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仰
刘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297,777
  • 关注人气:242,7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得收视率的终极诀窍

(2015-11-19 00:45:05)
标签:

大秧歌

内容与形式

传统价值

现实主义

收视与票房

分类: 文化艺术
    79集电视连续剧《大秧歌》正在两家卫视播出,收视情况相当不错。这部剧讲述的是胶东地区一段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故事,很多细节有真实的原型,但这些真实的抗日故事未必被人熟知,通过这部电视剧能够将当年胶东地区的抗日运动展现出来,也是一件大好事。之所以剧名叫做《大秧歌》是因为加进了当地“大秧歌”这一民俗,并且成为剧中重要的情节线索。
    这部剧在山东海阳的一个海边制景拍摄,我曾经到拍摄现场探班。当时我的兴趣点说起来有点特别。胶东有一种极富当地特色的传统民居,叫海草房,即用一种特殊的海草做厚厚的房顶。据说冬暖夏凉,看起来外形也很奇特。现在胶东地区的某些旅游项目会用海草房作为吸引游客的景点,但在当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中,海草房如今已不多见了。当有人告诉我说《大秧歌》剧组在山东海阳的海边制景拍摄胶东故事时,我第一个想法是,他们搭建的民居是海草房吗?到了拍摄现场发现,剧组所搭的景,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民居是海草房,这应该是符合抗战时期的实际情况的。事实上,如果剧组搭景马虎点,不是海草房,绝大多数观众不会有啥感觉,然而,剧组制景还是非常认真,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再一点,山东海阳有一个全国闻名的抗日故事,叫做地雷战。八一电影制片厂当年的教学片《地雷战》就是在海阳实地拍摄。因此,《大秧歌》在山东海阳制景拍摄与抗日有关的故事,在我看来,几个核心要素是和谐的。
    电视连续剧《大秧歌》目前播出刚过半,我也没有看完。观众对此剧的欢迎说明了一些问题。这部剧没有大牌明星做票房号召,也没有在影视剧之外恶意炒作吸引眼球,更没有在剧中添加种种恶搞、胡闹、色情等吊人胃口,当然也没有再收视率上花钱作假。该剧属于勤勤恳恳讲故事、规规矩矩演传奇的状态。在影视圈日益网络化、恶俗化的今天,像《大秧歌》这样的电视连续剧似乎已经不多了,而它的收视热度超过很多恶俗的或大明星、大制作的影视作品,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这部剧的导演是郭靖宇。这位导演此前多部电视连续剧都有令人难忘的收视佳绩,人们常常会问一个问题,郭靖宇有什么赢得收视率的秘诀?
    我曾经写文章批过收视率,但我批评收视率的目的是反对虚假的收视率,同时希望警惕收视率这个电视节目的指挥棒掌被外国资本掌握的现实一个好的文艺作品,内容和传播同样重要。缺乏有效传播,内容再好意义也不大;相反,不良内容传播越广危害越大。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会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难以调和,要严肃就没有收视率,要收视率就没有精品。这种把内容和形式对立起来的观点在中国颇有市场。我认为,这种观点很多时候是某些人为自己影视作品失败而找的借口。为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都有一些艺术家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协调,严肃的内容同样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要做到观众喜闻乐见,首先就要符合观众的文化趣味,这一点在郭靖宇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得到体现。中国虽然也有神鬼内容,但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地位更高的是现实内容。中国文艺的现实主义传统永远高于神话和虚构。西方文艺的确有较强的神话虚构传统,今天很多人看着外国屡创票房纪录的神话、虚构作品,试图照抄照搬地引入中国,结果并不理想。他们没有认识到,神鬼内容在本质上与中国文化有抵触,尝个鲜还可以,一日三餐都是神话虚构,很快便厌烦。郭靖宇的影视作品从他入行开始,基本上就围绕着中国传统,围绕着中国普通人喜闻乐见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传奇故事,通过感情、情节和文化元素,为中国观众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大众文化产品。因而,郭靖宇的影视作品大都有不错的传播效果。
    然而,好的传播效果能否有好的内容?这常常是一种困惑。现在有不少艺术家对于自己艺术品的核心理念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艺术作品应该颠覆以往的价值,要叛逆,要挑战,要新奇怪。事实上,颠覆叛逆传统价值吸引眼球的效果都很短暂,道理很简单:如果颠覆、叛逆是艺术的根本原则,那么,当你颠覆叛逆过一次,第二次怎么办?因此,真正永远有票房的,永远是收视保证的,从内容上说恰恰都是传统的价值观。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传统价值观历经千百年的锤炼而屹立不倒,才有所谓颠覆叛逆的一时得逞。艺术作品的这个规律即便在好莱坞也不例外。虽然好莱坞有不少颠覆和叛逆的作品,但真正成为常青树的都是非常传统的价值观,例如亲情、友谊、信任、忠诚、善良等。说这段话其实是想说,在郭靖宇的作品中,观众能感受到的其实都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这成为郭靖宇作品的内容安全阀和收视避风港。这可能就是郭靖宇的票房、收视秘诀。
    用现代故事讲好传统价值,这几乎可以成为现代社会中艺术创作的保险箱。大家仔细想一想近年来境外票房成绩不错的艺术品,基本上可以印证这句话。这个道理通俗易懂,做起来也不算太难,为何很多中国艺术家做不好?甚至都不愿听这个道理?因为,他们被洗脑后,成天陶醉于颠覆、叛逆,对传统价值缺乏真正深入的了解,连颠覆和叛逆都显得低端、不到位,搞错了对象。即便他们试图展现传统,由于他们对传统的理解有着像老谋子一样的偏差或缺乏真诚,使得他们无法触到传统价值的核心。因此,他们即便掌握了这个技巧——用现代故事讲好传统价值——但由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最多只有半心半意的情感,甚至可能是装出来的欣赏,他们的艺术表现到最后依然是混乱而无力的。我与郭靖宇导演交往不深,但在短暂的交往中我感受到,郭靖宇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可是与生俱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这一点成为他能够超越很多导演的重要基础。
    要说收视率、票房的诀窍,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我知道,但我不想说,因为那没什么意思。我们需要内容与传播的共同实现。而在这个方面,最有保障的就是忠实于千百年来历经风雨而不倒的传统价值,用现代手法重新阐述。事实上,传统价值就是人们内心永远不灭的渴望,即便现实社会已经成为丑陋的怪胎,人们内心的这种渴望依然不会熄灭。更何况在当今中国还有很多人以各种方式成为传统价值的践行者,中国的传统价值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郭靖宇似乎没有像我这样阐述类似观点,但在我看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郭靖宇做到了这几点: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中国的传统价值。最重要的是,这些传统价值在他的血液中,他信任、热爱这些价值。最后这一条,也许是当今无数中国艺术工作者做不到的。这也是导致他们的作品与郭靖宇的作品有差距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希望郭靖宇导演更够更上一层楼,为中国观众创作出更好的影视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