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当教科室主任的几点体会

(2011-09-21 20:54:11)
标签:

科研

教研

教科室

教育思想

教育

分类: 原创专栏

谈谈当教科室主任的几点体会

 

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翁练

2010年在城区教研会上给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进行培训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

大家好!

受教管中心的委托,要我来谈一谈如何搞好教研科研工作,说句实在话,我还没有能力说清楚如何搞好教育科研,只能就我校搞教学教研工作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已搞了七年的教科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课题研究,我们研究的市级课题获重庆市“十佳课题”,我负责的教科室获重庆市“十佳教科室”,2007年,我主持成功申报了我县第一个中央电教课题,现在正在已结题并评为优秀课题。教研方面:2005年带4名教师到重庆参加优质课竞赛,有2名教师获二等奖,其中一名教师的二等奖与重庆市某小学的一等奖仅差0.08分,在当时也是奉节县参赛的最好水平,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其它学校能超越。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春季,语数两名教师到重庆参加优质课竞赛均获一等奖,而且语文教师参赛的内容和教学设计完全是出自本人之手,并且取得的是一等奖的第二名。参加重庆市录相课竞赛,全县也只有我校获两名教师获一等奖。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

教育科研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兴衰,只要是名牌学校或想成为名牌的学校都打有一句响亮的口号“科研兴校”,科研对学校的发展举足轻重。科研能不能兴校,也就是能不能发挥“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其中第一责任人就是教科室主任。有人曾说教科室主任必须具备四种素质:一是有专家的理论水平;二是有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有领导的管理才能,也就是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并推广一线教师的成功经验;四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可见对一个教科室主任的要求有多高,教科室主任工作的难度有多大,当然把教研科研工作做好了,对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有深远影响的。就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要把教研、科研工作做好,不是一个教科室主任就能做到的,但要做出一些成效来,有一些可以交流的话题。

一、要保持一个好心态

1、绿叶心态。教科室主任要有奉献精神,甘为基石,甘当绿叶,为别人铺路搭台,为红花染色添香。教科室可以说是学校教师的培训部,课程的发革委,教学的研究所,改革的风向标,这一切无一不体现教科室服务学校发展的地位,所以教科室主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有服务意识,绿叶心态,方可搞好学校的教学、教研、科研工作。同时从这个侧面还可以看一所学校是不是真的用科研来兴校,看教科室主任怎样,看教科室设备如何,看教科室多少人。如果教科室主任是个兼职,设备又简陋,主任还是个“光杆司令”,科研兴校肯定是个空头口号。

2、淡定心态。淡定是一种勇气,一种境界,一种心态。教科室主任有相当的风险系数,比如一个教师赛课,你要指导就有风险,你的理念是否有高度,你的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适合上课教师。赛课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你要有耐心反复去听,去找他的教学问题,还要想办法让他接受你的意见。接受后成功了,你要有淡定的心态看到别人拥有鲜花和掌声,无论什么原因失败了,你要有淡定的心态承受住扔来的鸡蛋和石头。2004年,全县举行新课改优质课竞赛时,当时我校各学科都有参赛教师,参赛的教师较多,其中一个教师赛后冲到我办公室气乎乎地质问我,为什么我给他设计的课、制作的课件没有其他教师好,是不是瞧不起他。就在前两年,当时3名教师同时参加县语文赛课,我一个人指导,压力本身就大,还有两个教师是同一个课题。有个教师参赛后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名次,至今对我还有看法,他认为我偏重了其他教师,甚至把他教学中好的设计运用到了别的教师身上了。面对这些要有一种淡定的心态应对,站到参赛教师位置想一想,难得的一次机会,一旦失败,心情肯定不好受。当然到目前为止,教科室主任的理念还很难上升到学校的层面,所以对学校的教学改革还没有关系到什么成败。

3、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心灵的营养,成功的动力。没有积极的心态就不可能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教育科研。一所学校可能最苦的是教科室,最好玩的也可能是教科室。因为教科室必须要主动去发现教学问题、并研究问题和想法解决这些问题,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积极的态度。没有了积极的态度,什么事都不可能做了。就如上研究课或竞赛课,你觉得反正不是自己上,上好了与没上好关系不大同,你就不可能用尽心思去研究,去思考,去解决,效果也肯定不言而喻。

二、要坚持两项深入

1、深入课本。很多人认为小学课本浅显易懂,随便看一遍什么内容都理解了,其实不然。教学中出现的最多问题也是最大问题就是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问题。记得09年秋的重庆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有位参赛选手与我校的陈老师所上的是同一内容,当陈老师上课结束后,那位参赛选手很后悔的说:“要是地上有洞我就钻进去,我竟然连教材都不是这样理解的”,可见经过众多人打磨的市级参赛课,对教材理解都会出错,更何况平常的常规课。新课程提倡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课本。深入研究课本不仅仅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搞教学教研工作的必修内容。搞教学研究的人不大量阅读教材,不深入理解课本,又怎么指导别人上课?我们经常说要吃透教材,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这几点要落实到教师的备课中很难很难。我们经常搞这样培训那样培训,这样研究那样研究,却对教材的培训和研究最少。我们经常说用教材教,对教材理解不透教什么,怎样教。所以教科室主任不但要自己深入课本,还要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充分用好教材这个资源。

2、深入课堂。课堂是教学教研的根基,离开了课堂就无法谈教学教研,所以教科室主任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一些典型的问题上升为教研主题,典型的教研主题再上升为课题进行研究。教科室主任要深入课堂首先必须亲自上课,不上课没有亲身体验,没有实践,一切可能只是想像,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其次是多听常规课,只有多听常规课才能了解到课堂需要什么,教师需要培训什么,你的教学研究才有方向。第三要多组织研究课,多听研究课,什么是研究课,有些人把什么课都当研究课,其实这样并不好,研究课一定要有主题,有专题,有方向,目标明确,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通过课堂实践来研究,这样上研究课的教师也乐意,评课的人也大胆,研究的问题才有实效。第四是要多听各级各类竞赛课,虽然各级竞赛课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表演色彩或取悦成份,但是竞赛课毕竟体现一个地区,一定范围内教研专家和教师的群体智慧,代表他们的课改方向,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借用价值,特别是国家级竞赛课,更是引领本学科全国性的改革方向,作为要想把教学教研工作干出一番事业来的教科室主任必须要听,还要多听,各个学科都要听,因为教科室主任研究的是各学科的教学问题。

三、要做到三个更新(要有三大法宝)

1、更新思想。要更新思想首先必须要有思想,思想都没有拿什么更新。应该说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而且一所学校的教科室主任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所学校的教学教研思想。但是纵观横观我们周围,有思想的人不少,有思想的学校有几所,甚至有吗?

为什么说有思想的人不少?举个例子来说,我县第一批特级教师中有一个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评重庆市特级教师时正在我校任教,她善于管理班级,也很会教书,就连语文练习课都让你听得很有味。她当时在我校也仅仅是一个教研组长,而且还有不少人不服的教研组长。当她调到另外一个省市去后,不到一年,其市教委为她专门组织了一次“××教学思想研讨会”,看看,人家是怎样提炼、总结、推广我们培养的名师的,但已不是我们的名师了。再看看我们周围还有这样的教师吗?有,甚至更好。比如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不仅仅是重庆市特级教师而且是重庆40个名师之一,难道她没有思想吗?有谁组织过××教学思想研讨会,甚至连其教学经验交流会都没有。试想,这样的名师或者说这样的名家而且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教学思想都没有提炼和推广,难道学校会有教学思想吗?不仅如此啊,她每周还要用至少四节课的时间来研究准备两节音乐课,因为她每周要任两节课。我曾笑她,这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堂堂的数学特级教师、重庆名师,放下自己的专长来研究自己并不看好的音乐课。我说即使你准备两节课,一个专职的音乐教师只准备10分种,可能比你这个数学特级教师准备那么长的时间上的音乐课要好得多。为什么不抛弃这个没意义的规定,(我们国家有食品卫生免检产品,却没有学校教学管理免检学校,不但如此,各类检查还细致到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该校长管的事都管完了。其实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又哪来的教学思想啊,心思全在应对各种检查)你一学期上一节数学示范课,上这样一节课你可能要准备10天,甚至一个月,但是这节课能引领一所学校的所有数学教师,创造的社会价值比你一周上10节音乐的课的价值大10倍,甚至更多。因为在奉节找她这样的音乐教师实在太容易,要找她这样的数学教师绝无仅有。

又如从我们学校调到重庆去的某老师,现在是他们学校专家团队的骨干,只要是面向校外的课,都要经过他们进行指导和打磨,他没有思想吗,没有思想能进入专家团队吗?他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还是在奉师附小成长起来的。但是假如他还在奉师附小,他可能最多是一名教研组长,他的思想能代表学校吗?就连重庆名师的思想都没能提炼更何况他呢?试想,一所学校连研究团队都没有,你学校的思想从哪儿来?我们每所学校的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想一想你们有研究团队吗,你们组织提炼并推广过自己学校名师的教学思想吗?如果这些都没有,你们的学校有教育思想吗?要说有思想那也只能是胡思乱想,或者说今天一个思想明天一个思想。

正因为我们的学校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就到处去借他山之石,希望能攻玉。可是每次借来的他山之石总不能排上用场,不是自己的脑袋大了,就是别人的帽子大了。大家学得最多也是最容易学习的就是洋思理念,照说不难啊,他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人家实实在在这样做了,确实啊,人家一个农村联办初中三流的学生都能做到谁处做不到,人家的教学模式更简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个也容易推广了,教师只需要讲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哪位教师不欢迎。可就是没在奉节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啊。问题在哪儿?因为他没有土壤啊?

又如被称为黄冈神话的黄冈中学,不办复读班,不招复读生,不加班加点,寒暑假不大面积补课,这几个“不”多令中学教师羡慕啊,全国的中学教师都趋之若鹜奔赴黄冈,学到了什么,就去搬了一大摞一大摞的资料,结果,自己学校仍没有创造出第二个黄冈神话来,倒是黄冈中学向全国兜售资料赚了个金满钵满。洋思中学更神,进校门必须交50元的门票费,可见学校的教学思想还能创造经济价值。总之,去抄别人的搬别人的永远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其实他们的这些理念、思想我们不知道吗?明确一点,新课程标准上都有,就看谁把这个经念到了家。

真理换一个环境也是谬论,有了教学思想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更新思路。没有思路的思想,百分之百是空想。教育思想要来源于本校,思路也要源于校本。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情,有人会说,你附小的教师素质高,搞教研科研多轻松啊,其实,进入我们学校后,不思进取的人不在少数,有的女教师家属公开反对她们搞什么竞赛啊,教研之类的,他们认为进了附小后,不投名不投利,工作只要过得去。但是,附小作为全县最大的小学,如果工作仅仅能过得去,谁来支撑她的名校品牌地位?所以首先相关的制度是搞好教研科研工作的前提。比如为让更多的人参与教学竞赛,我们规定只要有教学竞赛,40岁以下的相关教师必须参赛,后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又把年龄调整到4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赛。第二,教学研究必须要有主题。无论是教师培训、上研究课或是教学竞赛都要有主题,没有主题的研究好像什么都在研究结果什么也没有研究成。比如,我在听推门课时,发现相当多的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一节课下来看起来讲得很精彩,结果目标偏失,这样的课有什么实效呢?所以我们确定了以“教学目标的定位与突破”为专题研究,很多教师写的相关论文获得了市县级等级奖,我的论文也在全国小语会主办的《小学语文》杂志发表。在与老师们交流中,教师都反映班额太大,教学无法关照到每个学生,我们又确定了“超大班额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为主题进行研究,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通过研讨找到了超大班额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一些妙招,我写的经验论文《唤醒学生的尊严》也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人民教育》上。第三,要形成常规。一些教研科研的形式、方法根据学校实际最好形成常规,这样研究的面更广研究的程度更深入。比如我校的组级课校级课,无论年龄大小都必须全员参与,人人研课,人人说课,人人上课,人人评课,主题可能期期变,形式小变大不变。还有一到竞赛45岁以下全员参与,论文定时收,也必须全员参与。

3、更新行动。其实一切都要落实到最后两个字“行动”,再好的思想,再妙的思路没有行动都规为零,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有行动才会有成功。如何行动是关键。行动的第一环节就是将自己的思想和思路争得管学校长的支持,再争得一号校长的支持,没有坚强的后盾是不可能成功的。第二,要亲自示范。一种教育思想能不能得到大家认可,能不能实现,教科室主任必须要身先示范,否则这种教育思想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什么各学校都没有成熟的教育思想?看一看有几个相关领导亲自去示范了的呢?所以第一行动必须是自己。我们看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也是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她每学期都在研究一节课,她自己上,也让同行一起上,她就用自己的课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不仅得到了学校所有教师的称道,也在全国造成了比较深远的影响。试想如果她每学期当副校长再上两节思品课啊,音乐课啊,谁来证明她的教学思想有用,能有这样的效果吗?又如谢家湾小学……我们有没有能上课的特级教师,有,而且能上出非常精彩的课,可是如果长年不再上,他们还能上吗?谁愿主动来上课,并且上公开课。好课有些是磨出来的,有些是逼出来的。在2006年,我校与吐祥小学举行教学交流活动,双方约定我校只去行政和教研组长,但必须要送一节语文和一节数学课,当时的语文教研组长年龄都偏大,谁也不愿去送这样的课,行政呢,也只有我一个人是教语文的,天然就落到我头上。由于当时只有一周的准备时间,所以我决定送一节作文指导课,怎样观察和写水果。课后反响非常好。这节课搁置5年后,今年杨蓉参加重庆市优质课作文竞赛,离到重庆参赛只有3天时间了才临时决定用这节作文课,最后取得了成功。而且专家组对这节课给了高度评价:“唯美、大气、厚重,在一定时期内将引领属性类的作文教学”。有了自己成功的课例再去谈教学思想啊,理念啊,别的教师才可信,才有操作的范例。第三,要循序渐进的推行。比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样提高?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去听每个教师的课,我们只能看显性的东西,那就是资料(作业)少下去,质量提上来。市教委有规定: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教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谁信啊?还不要说这样执行。为了让大家可信而且能做到,我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入学,而且与语文教师柯老师探讨,尽量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我的孩子原则上不做书面家庭作业。经过六年的实践,确实可行。她没有要给学生买过任何教辅资料,学生的作业一至到毕业班都很少,毕业考试时,全班的平均平高达95.5分,优生率100%

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位教导主任也好,教科室主任也好,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反复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上升为学校的教育思想,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永安镇的每所学校都将有像洋思中学一样受人追捧的教学理念,每所学校都将有像黄冈中学一样创造神话的教学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