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来一山寨版乐山小吃——黄糕粑

(2009-01-05 10:46:40)
标签:

diy

红糖

大米

糯米

乐山小吃

美食

分类: 面面俱到

又来一山寨版乐山小吃——黄糕粑

 

 

说起黄糕粑,即使乐山人也较少人知道,一是因为它波及的范围有限,仅在乐山的五通、牛华一带,反正我在乐山市区是没有见到过滴;二是太过于少见,我所知道的,从小到大,就一、两家人在卖这个小吃。黄糕粑的小摊极特别,一长长的小推车,架一小火炉,上面一个小平底锅,就是用来煎这个粑粑的。用一竹筒剖成两半,小贩边推车边敲着竹筒,发出清脆且响亮的声音。我总是在大老远就听到这个声音,一股劲跑过去,选一块大点的粑,叫老板给煎上,正面、反面、再正面、再反面,我总是在旁边嘱咐:煎老点,我要脆点的!煎出来的黄糕粑两面又黄又脆,里面却是软软糯糯的,用一小黄纸把粑身包上,热呼呼的直烫手。

一般地来说,我是叫它“粑粑”,正规一点的叫法是“黄糕粑”。根据小贩们敲竹筒的声音,老人们有种叫法是“绑绑粑”,意指敲竹筒所发出的“绑绑”声。

因为卖的人很少,所以很难得见上一次,在牛华那么小的地方,也不是每天能撞上的,估计老板也是随心情而运作。不过,西瓜妈妈那天在牛华,还见着了的,说明还没有绝迹。但是难得去一趟牛华,只有自力更生。

估计是遗传,爱吃糯米制品,除了汤圆哈!我和西瓜爸爸都是黄糕粑的忠实fans,因为不认识做黄糕粑的那一两个老板,所以我们两讨论了一下其物理结构,再由我凭相关经验摸索实践,居然被我整出了山寨版黄糕粑!据几位黄糕粑忠实fans(包括且不限于我自己)的吃后感:味道是正确的,口感稍略硬了一点点儿。总结了一下:米多了一点点。

 

材料:大米50G、糯米粉100G、红糖50G、油适量

1、大米用水泡一个晚上,磨成米浆;

2、将米浆、红糖、糯米粉、适量油(大概40G),搓揉成湿面团;

3、取面团小剂,搓圆,压扁,大概 4毫米左右厚,水开后放入蒸锅,蒸五分钟左右;

4、锅中放少许油,将蒸好的黄糕粑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黄,即可。

又来一山寨版乐山小吃——黄糕粑

  

  真是很好吃哦。外酥里糯,还是红糖的香味,喜欢红糖!被忠实fans一捧场,我,还是很得意的。只是下次一定记得少放点大米,一定要模仿出最佳黄糕粑!2009年1月2日,我如是说,成了我2009年的第一个新年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