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熊丙奇
熊丙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54,916
  • 关注人气:85,3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人接受孩子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2012-05-19 05:53:28)
标签:

杂谈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上一篇《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短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但这篇短文,说的其实是很基本的道理——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要逼迫他们成龙成凤,逼迫的结果,其实大多孩子也不能成龙成凤,倒是最终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不堪。

 

不是吗?我们很多家长,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模式奋斗,要他们长大后当官发财,做科学家、文学家,可最终大官的官位只有那么一些,富豪榜的TOP100,也就100,至于科学家、文学家,也凤毛麟角,根据基本的常识,绝大多数人,会成为“普通人”,要么服务员,要么开出租车,还有的会当清洁工。

 

其实,分析很多家庭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雷同,基本上是,孩子年少时,父母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学这学那,但孩子实在难以承受,于是父母很失望,家庭很焦虑。最后无奈地接受“不成才”、“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而为了得到这个结果,父母和孩子已经拼得偏体鳞伤。

 

但父母们从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孩子普通”的现实,也不会让孩子去体验做自己的乐趣以及做一个普通人的快乐,所以,错位的人生,注定了孩子们的人生充满错误。每个人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一把鼻涕一把泪。

 

这篇引起共鸣的短文,很能引起亚洲老百姓,或者进一步说东亚、中国人的共鸣,放在欧美等国家,也极为普通,因为在这些国家,大多家长早就没有要求孩子成为英雄的幻想,他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无论如何,整个社会只有10%的精英,80%的学生会是十分普通、平庸的,还有10%的孩子因为个体原因,会成为接受救济的群体。认识到孩子十分普通,何苦要求他们不切实际地争取成为10%呢?所以,他们倡导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数学学得好是人才,做手工做得好,也是人才。

 

当然,在这些国家,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升学考试制度,按照一个标准选拔所有学生,中小学的教学就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包括允许不选高难度的数学,而学习音乐、美术、手工、烹饪;在这些国家,也没有太大的行业差别,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享有的社会福利是一样的,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在一家宾馆做厨师,与在哈佛大学做一名教授,得到的社会尊重是一样的。大家毫不掩饰对自己工作的喜爱,哪怕是做一名园丁。

 

我们不愿意让孩子成为“普通人”,那是因为普通人在社会上意味着地位低、得不到足够的尊重。还有的原因,则是“面子”,我们渴求别人对自己的精彩喝彩,却忽视了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对于这篇短文,也就止于“共鸣”与感慨,共鸣与感慨之外,还是继续送孩子上特长班,要孩子考各种证书。一句话:做普通人,伤不起。90%的孩子的快乐就被这样葬送在追逐10%的成功几率中。

 

教育的实质是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因此,它不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比出高低,而是要让孩子们每天有进步,并从进步中感受到快乐。如果有这样的心境,孩子们的童年将是快乐的、他的中小学也将充满阳光,比起那些每分必究、生活在名次和成功幻想中的学生,这样的孩子的人生其实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走到这一步,我国社会、教育有很多事要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