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精读本)267
风之子原创
紫鹃一句顽话,引得宝玉失心疯。所谓:
无奈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
一时间天下大乱。晴雯袭人慌了手脚,奶妈李嬷嬷嚎啕大哭,贾母王夫人急火攻心。来看黛玉反应:
黛玉一听此言,李妈妈乃是经过的老妪,说不中用了,可知必不中用。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
紫鹃戏言,乃是林家人要接了黛玉回去。宝玉之心,是片刻儿也离不开黛玉的,所以我说是失心疯。而黛玉听闻宝玉状况,以为宝玉危急,便也一时失去生机。
宝玉以为黛玉要走,是生离。黛玉以为宝玉危急,是死别。黛玉要生离,宝玉便险些死别。宝玉要死别,黛玉便险些生离。
此情诚待可追忆,直教人生死相许,谓此也。可见,宝黛互责,谓只为我的心,不虚也。
宝黛虽身未一处,心却一处,谁也离不得谁了。可曾见天下有谁如此写情?
黛玉心驰神痛,方寸已失:
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此言直追主题,此便是黛玉之生离。
黛玉想到了死。这个死法,是让紫鹃拿绳子来勒死。此举可见:
1.黛玉刚烈之气,非娇弱身躯可以承受;
2.黛玉要别人缢她,可天下人有谁愿意缢她?
3.那么,到了非死不可,无人愿意缢她之时,以黛玉之刚烈,便只有一条路了,那便是自缢!
此言虽是黛玉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却是她内心最真实的反映。与宝玉不能相守,便一死了之。
此时是宝玉要死,她便要死。等八十回后,蒙王夫人成全,她不能嫁宝玉,对黛玉而言,和宝玉死了,又有何别?
所以那时的黛玉,惟有一死了之。而那时的贾府上下,或深怜黛玉或虚委黛玉,纵有看不见的风刀霜剑,也断断不会举起手中的屠刀。而深爱黛玉如紫鹃雪雁者,又如何能帮黛玉完成心愿?
试问白茫茫大地,竟容不下一个孤女,惟有死了,倒也真干净!
所以黛玉只能于一个冷月之夜,自缢于她曾经和宝玉攻读西厢落红阵的桃花树下花冢之地。
这便是冷月葬花魂,这便是黛玉的归宿。
原来,第五十七回,于此一段小小戏言,却隐藏着八十回后花神归位的大关键。
风之子的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