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近场监听喇叭(转载)

标签:
理论杂谈 |
分类: HIFI理论与经验hifi-theory |
近场监听喇叭的由来
如何选择近场监听喇叭
1.是否为同轴(Coaxical)喇叭?
2.是否具有防磁功能?
3.是否具有低音反射孔,还是密闭式的喇叭?
4.主动分音或是被动,分音点的频率?
5.高音单体为圆锥形或是圆顶型?
6.低音单体是一颗或是两颗,单体的尺寸?
7.二路分音或是三路分音?
8.平均音压值与承受音压?
9.峰值功率与输出功率?
10.频率响应曲线?
11.自备功率扩大机或是外接式?
举例而言,如果你是多媒体的工作者,监听喇叭又要放在计算机旁边,那么防磁的特性就很重要;又如常需要变更工作场所的音乐人,自备功率的喇叭可能较具有可移植性;从事配乐、特效、电台、唱片...等不同的工作内容所需求的喇叭也不尽相同,譬如许多国外的电影配乐工作者就偏好使用具有两颗低音单体的近场监听喇叭。
下面介绍的是录音室的摆设方法,如果你的工作室设备和录音室大不相同,你也还是可以参考一些观念和技巧。
将一对近场监听喇叭放在与墙壁等远处,使其与聆听者的位置成一等边三角形,近场的聆听距离应在5呎(150公分)以内,如果计算机和电视也要摆在工作室,记得不要摆在等边三角形内,以避免严重的反射,另外,许多录音室都忽略的一点是,混音台也影响着音质,它的表面也会造成反射,而形成破坏性的干扰,造成波形像锯齿波。
如果直接将近场监听喇叭摆在表头上,对坐着的人会造成破坏性的干扰。
若是用喇叭架将喇叭举高,对站着的人可能有所改善,对坐着的人却没有帮助。
这种摆设则是公认的最佳摆设,将喇叭置于混音台后方,则不论站、坐着的人都不会受到混音台破坏性的干扰。
1.避免让监听喇叭长期处于高输出状态,因为它们是放在离耳朵不远的近场,高输出会造成耳朵的听力疲乏,甚至会造成伤害,有一些喇叭在高输出时会造成失真(特别是同轴喇叭,容易造成内部调变失真(intermodulate
distortion)),这将会让你造成错误的判断,也许让推喇叭的扩大机切削(clip)会让你的低音显得很棒(因为大量的泛音释放出来),但是当录到录音带上时并不会将这些声音正确的反映出来。
2.避免使用功率不足的扩大机,通常我们都会选择使用高于平均承受功率两倍或两倍以上的扩大机,瓦数不足很可能会使瞬间的高输入音量无法被扩大机消化而产生切削,大量的方波会冲像高音单体,造成高音单体被烧坏,许多录音室都不明就里的吃了不少亏,然后才知道问题出在扩大机身上。
3.要注意近场监听喇叭的低频限制,有些录音师在混音时常不自觉用EQ将低音增强,在录音室听起来的确很棒,但是如果将这样的成品转录成CD,可能低音就会过量,因为一般来说近场监听喇叭在120Hz以下的表现都不是很够(即使曲线很平坦),所以当你刚开始熟悉一对监听喇叭时,最好把混音完成的作品重新Check一次,尤其是做完Mastering完成后的母带,一定要再检查一次,免得加了过多的低频而不自觉。以上大略介绍了一些近场监听喇叭的基本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诸位看倌的金耳朵,好的监听喇叭有助于音乐工作者对音乐的分析、判断与平衡,而如果你是Hi-Fi发烧族,也建议你用另外一种心态来听听近场监听喇叭优越的表现。
希望各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監聽喇叭,在這裡由本人推薦幾款喇叭
3萬(台币)以下: Mackie MR5、Alesis M1、 Active
520、Event ALP 5
5萬(台币)以下: Solitaire Reference 5A、ADAM A7、Mackie
MR624mk2
文:by MIDIMALL顾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