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我、认识我、悟无我

(2014-07-01 21:45:08)
标签:

佛学

 

 

我们平时都认为这个物质的身体就是真实的自我,或者再加上自己的思想、意识,由精神物质两部分共同组成一个自我。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思考过这个“什么是我?我是谁?”的问题。而且,从人出生以来,在群体中我们就一直被强化对“我”的执著。即使我们从未思考过这个“我”是什么的问题,但对“我”的执著都是非常坚固的。

 

关于“我”,在网上搜一下,百度词典、汉典中均解释为“自己”的意思。佛学中的注解则详细了。《三藏法数》中解释为“谓于五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佛学大辞典》中解释为“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法相辞典》中解释为“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我者:谓于五取蕴,我我所见,现前行故。  二解,成唯识论一卷一页云:我,谓主宰。”几个佛学辞典中的解释基本是两个意思,一是常住的主宰;二是在五蕴中认取一个我、我见。

而佛法中是主张无我的,在小乘的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法华玄义》中讲“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这里讲的就很清楚了,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从精神到物质,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没有真实自体的,所以也就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

 

让我们先来反观一下我们认为是自己的精神之我。精神之我,就是我们的思维意识。思维意识都是在出生到世间后,在生活的经历中形成的,可以说是对世间生活的认识和总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意识活动。不论怎么样的意识活动,终究还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映,这种意识活动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主宰。反观下自己的意识,是不是这样?每天思考的、贪求的、厌恶的都不一样,甚至一时一个样、一念一个样。世间的人,其思维、意识一会儿定在吃上,一会儿定在穿上,一会儿定在玩上;初学佛法的人,一会儿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一会儿想成罗汉自己解脱,一会儿想学大乘成佛。这些念头、思维,如江河奔流,变化无常,何谈不变的“自我”?如果说这些都是我,是变化的我、我的变化,那么这是一个我?还是多个我?如果是一个我,这些我又各不相同,如果是多个我,那哪个是我?或者是随着思维、念头的变化而有无数个我?那现在这些我都在哪?显然都不对,可见,在思维、意识、心念上找“我”,了不可得。

 

再来反观一下我们的物质之我——身体。

从外观上看,这个身体从幼儿时期到青壮年时期,再到老年时期,一直在变化,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自己虽然不易察觉自体的变化,但长时间不见的人很明显就能看出差别。比如,大人们经常说某小孩几日不见就长高了;朋友长时间不见面,再一碰面就会说胖了、瘦了、黑了、白了。

从身体内部组成看,这个身体也是在时时变化中,生物学上称为新陈代谢。每天吸取食物中的营养,将身体中的废弃特排泄出去,血液、气吸,时时在动,将营养物质运遍全身,这个身体的组成成份时时刻刻都在更新中。按现代科学研究,每七年人的全身细胞就全部更新一遍。哪些物质是这个身体本有的、不变的呢?没有。这种新陈代谢时刻都在进行中,如果认这个身体为我,那这个我是时刻变化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我”。这本身就是对认为有一个单一不变“自我、自己”的否定。如果还认为这个身体是我,那么哪个时刻的身体是我呢?这一刻?还是下一刻?如果这些变化中的身体,都是我,而这些我又都是不同的。是不是相当于有无数的我呢?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很荒唐的。同样,在身体上找那个我们认为不变的自我,也是了不可得。

既然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那这个“我”的概念是从哪来的呢?按经典中的话来讲,是“从颠倒起”、“为虚妄见”。可以说,我们这种“自我”的概念其实就是一种对真实情况的错认,是一种颠倒妄想的执著。我们强烈的执著这个身体以及一些思维、意识、见解为自己。但却没有注意到,我们执为自己的思维、意识、身体一直都在变化中,根本没有那个常存不变的自我。

 

我们对世界好多的认识都是颠倒妄想,都是一种错认。比如,我们认为世界是常有,认为人、我是常在不变的,认为这些都是实际的存在。但我们却忽视了,这个世界、人、我以及一切事物,都在时刻变化中,根本找到不一个不变的事物。所有的错认当中,以对“我”的错认为最,因为这一错认,直接导致我们在世间的一系列行动的出发点就错了。因为我们行为的出发点错了,以后不论做什么,也都离真相越来越远。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我”的真相,来确认当下就是“无我”。不是离开我们的思维意识、肉体另有一个无我,而是这个思维、意识、肉体无常变化,根本就没有个固定不变恒久存在的自体,本身就不是“我”。这个无我,不是需要修行得来,因为本来就是无我的。只要我们能体悟到,如实的观察事情的真相,不再迷到“我”中,就自然无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