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 |
诈马,蒙语是指退掉毛的整畜,意思是把牛、羊家畜宰杀后,用热水退毛,去掉内脏,烤制或煮制上席。
顾名思义,诈马宴是蒙古族特有的庆典宴飨整牛席或整羊席,距今700多年前,始于元代。这一古朴的分食整牛整羊的民俗,由圣主诺颜秉政发展为融宴饮、歌舞、游戏和竞技于一体的元朝宫廷大宴。
按照元朝宫廷大宴的传统习惯,赴宴者要在外厅更换质孙服,即衣冠颜色完全一致的蒙古族服饰。“质孙”是蒙古语“颜色”的音译,所以又称“质孙宴”。
这种大宴展出蒙古王公重武备、重衣饰、重宴飨的习俗,较之宋皇寿筵气派更大,欢宴三日,不醉不休。赴宴者穿的只孙服每年都由工匠专制,皇帝颁赐,一日一换,颜色一致。菜品主要是羊,用酒很多。在这种大宴上,皇帝还常给大臣赏赐,得到者莫大光荣。有时在筵宴上也商议军国大事。此活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它是古典筵席的一个特例。
元朝皇帝忽必烈每年巡幸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都要摆“质孙宴”招待王公贵族。
诈马宴曾失传多年,近年来,蒙古族餐饮研究者依据史书记载,基本复原了这一古代蒙古民族最为隆重的宫廷宴会。
身着华丽质孙服的宾客们依次落座后,由德高望重者宣读成吉思汗的法令,由此拉开宴会的帷幕。诈马宴的菜分6大道,第一道叫天赐乳香,主要是奶制品;第二道叫那颜朝会,吃的是羊腿肉;第三道叫可汗赐福,指的是烤全牛;第四道叫蒙古八珍,用草原上生长的绿色无污染的草原蘑菇、沙葱、枸杞、黄花、山野菜等原料制作而成;第五道叫塞外三宝,主要是黄金炸糕、莜面饺饺等;第六道是盛宴惜别,喝黄金茶。
诈马宴也是一场蒙古族原生态音乐的盛宴。宴会上演唱《天马吟》《牧马歌》等从元代流传下来的音乐,表演优美的宫廷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