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去找北》
朋友大气
520

离开牙克石,我们沿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边沿向大兴安岭林区进发,也许是今年雨水不好的缘故,也许是草原退化加剧,公路两旁的草原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丰茂,不过对于我们一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已经很壮观了。

但是据当地人讲:呼伦贝尔大草原曾经是中国最好的草原,它的退化用一句顺口溜说明再恰当不过:呼伦贝尔草原的草,上世纪五十年代草没腰,七十年代草没膝,八十年代草没脚,九十年代看见老鼠满地跑!但愿,我们的下一代在学中国地理的时候,不要出现这样的范文:呼伦贝尔是继滕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后的中国第五大沙漠。。。。。

今天不是来说这个的,如此美景,心旷神怡。我其实一直很喜欢内蒙古大草原,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漫无边际的草原,更喜欢她的大气爽朗。每次来到大草原,都会有很多美酒、很多朋友,特别适合我这类喜欢热闹的人,呵呵。

我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喜欢隔三差五把朋友招呼到一起大喝一顿。昨儿七夕,我却忘了这个茬,一个群发把兄弟姐妹找来吃饭,感谢他们在家父病重期间的关心关照和支持,结果大伙儿撇开LP、LG、X蜜、GG什么的,四面八方赶了过来,过了一把“集体情人节”(许有“集体婚礼”就不兴有“集体情人节”?霍霍!)

我孤身在北京,能够依靠的只有这些朋友,每每有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是他们,很多的难关很多的困境都是我们一起渡过,我一直为有这样的朋友而骄傲踏实。

昨天,一位博友问我要那张鸟巢夜景的原始图片,说自己是个大学老师,教美术的,一再保证不用于商业目的,我很爽快地发给了他。有哥们就说你咋一点不注意点,知识产权啊!呵呵,也许俺是粗人,不太懂这些WTO的道道,没把这些玩意儿当回事儿,不过想起当年冷冷同学给我发表文章的故事却也有些意思:

记得我刚认识冷冷同学不久,她就拿了我的一篇博文发表在老家的日报上(她是那份报纸某栏目的主任),还要寄来稿费,我当时高兴还来不及,哪能还敢收钱!推来推去N次,冷冷同学烦了买了一套全年的“读库”寄来(估计还得贴不少银子)。如今这套精致的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里面精彩的文字一直值得我翻读再三,而更让我感到爱不释手的是朋友的这份浓浓的情意。
(不过,话说回来,我现在是真有点后悔,当年不应该收她的书,搞得现在一见面就要舍命陪这位姑奶奶喝酒,还好,她酒量一般,也就八两,茅台---我和如灯同学加起来都不是个!)

从此,冷冷同学便成为了俺的铁杆朋友,从她那里我倒印证了一个不破的定律:交朋友做朋友,不妨大气些,虽比不上古人的高山流水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却也无需那么斤斤计较、求全责备。

就如blog上的图片文字,朋友喜欢就拿走好了,那是看得起咱;用于商业目的了,寄来稿费还得劳累您我跑邮局、排个半天队,还不如先存您那里,下次见面时请我吃一顿烧烤什么的:“喝杯白(bia)酒、交个朋(bia)友”,哈哈哈。。。。
以上图片均是在车速80迈以上的车中拍摄的。

这就是那个叫冷冷的家伙,昨天站在珠峰脚下,用N82给我发的照片,倒是人比珠峰还牛!不过说真的,我倒很迫切想看看她回来如何感慨的文章。(终于把她忽悠到那里去了。。。。。)
这首《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布仁巴雅尔唱的,最好的蒙古歌手。把这首歌送给冷冷同学,那个大气侠义不知死活跑到珠峰大本营自虐的家伙!
连载:《我们一起去找北》
一、《我们一起去找北》:金色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二、《我们一起去找北》:中国最北的广场
三、《我们一起去找北》:中国最北的哨所
四、《我们一起去找北》:中国的最北点
五、《我们一起去找北》:北极童话里的小木屋
六、《我们一起去找北》:豪华的木屋别墅
七、《我们一起去找北》: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