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一个人吃了一条鱼啦!好在不是鲫鱼,鱼刺不多,所以我现在得以稳稳地坐在这里写博客。
其实吃鱼之前我的内心也很挣扎:唉,我怎么可以这么能吃呢?当我盯着鱼儿喃喃自语道“我真是很难相信自己能一次吃一条鱼啊”的时候,叔叔突然来一句:“没事,鱼的消化在食物里面算最快的了!”我惊讶地发了一下呆,心想叔叔果然是个营养学家啊,一边就毅然决然地说:我吃!——消化最快,还怕什么~
后来想想,有些话语真的只有某一些职业的人才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说出来。
譬如某一回,妈妈在那里对外婆说你也吃的好一点呀,这么省干吗。外婆说我吃得很好了呀,你看,有这个馒头,这个粥,还有这个……“什么这个这个那个的”,老妈打断她的话说:“你这就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连一点蛋白质都没有,怎么行呢……”老妈还在絮絮叨叨地说,我已经在旁边笑歪了,我觉得世界上会在吵嘴的时候说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这样的话来的人还真不多。
相较之下,我说过的会被家人津津乐道的话一般都比较白痴。
比如说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路过一个卖果冻的柜台。那一堆的果冻,在我眼里就是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玲珑可爱似玻璃糖果纸一般美好的一堆宝石,于是我开始隔着柜台对它们行注目礼。但是我知道妈妈不喜欢我吃这样的东西,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于是我便怯怯问道:“妈妈,那个……是不是只有不听话的孩子才能吃果冻,是不是吃了就不是好孩子了?”
我老妈瞥了一眼那些果冻,在她眼里,那些就意味着一堆糖精防腐剂以及人工色素;而现在,她的小女儿用无比倾慕的眼神渴渴地盯着它们,老妈心一软,差点就买了。不过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老妈用护士的火眼金睛再度审视了那堆“糖精色素山梨酸”之后,顺着我的话说下去:“对,只有不听话的孩子才吃呢~”这样,我就再也无话了,只好依依地离开我的“晶莹缤纷彩宝石”们,一边离开一边不舍地回望。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妈的决策无比明智!因为在另一次类似的情景中,宅心仁厚的老爸忍痛掏了五元钱(当时我学一个学期的国画也只要十五块!)买下了我对之依依不舍行注目礼的一块天使般的奶油蛋糕,我吃了一口以后便飞快地把它还给老爸:爸爸你吃吧,我吃饱了,剩下的省给爸爸吃。
爸爸(好感动啊):你吃你吃,爸爸看着你吃就好……
我(孔融让梨般地推辞):爸爸吃,爸爸你不要客气……
爸爸(很贴心地告诉女儿一个“秘密”):你吃就好了,爸爸不喜欢吃甜食的……
我(凑到爸爸耳朵边,也悄悄告诉爸爸一个秘密):不是啊爸爸,这个蛋糕好难吃的,我吃不下。
爸爸:。。。
后来我长得挺大了,挺大……我是说……这其实是今年的事情,爸爸妈妈和我出门,途经一座大桥,我突然说:“桥头那块碑好白痴啊,写什么‘桥大浪高’,也太没水平了吧,这桥是大,可是哪有浪头呀……”爸爸、妈妈听我说了,也正觉得很莫名其妙,不过他们都没注意到那块碑,正在我因为自己敏锐的观察力而滔滔不绝发表见解之际,汽车到达桥尾,一块石碑出现在那里,上面写着:高浪
大 桥。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并不是总是那么白痴的。对我许多的朋友来说,我也许是很渊博的。尤其是对我的舍友来说。期末考试前我和她一起通宵温书,她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不知道现在大概是几更了呀?我看了看手表,说,四更,怎么了?
室友的脸上绽开一朵璀璨的笑容,她深有感慨地说:啊,宝宝,你真是我的移动百科全书啊!
ps:我本来是想讨论职业使不同的人说出的有意思的话的。
ps2:现在觉得好像写成了‘我的白痴语录'了。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