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
大营子乡中心小学
宋国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蕴涵的新理念。为了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一、通过多种方式、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实物、图片、词卡,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
在英语教学中,我每节课都采用实物,如水果(西瓜、香蕉、橘子等)、服装(衬衫、裙子、毛衣、外套等)、身体部位(肌肤、骨骼、血液等);还有图片、词卡等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首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看、摸、尝等,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也就非常形象直观,不用再向学生解释单词的意思,为全英语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
2.借助歌谣、歌曲、节拍,调动学生的耳和口。
歌谣、歌曲或节奏感很强的说唱,对学生的听觉和口有很强的刺激,学生会非常兴奋,并很容易记忆单词或句子的语音、语调或意思,这样就为学生的学习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降低了教学难度。在平常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编写歌谣,只要可以的话,我绝对不会放弃利用歌谣。我在教学服装时,编了歌谣:“socks袜子穿里边,
shoes鞋子真美观; pants裤子最常见, jeans牛仔不一般;
shorts短裤人人穿。” “sweater毛衣真保暖, jacket夹克挡风寒;
shirt、shirt男衬衫, dress连衣裙女人穿; skirt短裙很好看, T-shirt
T恤很随便。”这样,就使学生很容易记住单词的读音及意思。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我就编了这样一个歌谣:“playground操场运动场,
garden花园百花放; teacher's office教师办公室,
library图书馆图书藏; canteen食堂饭菜香,
school学校多漂亮。”第二单元时,我又编了“get up起床早上好, go to
school上学不迟到; go home回家功课瞧, go to
bed上床睡得早。”等等。通过这样的歌谣,学生很有兴趣,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3.凭借肢体、动作、表情,调动学生的手和脑。
教师通过肢体、动作、表情呈现,既直观、形象,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在教学“Let's
do”时,我总采取形象的肢体语言;在教学表示感觉的词语时,我也利用肢体,哈手、跺脚呈现cold,煽脸、抹汗展示hot,面带微笑表示happy等等。
教师不仅可以采用肢体、动作、表情等呈现新知,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等。我经常采用“I
say,you do”、“You say,I do”或“Someone says,others
do”等活动,有时可以适当增加点竞争机制,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二、营造学习氛围、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创境引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上课伊始,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足够的英语学习氛围。我们可以采用歌谣、歌曲、拍手谣等,也可以进行一下日常交际问答,而更有效的是能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在教授三单元A、Let's
learn 时,通过说唱歌谣“pink ball,purple
ball”引入新课,既营造了英语课堂学习氛围,又为这节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明确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在进行高年级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尝试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This
is good for you!一课时,我就明确提出了问题:For
strong ,you
need
to
。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班级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展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宽松空间: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都要和谐,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空间。我们要懂得尊重学生、尊重文本,学生要爱戴老师、钻研文本,同时教师、学生也可以对文本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达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和谐。这就要求教师准许学生说“不”,解答学生的疑难,如果学生没有,我们就要给创造疑难。同时,我们教师也要辨证批判的使用教材、文本资源,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注重学习方法、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给学生知识很重要,但教给学生方法就更重要。英语学科更是这样。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面对这浩如烟海的词汇、短语及俚语等,我们成天学也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而每节课只有40分钟,小学生注意力只有15-20分钟,怎能学完、学好呢?因此,只有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例如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及时复习习惯,教给学生单词的拼读方法、拼写方法,等等。
2.倾之速悟,不如引之自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但是,我们教师要学会“懒惰”,在学生困惑时,不要草率的告诉学生――就是怎么怎么样,该如何如何,我们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实在没有办法时,我们不要正面告诉学生,可以侧面引导、点拨,从而使学生“自悟”。我们要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体验。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