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重走唐僧西行路
重走唐僧西行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04,501
  • 关注人气: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月19日 如果有晨钟暮鼓

(2006-08-20 20:39:37)
分类: 西行漫记

黛琪

据说西安恢复晨钟暮鼓的城市生活方式已经有几年了,但是每次来去匆匆,住的地方离钟楼又太远,所以一直不曾亲耳听到钟鼓声如何从现代人的头顶划过,至于是否会有人驻足倾听一番,或者有天真小童口耳相传:“敲钟了,敲钟了!”希望那声音一定蕴含着什么意味,则是我所常常假设并向往的场景。

初到武威是深夜,只见灯火通明,街市喧阗,与一般的繁华城市,没有区别。但是静静地呆了几天,方知在灯火不及的地方,是白昼的荒凉。

武威是有晨钟的,暮鼓十分也是敲钟。悠悠的钟声满城都能听到,但它是现代的大闹钟,矗立在城市中心的一座钟楼上,它与我向往的钟声几无区别,若非我抱着要见那钟一面的念头,一定会被那钟声误导,以为自己听到了真正的从远古传来的金石之声。

武威有一座古钟楼,在大云寺门首,钟楼上悬挂着国内仅见的巨大唐钟,钟槌不知去向,但是钟还在。以指轻叩,可以想见其声韵。钟楼三层,底下是一层砖楼上面是一层木楼,经历1928年凉州地震,古钟楼巍然不动。今天台上荒寂无人看守,站在楼上环顾,凉州城尽收眼底,新城赫然,老城破败,秋风从祁连山下庄浪河流域吹过来,遍体生寒。

但是大云寺早已经名存而实亡。原来是前凉的护国寺,叫做宏藏寺。则天皇帝时期改名叫做大云寺,铸大云钟,其词曰:若铜若铁若金若石,警世警迷警梦警心。庙宇大部分毁于地震。之后的庙产,在文革时期,一夜间被众多居民家所占据,从此就住了下来。至今在周边的村子里漫游,还能看到某些雕梁画栋朱颜改,残存在贫瘠的泥土石墙之间。它的香火也无可挽回地破落了。站在钟楼上,可以看见附近的居民在原厂的空地上和水泥修理自己的房舍。在钟楼下面的的山门大厅,昔日的山西会馆,堆叠着不知名姓的杂货柜,摆着十几米长的一溜香案,上面胡乱放置着赵公元帅、观音菩萨、送子观音、玉帝王母等一系列神仙菩萨石膏影像。边上胡乱放着香炉,插着几炷香。有两个衣着简单脏污的女尼过来向法师行礼。老年女尼已经干不动活,走路吃力。另一个是个哑巴,只会大声喊叫,表达愤怒或指向,大概长期生活在不满的情绪中,表情已经被扭曲为单一的愤懑,眼神怨望令人痛楚。

正在楼上看钟,忽然停的一种极其尖利快速的调子,原来是一个扮演巫婆的女人在做所谓的法事,某种象征驱邪祛病的仪式,就在山西会馆的香案前。跪着两名妇女,老年的手里抱着个小孩,头上都披着红布。巫婆一手拿着红布黄布和黄表纸,一手插在腰间,咿咿呀呀地唱,偶尔还会在空中挥舞记下,唱到半小时之后,开始用布和表纸做武器,抽打、扫拂跪着的人,唱词听不大懂,语气上感觉有一半是祈求有一半就成了威胁,态度很是癫狂。

在我们站立的那会儿,大厅内有四家做法事,其中有一个白胖男法师,穿大红学恤衫,腰里别着手机,着牛仔裤,梳个分头,唱得又快又复杂,唱得力气也大,声音盖过了前头的妇女。他的客户是一个白净瘦高的年轻小伙,也披着红布,遵他的指示走来走去磕头和烧香。他们一边唱一边做一边回头部不断地瞅我们,怕我们偷偷拍照。我们要走的时候,又去了个中年男子神汉,黑瘦,他的病人是个生意人,站在旁边,等候摆布。他们做一次法事的价钱是20元到30元人民币,也根据情况上浮很多倍,我们看见有两名妇女带着一只大白公鸡献给她们的法师。这些收入不跟女尼们分成。但是女尼会帮助他们做事。我看见哑女尼在追打一个男孩,因为他把法师们要用的装在废酒瓶中的“法水”拿去跟几个女孩“过家家”。她狠狠地拍打着男孩的背心,男孩负痛跑开,他们彼此对视的眼神都很凶悍。

大云寺的钟声,跳神的歌声,俗人们的礼拜,儿童的游戏。武威新城门广场。“银武威”签字。八卦地面,华表立柱。这些场景交织深印,挥之难去。

下午是一场冷冷的秋雨,天气突然凉了下来,大家都换上了夹衣。

坐在房间里,感到寒意阵阵。
又听见钟声。
晚钟响了。
说不出来的惆怅。漂浮在暮色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