时间的远景,即诗人或旗帜所能预知的一段较大的时间间隔中潜在变化的结局。

 

在这首诗中,三至五行表现的是空间的远景,即诗人或旗帜所据有的开阔视野。对“下界万物”,他仿佛能一览无余似的,看穿这个世界的各家各户的内部景象:如“门扇悄然关闭着,烟囱里是寂静/窗户没有震颤,尘埃没有飞扬”,总之,整个世界在即将来临的风暴之前懵懂无知。但,诗人和旗帜却预感到了“风暴”的来临。本诗的六至九行,表现的便是旗帜所预感到的那个“时间的远景”。这四行诗中,四次出现了“我”,却没有一次提及“旗帜”。但,这四行诗,诗人却完全像旗帜那样体验了预感这一微妙的心理过程。如“我招展着,又坠入了自身/我挣脱自身,孑然孤立/于巨大的风暴之中”。

“招展”,“坠入”,“挣脱”,这三个动词把旗帜在风中的翻卷,动态地表现出来,正像“激动有如大海”这个比喻所表现的那样。而“孑然孤立”,把旗帜高踞于“下界”之上这一崇高而孤独特征充分表达出来。但,诗人为什么在三次使用“自身”这个字眼之后,又强调了“旗帜“孑然孤立”这一特征呢?是仅仅表现了旗帜所处的空间位置这一特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诗人也没有必要过份地,再三强调“自身”这个字眼呵!

 

不,诗人表现的是像旗帜、诗人这类预感的媒介的悲剧性命运。站得高,是他们看得远这一预感能力的基础条件;但,同时站得高这一崇高的立足点又使他们远离了“下界万物”,并且最终丧失了和“下界万物”沟通的共同语言。故他们预感到了风暴的来临,却根本就没有办法,把这一行为告知下界万物,甚至根本就没有人会相信他们的预见性。因为大众只相信已经形成的事实,对于未形成事实,他们是视而不见的。尽管旗帜已呼啦啦翻卷,“激动有若大海”,但,它依然无法改变“下界万物还没有动弹”这一“寂静”的局面。因此,它只能“招展自身”,“又坠入了自身”,“挣脱自身”,但无论怎样挣扎,旗帜也改变不了它“孑然孤立”的,与“下界”脱离的状态,它预感到了风暴的降临,同时它也预感到了它“必须”一个人单独“承受它”,承受这一可怕的“远景”。诗人写的仅仅是旗帜吗?不,他写的恰恰是他自己所代表的具有预言能力的,先知一样的诗人的悲剧性命运。他不幸地生有一般人所没有的预感能力,因此,理所当然,他必须首先承受一般人无须承受的更多的痛苦,“孑然孤立于巨大的风暴之中。”

这样,我们便会发现,诗人写的既是预感,也是旗帜;也可说两者皆不是。因为诗人通过这首诗试图表达的是诗人的使命及其命运。写的是诗人独具的预感和预见性素质,及其这一素质给诗人带来的更多的痛苦,悲剧性命运。而这一题旨在诗中却没有一个字涉及到。只有彻底把握这首诗,你才可能把握到它。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读出这一层次含义的人,又怎能谈得上去模仿它呢?他们模仿的只是些不完全的皮毛而已。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诗人是从哪里找到这首诗的创作素材的呢?是从旗帜上偶然得到的启示吗?

是,也可说不是。

诗人首先通过内省发现,他的一生之所以永远处于一种“孑然孤立”的孤独状态中,正是因为他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所谓“病态的”敏感。正是因为诗人敏感,善感,故“多愁”。多愁善感这个词表明,多愁是以善感为前提的,因此,诗人在社会里,在人群中,便落落寡合。而这种内省的结果,仅仅提供了一首诗的内核,还不具有其可见形式。只有当诗人从旗帜上发现了与自己的内省内容一致的地方之后,他才找到了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即其可见的感性形式。这首诗的写作动机便真正出现了。以后他需要解决的只是如何更准确地表现这一技术性问题了。

这样,我们便会发现,诗的创作素材来源于我们内省经验与外在观照经验的契合。一句话,必须来自我们自己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包括内省与外观这两个侧面,缺一而不可。

这样,我们便可从一首诗的启示中,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即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其次,我们也可以得到许多写作的技法,如:如何运用一个可见形象——旗帜,来表现不可见的一种微妙的感觉——心理状态,如预感这个主题。这是诗歌创作技法的核心问题。另外,我们还可看到如何从一个基本动机,如本诗的第一行诗句中,引申发展出一首诗。从“我像一面旗帜”确立这首诗的两个并列主语:我=旗帜;而我和旗帜的可类比点即题目所提示的《预感》这一共同特征。从“远景”这个词的空间和时间两个侧面不断展开,使主题在不断具体化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可感形式。对比表现法:强调“下界万物”和“寂静”,正是为了反衬“旗帜”“激动有若大海”;强调“万物”,正是为了反衬旗帜的“孑然孤立”。动词的使用。重复手法。等等等等。

任一首诗歌杰作,都可以提供从创作内容到创作手法的几乎全部知识。关键在你的领会能力如何。

预感

(奥地利)里尔克

 

我像一面旗被包围在辽阔的空间.

我觉得风从四方吹来,我必须忍耐,

下面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依然轻轻关闭,烟囱里还没有声音;

窗子都还没颤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又跌回我自己,

又把自己抛出去,并且独个儿

置身在伟大的风暴里.

陈敬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