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29日
(2010-07-29 14:05:00)
标签:
杂谈 |
|
||||
更新时间:10-07-22┆浏览 |
||||
近日一份调查表明,英国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世界最优,其服务品质令其它发达国家望尘莫及,澳洲为老龄人提供的服务则是全球第二优。 这份调查由经济学人智库(EIU,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作出,将40个主要国家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其中英国为老年人提供的护理服务居于首位。 这项调查考察的指标包括:公共意识、老年服务培训、止痛药的获取、医患关系的透明度等。综合总体得分,澳洲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居于全球第二,其次分别为:纽西兰、爱尔兰、德国、美国、加拿大等。 这项调查中也有很多富国排名靠后,包括丹麦(22名)、芬兰(28名)等;印度排名垫底,波兰、韩国和俄罗斯的排名在倒数十位。 调查认为,老年人服务较差的国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护理服务难以获得或者品质不好,以及政策协调度不足。 调查也指出,随着许多国家老龄社会的来临,长寿人口增多意味着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加,而出生率的降低(发达国家尤甚)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如今,全球人口中65岁以上者人数已经多于五岁以下儿童,这是史上第一次。
|
|
||||
更新时间:10-07-06┆浏览 |
||||
由于住房紧缺问题使大多移民选择墨尔本,雪梨开始丧失其作为澳洲第一城市的领头羊地位。专家预测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到2037年墨尔本有可能取代雪梨成为澳洲最大的城市。 BIS Shrapnel的报告预测,到2037年墨尔本将取代雪梨的国际城市地位,成为澳洲在人口、移民以及经济增长方面的领头羊。由于住房供应不足以及面临住房负担能力的压力,在最近五年内雪梨的生活也会很艰难。 信息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机构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13年雪梨只提供了18万套新住房,而政府的目标是24.5万,只完成其住房目标的73%。超过13个雪梨市议会辖区的住房没有达到都市策略(Metropolitan Strategy)的住房目标,相比之下,墨尔本的增长速度“远快于雪梨”。 开发商游说团体Urban Taskforce的首席执行官加迪尔(Aaron Gadiel)表示,为了达到都市策略的住房目标,卡姆登(Camden)地区需要以四倍于现在的速度开发,坎特伯雷(Canterbury)区需要三倍的努力,而坎贝尔敦(Campbelltown),霍克斯伯里(Hawkesbury)和奥本(Auburn)也需要双倍的速度发展。 报告还指出,在过去的八年中,相比墨尔本雪梨在规模上的优势已经丧失了20%,如果建设继续滞后,雪梨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就有可能从预测的1.1%降至0.9%。BIS Shrapnel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Jason Anderson)表示,墨尔本现在的人口增速为1.3%照这样发展下去,到2037年墨尔本将取得雪梨成为澳洲最大的城市。专家预计住房供应不足在接下来五年内或将导致雪梨房市达到“负担能力的上限”。 加迪尔表示如果墨尔本在人口数量与住房供应上超过雪梨,那雪梨将失去其作为澳洲商业中心和国际城市的重要地位。“总之,我们的城市在衰退,我们指望雪梨停止或减少住房建设又能稳坐主要城市的位置。” 新州规划厅厅长托尼•凯利(Tony Kelly)的发言人表示,新州将迎接对雪梨城市地位的挑战。“雪梨是澳洲唯一的国际都市,这也意味着它对州际和国际移民的强大吸引力。”
|
|
|
更新时间:09-12-21┆浏览 |
|
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12月4日悉尼华人服务社总部礼堂张灯结彩,他们在此举办移民定居服务15周年庆典暨年末联欢,邀请政要、合作伙伴和酬谢一直以来支持帮助的嘉宾们。 当日出席嘉宾有联邦多元文化及定居服务议会秘书费格森国会议员的代表Peter Bright,而他当日亦同时代表纽省移民局局长Gavin McCairns、其它出席嘉宾有前移民部长卢铎、肯特伯利市议员Michael Hawatt、好市围市议员黄纪严及刘娜心、好市围市政府小区经理David Linden、艾士菲市政府小区经理Gerard Howard,还有前任SBS民族电台台长刘长光、其它政府官员、犹太小区代表、韩国小区代表、印度尼西亚小区代表、华人小区代表及各界人士,总人数超过120人,场面非常热闹。华人服务社董事局成员出席的有主席陈玲医生、副主席拜彭和单伟广、义务执行董事潘南弘、秘书拜涛与及董事方兆雄、吴于蕙、梁瑞昌及杨春霞等等。 陈玲主席在致词时回顾,CASS于1994年获得多方面的协助及穿针引线,首次获得移民局定居服务拨款。从此CASS的定居服务由热心义工提供到可以正式聘请受薪社工担任,杨金蓉是当时第一个受聘定居服务社工,当天也应邀出席。 这十五年来华人服务社移民定居个案服务超过38,800个,帮助新移民排忧解难。组织的讲座、博览会、工作坊超过710个,移民英语班165班约2500学员,及公民入籍班超过40次。其中最大型的一次入籍仪式,有550人宣誓成为澳洲公民。 从1995年到2000年的五年里,约有5500位新移民,通过了华人服务社安排入籍,正式成为了澳洲公民。此外华人服务社移民定居服务还向小区提供各类政府政策最新信息,助新移民在异国他乡安居乐业,尽快融入澳洲主流社会。目前CASS服务的区域是: 肯利伯特区、奔驰镇区、内西区及圣佐治区等。仅今年一年内定居服务举办了70多个讲座及相关工作坊,帮助初来步到的新移民了解和融入澳洲社会。 除了定居服务外,陈玲医生向大家汇报了CASS一年来在各项服务中所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陈玲医生在此衷心感谢政府对定居服务的资助,相关组织及社团的合作,职员的积极工作及许多义工的付出。 身兼国会秘书代表及纽省移民部厅长代表的Peter Bright在会上发言,盛赞CASS在帮助新移民融入澳洲社会中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帮助政府在制定移民定居政策方面提供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前移民部长卢铎,他说他见证了这15年来CASS定居服务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他称赞义务执行董事潘南弘有远见,在没有得到政府的定居服务拨款前,就率先带头义务为新移民提供服务,一直以来负责指导定居服务团队。 会场上有幻灯片介绍华人服务社移民定居服务十五年来的服务简介,人们从屏幕上看到一年复一年,一张又一张定居服务的画面,足以证明这15年来定居服务硕果累累。更引人注意的是一块大红丝绸横额密密匝匝写下了不少移民对定居服务的感言。 其中有人比喻华人服务社为“海外游子之寄托”,有赞誉社工为新移民“排忧解难”,称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家乡安居他乡”。希望定居服务“百尺杆头,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