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自量力的证监会

(2012-04-30 09:58:34)
标签:

新股发行改革

证券市场

保护投资者

圈钱

股票

分类: 政策@股市

在一片反对声中,新股发行改革的方案还是颁布了,从征集到的1592条意见中,选了几个不痛不痒的做了点小的补充。

 

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讲话来看,他们对本次征集意见的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称“此外,我们对报纸、杂志刊载的文章和100余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通过博客、微博等媒介发表的观点也进行了收集和研究。”总体上,大家对这个改革方案是认可的。

 

看来证监会看到的博客、微博、网站和我们的不是一个系统,因为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批评的,而且新浪曾经专门为新股发行改革搞过一个网络调查,这个调查我现在看不到了,我当时的印象是对这个方案的否定意见高达90%以上。证监会主席别不高兴,证监会推这个方案不过是完成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一个任务,而愿意去投票的人是觉得你们这个方案是会进一步损害自己的利益的,只能说真话。

 

但是证监会感觉到自己力量很强大,利用新股发行改革的机会给自己身上揽了不少活儿,同时,又急急颁布了退市的指导意见,重新回到新主席上任时的轨道了。我不知道,到底在证监会的眼里,他们是怎样评价现有这些人的能力的?他们究竟能管多少事?能管好多少事?或者,他们想管的事情,究竟是不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认为应该管的事情!

 

我并不是低估证监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但是高素质的人员要想干成事,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在网上没有搜到证监会系统究竟有多少监管人员,这些监管人员,面对中国内地现在已有的几千家公司,每月还在不停上市的十几家公司,你们的时间精力有管得过来吗?本来就有一堆该管的事情还没管到位,现在又进一步增强证监会的权力范围,剩下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是聪明人,我就不用多说了。

 

在这一点上,我想证监会还是应该跳出原金融系统,向国资委学习学习。早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我在《国际融资》上就发表过一篇文章,对国资委的做法大加赞赏。为什么?国资委几百号人,能够管得住几万亿的国有资产吗?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国资委怎么办的?推行整体上市,他就管高管任命、管国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其他的很多事情,让资本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去管就好了。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成效见到了,国有企业不但没有成为拖垮国民经济的负担,反而因为钱赚得太多而被老百姓攻讦。这时候,国资委顺理成章管分红,任务很明确,结果也一定会很好。

 

说起向国资委学习,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在学习这件事情上,高层主管的头脑里的确要跟自己思想里的封建主义残余做斗争。国家把这么大一块领域交给你去管,这个权力是人民赋予你的,不要视为你的领地,我的地盘我做主,要想着怎么把人民的责任完成好。就象当初建行上市以低价卖给老外,我当时就说,在中石油等大型国企为吸引战略投资者交付大量学费之后,国有大行再这样干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尽管你们当时百般辩解,但历史已经而且更将证明,整个国有大行就是被贱卖了。国有银行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并非引入了国际战略投资者,而在于上市,和按市场规律、企业规律经营,他们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只不过是把本应属于中国老百姓的改革红利,低价转让给外国资本家了。

 

回头再来看这一次的新股发行“改革”,把机构投资者早就想丢掉,却一直难以丢掉的责任去掉了,只要线下申购到新股,上市首日即可套现,不再经受三个月到半年的折磨;而限制价格,一定又能使发行价不可能太高,盈利空间一定有保证;但新股发行之所以会爆炒的最大基础,发行价与公司整体流通量的不匹配,又根本没有解决(即全流通发行)。在这样的情形下,一定会有大量的与证券公司有关系的人,想法设法成为“有资格”的可参与询价的“投资者”,完全象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一样享受到一二级市场的无风险差价!

 

因此完全可以断言,本次新股发行改革,就是一场巨大的倒退,它注定会失败。而证监会因为这次改革,为自己新增的所有承诺,将给自己制造出很多徒劳无功的“工作量”,疲于奔命,最终还得重新继续改,证监会在不停的改革,而没有建设,自己最应该管的事情,最应该做的日常工作,比如象泰达股份(000652)一而再、再而三地掠夺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地转移财富的事情,反而却没有人真正深入地去管!

 

保护中小投资者是证监会的重中之重,就完全沦为一句空话,在我看来,这是比吴英更大的诈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