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经牧牛人
曾经牧牛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569
  • 关注人气:13,3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定河,千秋功过谁人评说

(2019-03-21 13:31:35)
标签:

永定河文化

分类: 北京史地
       永定河之名,基于它从明朝以来得到的又一别称:无定河。乾隆于三十八年《阅永定河》中写道:“永定河之本无定也。”无定河之名,还出现在乾隆的诗句中:“永定原无定,千年卫帝京。”(《永定河有故道》)
       此河为何叫无定河?因为卢沟河水泥沙多,“一过卢沟桥,平衍渐就宽。散漫任所流,停沙每成山。……河底日以高,堤墙日以穿。无以改下流,至今凡三迁。”乾隆这首《阅永定河》诗中,把永定河经常改道的原因说得非常清楚。自从康熙皇帝命名永定之后,至乾隆年间的五十年里,下游又多次决口改道。“过桥村店号长新”(《过卢沟桥道中即事》据传,永定河西岸的长辛店,就是由于数次迁徙而得名的。而在清以前,永定河究竟改道过多少次,恐怕难以计数了。卢沟桥以西至西山脚下,地形多为南北走向的大沟。长辛店大街即在一条沟中。大街以西非坡即沟,名为东山坡、西山坡,太子峪、刘家峪、李家峪……都是昔日永定河不断迁徙留下的足迹。今人用现代勘测手段发现,北京西山山前平原由北而南,有四条永定河古河道,宽度一般为3到4公里,最宽可达5公里。就是说,历史上永定河曾经在今北京城区的北边自西向东流过,清河、高梁河,都是永定河曾经的河道。
       从无定河这个名称看,永定河这个母亲过去一点也不慈祥。千百年来,永定河给北京地区带来的是无穷的灾难。明朝正统年间碑《重修卢沟河堤记》中,述说了永定河的危害:“(卢沟)河合太行诸山之水,其流峻急,涨则动成冲突,散漫奔溃,漂庐舍,伤人畜,坏园畴田亩,不可为数。而往来之人阻滞旷日,患不可言。”
       明天启六年六月,“卢沟水发,从京西入御河,穿城,经通惠河至通州。闰六月,大雨,西山洪水骤发,城中水深六尺,新旧屋宇倾倒不计其数。卢沟桥人家被水冲去。良乡城俱倾,势若江河,尸横遍野”。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3年)“浑河水決,直入正阳、崇文、宣武、齐化诸门”;“午门浸崩一角”,“宣武门水深五尺,冒出桥上”。有个卖菜的挑担过城门,一股洪流冲来,连人带担子一齐冲走了;有个人骑骆驼走到城门下,洪水将骆驼冲进御河淹死了,人落水后抱住一棵树,侥幸活命。
        从古至今,永定河決过多少次口、改过多少次道、毁过多少亩田园、淹死过多少性命,没人能说得清。
        但永定河给这块土地带来的,不全部是祸患。
        三国时曹魏名将刘靖于公元250年率人修筑戾陵堰、车箱渠,引永定河水灌田,“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涵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水利工程。而且自从有了戾陵堰之后,“水患稍息,后人思之,谓之刘师堰”。
       《北齐书》记载:斛律羡当幽州刺史时,“导高梁水,北合易(水)京(水),东会于潞(水),因以灌田,边储岁积,……公私利焉”。
       《册府元龟》记载,唐朝的裴行方镇守幽州时,“引卢沟水,广开稻田数千顷。百姓赖以丰给。”
水是农业的命脉,北京平原的命脉大多来自永定河。北京平原的地下水曾经非常丰富。安定门外有满井,昌平区也有满井。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沙河地区还有数口自流井,不用人汲,清泉汩汩。永定河断流之后,不要说这些自流井了,连西山、北山的泉水,包括白浮泉、神山泉还有“龙泉喷玉”的九龙池……也全部干涸断流,说明这些泉源之水间接来自永定河。
        诚然,永定河给北京地区带来过不少灾难。然而灾难也能磨砺人。频仍的水患,使世世代代生活在永定河边的人积累了与水患做斗争的经验。赵德钧镇幽州时(公元925年),曾在桑干出西山之口筑堤,“欲遏(河水)西冲”。从元朝到明朝,永定河屡溃屡修。有清一代,多次修筑河堤疏浚河道,至少使洪水不再威胁北京城。
       让永定河“湍波有归”,“安澜永定”,曾经是多少代人的梦想。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梦想才变成了现实。五十年代,官厅水库在永定河上游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永定河的面貌。水库大坝不仅拦截了夏季的洪峰,也拦截了河水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永定河,终于被彻底驯服了。
       随着上游环境的改善,相信有一天,永定河将清流重现,为风干物燥的北京城,再添一些湿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