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187989361
用户1187989361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54,916
  • 关注人气:85,3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效实中学不补课,为何让网友感觉比校友获诺奖还牛?

(2015-10-09 14:15:52)

效实中学,最牛的不是培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而是不补课。屠呦呦获得诺奖后,网友搜索其高中母校——宁波效实中学,发现该校今年7月曾面临一场“风波”,一些家长和网友,因该校在近两年的高考中,表现不如宁波的另一所中学镇海中学,一本率与宁波其他一些省重点中学相比,也未必占先,而对学校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指责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名散养,让学生越来越退步。而该校官方对此回应家长称:不就是双休日不补课吗?据称,这是该校校长亲自作出的回应。校方的这种态度,让网友们看到了这所百年老校的底蕴,对学校不补课的教育理念加以赞赏。

笔者不了解效实中学的具体办学情况,但从校方回应家长这封信中,看到本该是所有学校都应该有的理直气壮的教育态度——学校不能被功利的教育目标牵着走,而必须把目光看向更远。校方称,“教育能够给学生充实美丽的三年和幸福的三十年!我们希望,每一个效实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发现自己发展的可能性,学会规划,学会利用相对自主的时间,学会专注,学会积极思考,承担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起点,更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如果学校在办学中真正践行这样的理念,家长和网友的质疑,就太不应该了。

对此,笔者不想赞扬效实中学办学者的坚持和勇气,而是为当前我国学校的办学环境感到忧虑,为什么网友会认为不不可比校友获得诺奖还牛,那是因为在当前的环境中,坚持不补课实在太难了。有多少中学的办学者,其实也有在学校中让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选修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的打算,可是,往往在推行时,都会遭到严重的阻力,当学生成绩下降、升学率不佳的时,学校就只有老老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否则,在家长的一再反对之下,校领导可能被免职,而老师的津贴也会被克扣。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学校不得补课,可是,治理也是一阵风,效实中学能坚持,已经是目前教育环境中的异数,但就是校方在坚定回应家长“不补课”时,也多次谈到成绩问题。眼下,我国更多的学校,是理直气壮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双休日以各种名义加班加点,美其名曰,提高学生高考分数,就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简单把责任推给家长,也是不公道的。家长们其实也知道孩子的发展需要着眼长远,但是,他们顾不得这么多,他们只会想到,高考能不能考出高的分数,进一本院校、985、211院校,如果没有高分,今天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何谈长远和未来?所以他们宁愿学校不组织任何活动,把学生所有时间都安排进行教学,只要能提高分数,在他们眼中,就是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国内近年来受家长追捧的超级中学,都是采取高度军事化管理的应试教育模式。

浙江已经宣布从2017年进行高考改革,实行3+3模式,取消录取批次,各高中也针对高考改革,在中学推进选课走班教学,试图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是,由于按3+3科目总分录取的录取方式未变,高校在取消一本、二本分批次录取后,还有985、211这样的身份标签,因此,家长的高考焦虑依旧存在,对于学校的教育,家长们首要关注的还是分数,学校要培养的的自主习惯、独立性、责任意识,家长不敢兴趣,在有的家长看来,只要能做到学习好,所有能力都在追求学习好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

在已经推行高考改革的地区,家长的意识都是如此——当然这不能代表所有家长——就更别提其他地区了。最近,针对屠呦呦获得诺奖,舆论在表达喜悦之情的同时,也在反思我国的教育和科研差距,毕竟,屠还是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第一人,而且,是以40年前的的成果获得。统计分析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和文学家,9位华人科学家,只有屠呦呦接受过新中国2年高中教育,莫言则在小学毕业后即辍学。这都需要对我国的教育进行反思。去年,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就曾批评东亚的教育制度,他说,”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 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希望有更多的中学,能对家长要求补课,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坚定地说不;更希望我国能深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大学管理制度制度,让所有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家长们不再陷入高考焦虑中,共同关注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应试教育只能服务于功利的升学,而人格和兴趣的培养才受用终生,我国要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就不能再走让学生付出牺牲个性、兴趣的代价,去获得只派升学用场分数的老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