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篇关于懒妈妈好还是勤劳妈妈好的文章。“懒”与“勤劳”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这个词用在我们育儿的身上没有好坏之分,主要的是靠我们的智慧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如何正确的去对待。
“懒”字对女人而言是一个贬义词,有许多的家长为了“勤劳”包办了孩子所有的生活起居。甚至于当孩子在做工作的时候,也想插手去帮孩子的忙,令孩子无端的发火。那我们该如何巧妙、正确的使用呢?
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敏感期,比如:一周岁的宝宝到了开始走路的敏感期,虽然走的身体是摇摇摆摆,那我们就要满足他走路的敏感期。我们要弯下腰跟在宝宝的后面保护她的安全,但我们又不能因为怕他摔跤而直接抱起宝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个“勤劳”的妈妈,一个甘愿为了孩子忍受腰疼的母亲。
当孩子到了自己两岁,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可以为自己刷牙、拿饭碗、自己吃饭......到那时我们要做个懒妈妈了,我们要放手的让孩子去做,不要怕孩子会做不好,即使把碗给摔坏了,也不要紧。因为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孩子动手去做的事情,他会有一种成就感,会增强他的自信心。我们尽早的放手让孩子去做这些,孩子能早早学会了自理,这对家长与孩子来说都是有益的。起码这方面我们不需要去操心了。
当孩子说:妈妈,我要你抱。那时我们就不能做个懒妈妈了,我们要及时的去拥抱孩子。因为那时孩子不是因为懒不想跑才需要抱的,那是孩子的一种情感需要。当我们给与孩子的拥抱与情感后,孩子会得到爱的满足。得到爱的满足后孩子会把他的心智发展到其他更多的地方去;得不到爱的满足的孩子,他会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妈妈给与他爱的情感上,会选用不同的方法去寻求爱。到那时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腻人,越来越不讲理......
当孩子拿着剪刀自己试着去剪纸做工作的时候,也许你看到孩子拿着剪刀笨手笨脚的怎么也剪不好时,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要去帮助的冲动。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去试验,自己的去感觉,自己去动手......我们的帮助只会让孩子感到自信心受损,他们会无端的发火,或是没有兴趣再工作下去。
当孩子在看书时,我们要做个勤劳的妈妈跟孩子一起看。如果当孩子看不懂的时候,又没人去为他讲解,孩子就不会体会到看书的乐趣,他会过早的放弃。
当孩子在为自己穿衣系鞋带时,我们要做个懒妈妈,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孩子。
当孩子提前他想去沙滩上挖沙子时,我们要做个勤劳的妈妈,带上工具一起去寻找玩的乐趣。
当孩子正在专心的搭积木的时候,我们要做个懒妈妈,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力,任他自由的发挥。我们不要从孩子手中抢走玩具并对孩子说:那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是这样......这种举动做的后果是:一
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二 破坏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太多的事例,我不能一一举出来。
孩子在不断的成长,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我们的举动行为是否是正确的,我们做的事情有没有打扰到孩子,有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