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童话里的世界,叙述童话里的故事
(一)
喀纳斯,我也不是第一次去了,97年就到过一次。每一次的感觉都一样:这是一个童话里的世界。
喀纳斯的美,虚无缥缈,不食人间烟火,就象她湖畔山间的薄雾,宛如一个梦、就像你儿时想象中的“童话世界”。你不可能拥有她,但你会痴迷、你会沉醉、你会为她付出你的所有……
今天,我不想多写这个“童话里的世界”如何美好――你们都有眼睛和自己的惊叹!但,借这个“童话里的世界”我要给你们讲述一个“童话里的故事”。
其实,在当今的社会里,如果有人形容你还生活在“童话”里,多半是贬义居多。说白了,就是说你不顺应社会潮流,做一些世人看起来“很傻”的事情。
的确,在我们周围是有一些这样“还”生活在“童话”里的人,做着一些不为大多数人理解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是有些“幼稚”、有些“固执”、有些“犯傻”……
我恰恰认识一个这样的人,一个至今还生活在 “童话世界”里、努力编织着自己美丽的“童话故事”。她,就是我的老乡:Janlly。
认识Janlly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但,她和她父亲的故事却深深打动了我,先允许我讲讲这个令我肃然起敬的“童话故事”:
贵阳有一个“中国收藏苗绣第一人”——曾宪阳,他的收藏史已经超过30年,藏品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且只收藏解放以前的苗族传统服饰,要具有“不可复制性”。他所独有的贵州月亮山蜡染“牯脏衣”极为罕见,同时他还对其收藏的服饰上的符码进行研究破译。
2000年 “联合国科教组织”在昆明为曾宪阳先生举办了一次藏品展览——《苗族传统服饰精品展》,他的藏品、他的精神感到了中外的专家,感动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官员——爱川纪子,她给我父亲题词道:“曾宪阳先生您对苗族文化的激情与热爱令人敬佩,感谢您对苗族文化保护及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出色贡献”;法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CHRISTORHE COMENTALE博士激情赞誉:“这些藏品在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也是少见的。”并将古苗装上的意象图案与欧洲中世纪宗教名画的社会意义相提并论。
收藏是要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的,资金的来源起初是曾先生摄影和画漫画的稿费,1987年,他自己创立了图片社,所得收入都投到这些藏品上了。
当曾先生的其他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曾先生的生活依然非常俭朴,可是当曾先生收藏苗衣的时候,动则数万,他还连称值、值、值!。就这样曾先生将他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收藏。
到了2000年,他手上已有很大一批宝贵的收藏。他现在比较得意的就是,他收藏保存的东西大概有4800件左右,一件都没有流失过,也没有卖过。
当有人问及收藏的意义时,曾先生这么回答:“我几十年的营生都已经变成了这些既不能吃也不能用的宝贝了,我个人再也没有能力去修建一幢建筑来陈列这些宝物了,我甚至没有更多的能力去改善那些宝贝的存放条件,它们都是纺织品,不可能像陶瓷、青铜器那样存在永远……”
“我个人的能力也就是使它们尽可能地留在本土,尽可能地少流失,尽可能让我们的后人能够知晓这个民族最为精华的文化原貌……”
人的生命终会消逝,一种文化总有兴衰,有些物件却能够因时间而沉淀,纵使岁月流转,仍倔强地承载着那个时代那群人的记忆和精神。
然而,更多的时候,等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时,这些东西却因为我们的不珍惜而永远失去了它们……幸亏我们还有极个别的人---象 曾宪阳先生这样的人。
曾先生无疑是我们人类的智者,为了延续人类的未来和过去的传承,为了对苗族文化的保护以及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他挑起了这个重担。
但是2003年,他不幸因脑溢血发作,突然瘫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