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尹守贞)详评及其他

(2013-04-15 10:09:28)
标签:

尹李杰

尹愔

尹守贞

尹思贞

张说

分类: 人文底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

先生守贞,天水冀人,盖好学博古者也。本乎官族,称为尹氏,昔有尹佚,司太史;暨乃吉甫,勤於宣王:格言大勋,布在《诗》传尹李杰训诂加注:此句明证尹守贞支系乃官尹源流,信奉尹国吉甫派系远祖,魏仆射;曾祖,隋开府;大父,唐棣州蒲台令,父,唐通州三冈令先生积德馀庆,天锡纯嘏,愿木鸟兽之名。十五诵三《礼》,能明君臣父子之道,定郊庙吉凶之制。二十诵《春秋》、《尚书》,能精五行九畴之数,断褒贬会盟之节。二十五诵《诗》及《易》,能辨政教雅颂之始,极变化生生之至;又能诵古史百家之书,善文章草隶之则。耻夫流欲背实响声,饰华褰末,故每外和内厉,元元本本,学者如斯,不舍昼夜。

垂拱四年688年)【尹李杰评阅加注此:唐高宗李治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1227日-6901016日作为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皇太后临朝称制,以明经高第,遂授大成。自延载之後尹李杰评阅加注:延载(694年五月—694年十二月)为大周则天皇帝纪年,条限宾荐,长安之初701年),大开贡举,考功是岁千五百馀人,召先生课淑慝,时称无滞矣。天子尹李杰评阅加注此为:,武则天,6901016日-705222日在位。闻其进通经术,下制曰:“成均(太学)大成尹守贞,业隆时习,功宣日就,既有励於分阴,俾参荣於杖席。可四门助教。”诜诜青襟,有所仰矣。长安二年702年)六月十日昼寝,忽梦麟台尹李杰评阅加注:武则天天授年间690年九月—692年三月)曾改秘书省麟台神龙元年(705)复原名。】两局争召修文,觉而叹曰:“十二日稷,吾当往矣。”因命亲族序诀。至日,安枕俟期,俄然而卒,春秋尹李杰训诂加注:此“春秋”乃年岁也,经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之意。)四十,可谓古之达化知命者也尹李杰训诂加注: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呜呼!天与之德,而不永其年;天与之才,而不大其位。何乎?粤七月十七日,葬於高阳原先君之旧茔。

铭曰:尹氏之子,其殆庶几。为仁由已,三月不违。谦成德柄,学也身基。辟雍洋洋,可以疗饥。环林之下,可以栖迟。我实道贵,人言位微。修文地下,前哲同归。子之知命,将殁先期。朝衣东首,精魂高飞。人之云亡,胡不凄而?高阳之原,有非其侧。郭门直视,松柏一色,邱陇累累,阡陌谁识?浮焉休焉,为我心恻。

 原作者: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唐玄宗李隆基朝官至尚书左仆射。

      □唐故天□□夫人墓志铭并序

尹李杰训诂加注:根据唐墓志惯例补漏为“大唐故天水尹夫人墓志铭并序”) 

夫人尹氏出自有,洎始祖至于曾高,国史家谍具载,此不备述。尹李杰训诂加注:国史或可指姬周尹国历史,又或可指代武周姬周之后乃有武则天武周是也!李尹氏先人尹守贞正好是武周时期人物。笔者略微感慨插入一句:姬周到了后世,既有北周,更有武周后周等朝代,中华上下五千年,世人读书若不仔细,不通文墨,当误读也!家谍,一般王侯卿士喜用谍称世系,联系上下墓志及文稿,笔者大胆猜测或许姬周列国之一尹国国史,有时期或有留存,尹守贞家族谱牒具载详实,所以撰文墓志者不备述。魏晋十六国以来,先有后秦天水尹纬封侯;后有河间尹轨列公,其后仁弘再列为,唐高祖李渊有妻妾尹氏四门守贞之时又会逢天水卿笔封公思贞叠典春秋(笔者进一步加注,尹卿笔尚书尹思贞也!“春秋”意指具载国史,《唐史》非《春秋》是也!)以致后人多有附会。以来财阀跋扈者有:帝华阴杨氏北周鲜卑王族宇文、洛阳独孤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天水尹氏、京兆韦缜、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武功苏椿、河内司马裔、河间尹氏、敦煌令狐整等也。世家大族多有秦晋(笔者进一步加注,“秦晋”意指姻亲是也!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晋国长期联姻,故而“秦晋之好”。世家之弊,血缘太近,以致唐高宗李治显庆四年(659年)颁布《禁婚诏》对“五姓七望”崔、卢、李、郑、王五姓以及清河、博陵二,范阳,赵郡、陇西二,荥阳郑和太原七望实施禁婚。)尹氏向来豪门也!况关陇李唐兴起之前后,尹氏连襟之系也!】王考,皇尹李杰训诂加注:唐时刻碑故意缺字“”也,皇唐在此已成皇周,皇周又复国皇唐是也!上篇《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不按唐例前缀大唐即此理也!)谏议大夫;皇考庶邻,皇河南府济源、兴元府南郑二县令夫人南郑君(即尹庶邻第六女夫人出于苑氏,祖□中书舍人尹李杰训诂加注:苑氏祖上有官至中书舍人者,漏名讳字,查唐朝进士苑咸,官司经校书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隋炀帝杨广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宋初亦设此官,实不任职,另置知制诰直舍人院起草诏令。元丰改制后,始仍掌其事。辽属中书舍人院。起草有关诏令。明清时于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非前代可比。 明代时,中书舍人已为从七品,清沿置。】夫人幼而聪敏,长有令淑,适文林郎守阆州、西水县令、苍溪县令赵郡李从规尹李杰训诂加注:李从规,后官至左谏议大夫。皇唐后裔(唐高祖李渊的八叔李亮的儿子)襄邑恭王李神符之子。】事姑以孝闻,从夫以义显,冀其子孙茂盛,福寿延长。何图蕉叶无坚,槿花早落,以元和七年812年)五月廿日遘疾,终于苍溪官舍,享年三十。

伯兄,前太原府榆次县丞;次兄,见任阆州阆中县令;次兄公亮,次兄处休,次兄全亮,并乡导□士尹李杰训诂加注:按意补,漏“处”字),异材茂行,具振芳名,一门五龙,当代无匹。女□人尹李杰训诂加注:漏数字),悉著妇德,虽谢氏之女尹李杰训诂加注:谢道韫,东晋才女,会稽(绍兴)人,其父是晋安西将军谢奕,其夫是会稽内史王凝之。她自幼聪识,有才辩。在东晋士族中王谢两家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谢安以军功和才能立身,王导则以中庸安命,王谢间明争暗斗,但毕竟盘根错结,才女谢道韫成了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谓门当户对,才女配才子。李商隐有诗“兰亭宴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韫归”。】梁鸿之妻尹李杰训诂加注: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刘秀建武初年,至和帝刘肇永元末年间在世。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章帝求之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举案齐眉”的典故。】,无以过也。夫□尹李杰评阅此处漏刻当为“”字)年尚幼,行至高,俄归逝川,实所痛悼。李氏松槚,寄□洛阳尹李杰训诂加注:按意补,漏“居”字),地远家贫,归葬未克,以其月廿五日权窆于苍□尹李杰训诂加注:漏“”字)文安乡归何里之平原,礼也。君获忝姻亲,素饱令德,□揆薄劣尹李杰训诂加注:漏字不明),辄为斯文。

铭曰:□沉沉兮风切切,薤露一声兮哀且咽,桑田成海□□□陵,天水令名兮终不灭。尹李杰训诂加注:漏字不明,铭文其意多赞词,笔者训诂韦曲不沽,后经湖南卷舒亲指点,补为:云沉沉兮风切切,薤露一声兮哀且咽,桑田成海深谷为陵,天水令名兮终不灭。又经湖北国勇亲指正,前句用“沧海桑田”典,怡用“怀山襄陵”,且符合铭文赞词之意,故亦可为:云沉沉兮风切切,薤露一声兮哀且咽,桑田成海怀山襄陵 ,天水令名兮终不灭。感谢卷舒、国勇亲的训诂指正,欢迎其他宗亲给予研讨帮助,握手尹氏宗亲!】

   宣德郎右卫兵曹参军赵损书;大云寺谈寂

录自《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六十八

 

今接湖南华开宗亲训诂要求,小尹略微评阅加注,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因工作琐事,先暂略评如下:

由以上两篇文辞可知,尹守贞支系郡望天水望主尹纬官尹流派,此说法或可推翻南方大思贞系南北一说的尹愔之说,其具体世系如下:尹欣-尹珍-尹文-尹守贞-尹愔-尹庶邻-尹佶、尹倕、尹公亮、尹处休、尹全亮、李尹氏

由两文详诂可知,尹氏启周以来,子孙是为周卿士,尹佚封国、吉甫封国,东汉魏晋以来,河间、天水尹氏历来与帝系一脉关联。尹守贞处于世家大族,其后裔李尹氏父母具为豪族,所嫁乃是帝系赵郡李氏王族也。尹守贞家族与尹思贞家族具为天水豪强,其子孙当不可乱为串联,后世明清不通文人附会杜撰,又文革多数支系谱系丢失,某些支系根据南方几本隐落乡间的残本或糟粕杜撰谱之说,无稽考无研究,就窜连大世系,妄立始祖,名人附会,可耻可笑。更为可笑之处在于某些本位者,妄图以此伪统中华,罗列尹氏起源,岂不可笑!今感于尹氏研究现状多被垢弊,还原历史任重道远,且笔者不幸躺着也中弹,被某些人无端诋毁,故而以正视听,望天下尹氏真正之研究也!非伪八统也!

上文提及的几个重要人物略评:尹佚,或尹逸姞姓周朝初年任太史尹李杰加注:因任太史又名史佚),尹国建国者(尹李杰加注:封于尹城又名尹佚)。辅佐过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三代君王。周代的封国制开始于武王,但是持续到厉宣时期。所以帮助周宣王姬静吉甫又获得了封国“尹城”,周代所封诸侯国的数目不详,《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514年)谓“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周武王姬发灭商朝,即位策由宣读“殷未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彰显闻于昊天上帝(即玉皇大帝)”,周成王姬诵少年时对他的弟弟叔虞有过封国的承诺,日后太史尹佚周公都要求成王姬诵履行承诺,遂封唐叔唐国,为“桐叶封弟”的典故。尹佚由于是姞姓王族,对于异姓封国一直保持保守态度,还曾经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语。《汉书·艺文志》墨家有《尹逸》二篇。

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其实楚国也是王族(黄帝另外一个名字就是有熊氏),但是封国的时候楚国子爵姓熊氏,不姓了。所以尹佚这样说,但是历史都是讽刺的,尹佚尹国也是被楚国灭了的,国灭了之后其后裔就到了楚国的荆州,改为兮氏吉甫的时候帮助宣王姬静实现了中兴,故而第二次获得了封国,尹国可谓一波三折。

《竹书纪年》幽王元年(前781年)载:“太师尹氏皇父命。”此是指皇父太师尹氏也。《节南山》诗曰:“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尹氏太师,维周之氐。”此“师尹”和“尹氏太师”是尹吉甫指说皇父也。很多人喜欢把皇考弄错,吉甫说的皇考师尹当是尹佚,不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没有获得进封,不是太师。回顾尹吉甫一生,因其庶出身份而自南燕,在卫国以文武全能见用,官至西周尹,食于卫国浚邑,以其卓越功绩进食四簋之礼尹吉甫久为宣王姬静近侍之臣,是“宣王中兴”中功勋卓著的军事家。不过,由于尹吉甫身份原因,按照西周宗法规矩,尹吉甫始终未获得进尊。故,今天湖北房县尹家山宝堂寺遗址尹吉甫古墓石碑镌刻的“周太师尹吉甫之墓”八个大字中,指其为“周太师”显然不实,此应是后人对《诗经》中“太师尹氏”和“尹氏太师”的误解。

     http://s7/mw690/46cd673etda5df96a8386&690


 以上训诂评阅尹李杰版权所有,转载必须备注笔者姓名,如有传统书刊选用,请务必通知本人,欢迎古文爱好者及尹氏文化研究者指正并研讨!2013.4.15日二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