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徽双节长假唐模晒秋檀干园 |
分类: 家乡面貌 |
201010双节长假皖南行之游唐模(下)
上集介绍了唐模的檀干溪两岸的古建筑村落、祠堂、翰林府、高阳桥以及徽州民俗文化区,还有河边的长廊、美人靠、小巷、古井等。本集就着重介绍唐模的晒秋、檀干园。
正是秋收时节,唐模也学习了婺源篁岭的经验,办起了晒秋,与别人的还不同,晒秋现场还搞了稻草人、添加了晒秋的花样,也是一个不错的场景。
檀干园则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徽式园林,相传,清初唐模许氏有一位富商在苏浙皖赣一带经营当铺,富值千金。其母想往杭州西湖游览,苦于山高路远,年老体衰不便成行。于是这位孝子不惜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模拟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供母娱乐,并报答乡邻相助之恩。因园内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缓缓绕流,便取《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取名曰“檀干园”。
1997年4月,94岁高龄的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顾廷龙老先生为该园题写了“檀干园”三字,古朴苍劲,为该园增辉许多,惜题字后仅数月,顾老先生即飘然仙逝,留下珍贵墨宝供人欣赏。
据说园内镜亭的四壁用大理石建筑,上嵌历代名家书法长刻石18块。刻有朱熹、苏轼、倪云路、赵孟頫、文征明、查士标、米芾、蔡襄、黄庭坚、董其昌、祝允明、罗洪先、罗牧、程京萼、陈亦禧、八大山人和陆岳的的行草或篆刻等,一室之内竟珍藏历代书法大家世擘之精品如此之多,简直就像一个书法珍品的袖珍博物馆。可惜我们去时正值整修,没有开门,失去了欣赏拜读的机会。
限于同行提出有些劳累,故唐模景区里还有的老槐树、沙堤亭、翰林牌坊三处景点没有去,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下次再去唐模游览的念想。
1、看唐模的晒秋,也是颇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