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中国货币流通量存款准备金率国际油价杂谈 |
分类: 宏观经济 |
不到十天,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了两次,本以为央行掌门人找到了一个池子,原来却仍然还是几年前的柜子。
看到钱多了,就想办法把它锁起来,银行的存款中18%都锁在央行的柜子里不干事;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中低收入阶层生活维艰,抱着这样的思路去解决流动性问题,又是死胡同!
不妨把目光再次投向两年以前,当国际油价飙升到140美元以上,高盛把价格看到200美元时,同样是为了防通胀,发改委开始搞价格管制。并以同样的理由,不敢提高成品油价。
然而,当我详细分析了国际油价高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能源价格管制时,随后几天中国即大幅提升了成品油价格,国际油价应声而落,最终跌了100美元才止步。在那一段时间,难道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币发少了?央行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6月到2009年2月,M2从44万亿升到了50万亿,M1从15.48万亿升到了16.61万亿,M0从3万亿升到了3.5万亿。
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不是取决于中国的货币发行量,而是取决于美元的发行量。当中国不象一个疯子一样高价买入原材料,然后低价出口之后,老外们一下子变聪明起来,不再有那么多制造业转到中国来。
当时,美元是利用所谓的金融创新将杠杆倍数搞到30左右后,因为金融危机而去杠杆化,使得流通中的美元大为减少,从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现在的情况是杠杆倍数或许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但是却直接增加市场中的钱,这一次是增6000亿美元。6000亿是个什么概念,合4万亿人民币,刚好是我们现在的M0值。美国近于0的利率,使得这些钱一进入美国市场,马上流出,去换更高利率的货币,人民币当然是一个选择。或者,他们用这样低成本的美元,将大宗商品价格再次炒高,反正是中国人民买单。
这样的两个因素,一是增加各种原材料的成本,一是增加中国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都导致了中国通胀率的提高。上一轮过程中,我很早就提出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概念,并反对通过加息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这种通胀,原因正在于此。
化解这种类型通胀的办法,并不是人为地去降低货币流通量,更不是人为地将各种价格管住,而是要限制低水平、高能耗产品的出口;要控制住房地产,少让中国消耗那么多的钢材和铁矿石;中国不当大买家,国际炒家自弹自唱,大宗商品价格一下子就跌下来了,相信市场会解决这个问题。
老百姓的生活怎么办?靠发补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政府要那么多的股份做什么?减持一部分,转持一部分,给老人和弱者补充一些钱,扛过一年左右的时间,美国人民自己尝到通胀的恶果时,它自己就要去解决美元超发的问题,那时候,通货膨胀自然就过去了。
因此,关键是收入分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的财富,以中国14亿人口计,每个人头不过就是4万多块钱,你说中国货币超发了,我不同意。真正原因是贫富分化太厉害,有钱人把狗屎都能炒成天价,人吃的东西价格水涨船高,苦了贫苦老百姓。
现在的外汇管理政策要做出一些变化了,以前是我们缺外汇,要求外贸企业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现在局势已经变了。一是要坚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个是鼓励中国的企业用换回来的美元,直接购买陷入通缩的发达国家的股权类资产,甚至国家专门拿一些外汇储备来,贷款给中国龙头企业去国外并购。
现在的大方向是对的,需要时间,把美国点的火,最终要烧到它那边去。光想着把钱锁在保险柜里,只能证明领导的脑子为什么会比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