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熊丙奇
熊丙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54,916
  • 关注人气:85,3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歧视性的211门槛怎能给“寒门子弟”带来公平?

(2014-11-26 09:07:17)
标签:

杂谈

针对985211工程的存废问题,近日有媒体评论称,“985211等工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能力和信誉的保障,是一种新的标杆。若无985211等门槛,用人单位可能面临着更大的选人公平问题。若无门槛限制,‘拼爹’现象恐怕更烈,最终受损的必定是除了努力学习考上名校而无爹可‘拼’的寒门子弟。”(新华每日电讯1122日)

这貌似是为了公平,且拿出大家反对的“拼爹”、关注的“寒门子弟”说事,可这用到985211工程项目上,完全是胡扯。谈论教育问题,必须有基本的教育常识和公平原则。

就业中有985211工程门槛,是为了就业公平?这还是笔者第一次听闻。就业学历门槛的存在,就是歧视,我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在就业中对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实行差别对待,就是就业歧视。就业歧视就破坏就业公平,可居然有人为就业歧视赋予公平的价值。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985211高校门槛的存在,可以挡住一些没有进入985211高校的官员子女被招录进单位,这完全是想显然,一方面,现在哪个用人单位对外明确提到非985211不录用?教育部早已发文明确要求直属高校在招聘用人时不得提985211要求,其他的单位公开提及,必然因就业歧视遭到质疑,进而被查处,因此,这些用人单位最多执行985211“潜门槛”,而这就带来问题,对于有关系者,根本不会考虑是不是985211毕业,对于没有关系者才用985211这一标准。用人单位对外还可称,根本不存在学历歧视一说,你看不是也招有985211高校毕业学生吗?985211卡的只是没有关系的寒门子弟,而非有父辈关系的学生。

另一方面,就是985211成为严格的就业门槛,拼爹者,在大学入学时,不可运作进985211高校吗?今年国家对实行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进行改革,就因“自主招生”中出现腐败,很多“官一代”、“富一代”,盯着的就是进985211高校,如果这种行政划分的学校等级不取消,对985211高校的追逐就不可能消停。

当然,现在已经进入985211高校的学生,对废除985211肯定会有不满——自己失去“身份优势”,可这种优势,本来就不应该有,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去竞争,在有更多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学校求学的学生,担心离开了身份,就失去优势,这不恰恰反映出学校身份对教育的破坏吗?同样,一所办出质量、特色的大学,也根本不应该在乎所谓的身份。

其实,我国985211高校每年的总招生计划,不足50万(75所部属院校的本科招生人数在35万左右),占所有招生计划的7%2014年全国招生计划698万),这其中,被录取的农村生,不到30%左右(北大的录取比例一度只有一成,清华不到20%),最多15万,我国绝大多数学生是进入非985、非211院校,而大家关注的“寒门学子”,不管985211怎么扩招,能进入211的只是极为少数,更多的要进入二本院校、三本院校、高职高专,如果只有进入985211,才是“贵子”,请问,进入二本、三本、高职高专的学生,算什么?退一步说,就是211门槛给了“寒门子弟”改变身份的机会,可这是以让其他95%的寒门子弟被歧视,出路渺茫来换来5%的特殊身份。这是国家办教育需要的局面吗?

在这种情况下,把985211作为就业门槛,挡住了多少学生的就业路?一个农村学生因接受的基础教育薄弱,只能进普通本科院校,由于没有211学校的身份,在考研、就业一直遭遇歧视性对待,这公平吗?这就无怪乎在我国农村地区,形成考不上一本就不算上大学的观念,以及“新的读书无用论”——既然考不上985211,上不了一本,读大学就没有价值,那么读高中干什么,既然不读高中,还不如初中就辍学。

分析教育问题,不能想当然,要依据专业的数据调查。近年来,我国一些舆论对教育改革的分析,有不少根本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就发表看法,包括和国外教育的对比,也似是而非,比如,国外的教育发展计划,和我国的计划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国外政府制定战略,但学校自主办学,平等竞争,我国则是政府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还比如,国外大学也有联盟,类似常青藤联盟,可联盟,就是民间组织,哪是我们这里的利益共同体?

就业的学历歧视、学校的等级划分,已经堵死了我国教育的发展道路,这对教育发展和学生求学来说,是最大的不公平。有人会说,取消985211,学校也还会有名校和普通校,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985211是政府给学校的身份、划分的学校等级,且给不同学校不同的资源和政策,简单地说,是政府制造的不公平,而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名校,是自主办学、自由平等竞争的结果。

把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只有百分之几的学生身上,这是培养精英的思路,而非大众化教育思路。我国高等教育早在2002年就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但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却没有调整,于是出现严重的教育问题。要让中国教育摆脱现在的困境,只有消除学校间的等级、歧视以及与之对应的就业学历歧视,这样才能让教育回归让每个人生活更美好的本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