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07月29日

(2010-07-29 14:05:00)
标签:

杂谈

澳洲老年服务全球第二
更新时间:10-07-22┆浏览 27 次┆作者:俟名┆上传:澳朗移民

 

近日一份调查表明,英国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世界最优,其服务品质令其它发达国家望尘莫及,澳洲为老龄人提供的服务则是全球第二优。

这份调查由经济学人智库(EIU,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作出,将40个主要国家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其中英国为老年人提供的护理服务居于首位。

这项调查考察的指标包括:公共意识、老年服务培训、止痛药的获取、医患关系的透明度等。综合总体得分,澳洲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居于全球第二,其次分别为:纽西兰、爱尔兰、德国、美国、加拿大等。

这项调查中也有很多富国排名靠后,包括丹麦(22名)、芬兰(28名)等;印度排名垫底,波兰、韩国和俄罗斯的排名在倒数十位。

调查认为,老年人服务较差的国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护理服务难以获得或者品质不好,以及政策协调度不足。

调查也指出,随着许多国家老龄社会的来临,长寿人口增多意味着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加,而出生率的降低(发达国家尤甚)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如今,全球人口中65岁以上者人数已经多于五岁以下儿童,这是史上第一次。

 

澳洲技术移民到底值不值?
更新时间:09-09-28┆浏览 2333 次┆作者:jenny┆上传:澳朗移民

办移民可以说是近水楼台。不经意一算,短短1年之中,我已经亲手办理了好多移民申请。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流行歌曲唱:“远的风景总是动人。”对外交流的频繁,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国外的自然环境、风土文化、福利制度让不少年轻人心向往之。而国家政策的开放更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有了重新选择居住地的机会。于是乎,在30-40岁的白领中,技术移民的风潮正在悄然流行。

技术移民的门槛到底有多高?放弃一切重新开始的代价到底有多大?移民生活是天堂还是地狱?

申请成本4万-5万元

外语能力、学历背景、工作经历最关键

技术移民从申请角度讲,成本并不高。总共加起来需要5万-6万元左右。此外,办理移民申请的周期一般需要1年。

技术移民考察的主要是申请者的个人背景,能否申请成功主要是看积分情况。 包括年龄分,技能分,英语能力,工作经验,配偶加分,指定语言,如果有澳洲留学工作背景,还会有澳洲工作经验加分和澳洲学历加分等。

值得关注的是,澳洲现在还是按照不同职业领域来打分,比如IT工程师就是60分职业。至于哪些专业申请澳洲移民更容易,通常来说,理工类如计算机、电子、通讯等会相对好一点,很多标准都是国际通行的。文科的会计需要一个适应期;而律师、医生、教师这些职业,由于各国在制度设计上有明显区分,因此很难申请移民,即便出去也需要考取当地的执业牌照才能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

花5万元申请费,节省几十万元教育投资

移民成为留学的一条捷径

尽管有些人申请移民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享受国外更完善的福利待遇,但确实有相当一批人其实是为了子女的教育需要。

目前,孩子在国内的竞争压力太大了。而国外的教育是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的,人家更重视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很多夫妻都想让孩子将来考上国外的大学,因此尽早适应西方教育也是一种必须,实际上,很多国外名校并不认可本国以外的高中教育。可要是孩子从初中、高中就到国外留学,大约需要百万元以上的巨额教育投资,自己一个工薪家庭根本负担不起。然而移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只花5万元就办理了一家3口的移民身份,今后孩子就能以澳大利亚“永久居民”的身份去读书,不仅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不用家里花钱,而且大学之后的学费也只相当于国际留学生费用的1/3-1/4。而如果孩子在国内读书,费用通常要占到夫妻俩收入的1/3。因此从长远看,这是个非常划算的教育投资。

大多数人移民到了国外,自己也会采取先读书的策略。这样一来可以住满移民局要求的居住期限,因为持有绿卡后,必须自登陆之日起每5年在该国居住2年以上,绿卡才能继续有效。二是可以节省大把学费,原来以留学身份读个硕士可能需要20万-30万元学费,现在可能只用5万-6万元。而且取得一个该国本土认可的学历,也可以增强移民的自信心和在职场上的竞争力,更容易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不把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

理性移民减少“负反应”

对很多有心在国外定居的人来讲,移民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他们向往国外清洁的环境,完善的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体系。但同时,想到必须放弃自己在国内十年、八年积攒下的东西,一切重新开始,又对能否融入当地主流社会非常担心。因此,不要把宝都押在一条路上。获得签证后,也不要立即放弃国内的一切,有可能的话,先利用长假进行一次短期登陆,熟悉当地环境,了解清楚之后再做出更理性的抉择。
随着国人收入的增加,移民本身的投资并不大,5万元对很多家庭来说不痛不痒,也就是全家到国外旅行一次的费用。因此建议大家不要把宝都押在上面,可以先安排全家去度假一次,详细了解当地情况。还可以留心一下自己领域在当地找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在国内做好相关准备,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始新生活。也可以夫妻双方有一个先放弃工作,带孩子去那边读书,另一个也可留在国内工作。总之,选择一种比较平衡的方式,以减少对新生活的不适。

永居可享澳大利亚的10大福利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的国家之一,早在1910年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建立,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新移民可以享受10大社会基本福利。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中福利最高的移民国家,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覆盖全国6个州。澳大利亚社会福利和保障津贴种类多而齐全,如果您获得的是澳大利亚绿卡身份居民和公民,都可享受其福利待遇。

澳大利亚的10大福利具体体现在:一,养老金政策,凡60岁的女士和65岁的男士均可享受养老金;二,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保健 (Medicare);三,政府部门提供失业救济金;四,向政府申请获得特别救济金;五,低收入津贴;六,中小学12年的免费义务制教育;七, 孩子十八岁前,享受福利部的孩子助养费和津贴;八,大学学费可获无息政府贷款;九,孩子十八岁后,享受学生津贴;十,其他的福利:分娩津贴,多子女津贴,未婚父母津贴,单身父或母津贴等。

资深咨询顾问:jenny姜希玥

邮箱:jenny@auslane.com电话:13241731109

 

墨尔本将取代雪梨成为澳洲第一城市
更新时间:10-07-06┆浏览 92 次┆作者:俟名┆上传:澳朗移民

 

由于住房紧缺问题使大多移民选择墨尔本,雪梨开始丧失其作为澳洲第一城市的领头羊地位。专家预测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到2037年墨尔本有可能取代雪梨成为澳洲最大的城市。

BIS Shrapnel的报告预测,到2037年墨尔本将取代雪梨的国际城市地位,成为澳洲在人口、移民以及经济增长方面的领头羊。由于住房供应不足以及面临住房负担能力的压力,在最近五年内雪梨的生活也会很艰难。

信息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机构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13年雪梨只提供了18万套新住房,而政府的目标是24.5万,只完成其住房目标的73%。超过13个雪梨市议会辖区的住房没有达到都市策略(Metropolitan Strategy)的住房目标,相比之下,墨尔本的增长速度“远快于雪梨”。

开发商游说团体Urban Taskforce的首席执行官加迪尔(Aaron Gadiel)表示,为了达到都市策略的住房目标,卡姆登(Camden)地区需要以四倍于现在的速度开发,坎特伯雷(Canterbury)区需要三倍的努力,而坎贝尔敦(Campbelltown),霍克斯伯里(Hawkesbury)和奥本(Auburn)也需要双倍的速度发展。

报告还指出,在过去的八年中,相比墨尔本雪梨在规模上的优势已经丧失了20%,如果建设继续滞后,雪梨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就有可能从预测的1.1%降至0.9%。BIS Shrapnel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Jason Anderson)表示,墨尔本现在的人口增速为1.3%照这样发展下去,到2037年墨尔本将取得雪梨成为澳洲最大的城市。专家预计住房供应不足在接下来五年内或将导致雪梨房市达到“负担能力的上限”。

加迪尔表示如果墨尔本在人口数量与住房供应上超过雪梨,那雪梨将失去其作为澳洲商业中心和国际城市的重要地位。“总之,我们的城市在衰退,我们指望雪梨停止或减少住房建设又能稳坐主要城市的位置。”

新州规划厅厅长托尼•凯利(Tony Kelly)的发言人表示,新州将迎接对雪梨城市地位的挑战。“雪梨是澳洲唯一的国际都市,这也意味着它对州际和国际移民的强大吸引力。”

 

澳洲移民政策端倪走向
更新时间:09-11-05┆浏览 784 次┆作者:澳朗移民┆上传:澳朗移民

近日,澳洲移民局公布了一系列与去年澳洲移民有关的数字,仔细研读能看出来澳洲今后的移民政策的端倪走向。

澳洲2008-2009年度的实际吸纳移民人数,其实上比以前计划的少了33%,比上一年度移民总数减掉的不是5万人而是6万人。移民部长说,下一个年度,也就是2009-2010年度,澳大利亚将把移民的人数控制在10万人左右,比2008-2009年度再少20%,澳洲2010年只需要10万移民。表面上看来是由澳洲经济需要决定的,因为这是一个任何事情都派得上用场的理由,但移民局没有提供任何数据分析来支持这一说法。然而移民部长艾文告诉了《墨尔本时代报》为什么澳洲不需要更多的移民的理由:“现在澳洲拥有工作权利的持有临时签证的海外人士达68万人,临居人数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澳洲经济的需要,还要那么多永居干什么。”

澳洲长期以来接收了如此众多的留学生,想要减掉移民,又该从哪部分留学生的移民申请中减掉呢?从现在的移民政策看,显然减掉的是读TAFE的职业技术工人技术移民,通过大学课程移民的海外学生没有受到任何政策影响。

其实目前TAFE学生独立技术移民的难度还不仅仅在于申请条件的提高,更让人煎熬的是TAFE留学生的移民的审理速度。比如厨师的移民审理可以长达2年,也就是说在2年当中,申请人很难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

具体来看2008-2009年度移民的职业分布,我们不难发现谁是澳洲今天移民专业的宠儿。

会计、IT、护士-——澳洲今天移民的宠儿

首先是会计,去年共有6238名会计获得澳洲永居,其次是IT人员,去年共有3879名IT人员获得澳洲永居,第三是护士,去年共有3355名澳洲注册护士获得了永居。这前三个获得澳洲永居最多的职业人主要来自英国和印度,中国人排在第三名。

去年澳洲所有移民类别里一枝独秀的是雇主提名技术移民,这一类别比上一年度增长了60%。那些在医疗,健康,工程,通讯和金融方面的海外技术人才,获得雇主提名的机会最大。雇主提名技术移民目前的审理时间是2个月,所以很多厨师放弃了独立技术移民,该为申请雇主提名技术移民。

中国家庭移民创新高

在家庭移民类别里,中国人在去年创下了各个国家家庭移民人数之首,达到7901人。其中80%是配偶移民,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了英国,新西兰和印度。

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有关澳洲移民的知识,请致电或发邮件给:Sophie薄小姐 Tel:010—84098167/250/876转101 Email:sophiebo@auslane.com

 

悉尼华人服务社定居服务15年成绩斐然
更新时间:09-12-21┆浏览 293 次┆作者:澳朗移民┆上传:澳朗移民

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12月4日悉尼华人服务社总部礼堂张灯结彩,他们在此举办移民定居服务15周年庆典暨年末联欢,邀请政要、合作伙伴和酬谢一直以来支持帮助的嘉宾们。

当日出席嘉宾有联邦多元文化及定居服务议会秘书费格森国会议员的代表Peter Bright,而他当日亦同时代表纽省移民局局长Gavin McCairns、其它出席嘉宾有前移民部长卢铎、肯特伯利市议员Michael Hawatt、好市围市议员黄纪严及刘娜心、好市围市政府小区经理David Linden、艾士菲市政府小区经理Gerard Howard,还有前任SBS民族电台台长刘长光、其它政府官员、犹太小区代表、韩国小区代表、印度尼西亚小区代表、华人小区代表及各界人士,总人数超过120人,场面非常热闹。华人服务社董事局成员出席的有主席陈玲医生、副主席拜彭和单伟广、义务执行董事潘南弘、秘书拜涛与及董事方兆雄、吴于蕙、梁瑞昌及杨春霞等等。

陈玲主席在致词时回顾,CASS于1994年获得多方面的协助及穿针引线,首次获得移民局定居服务拨款。从此CASS的定居服务由热心义工提供到可以正式聘请受薪社工担任,杨金蓉是当时第一个受聘定居服务社工,当天也应邀出席。

这十五年来华人服务社移民定居个案服务超过38,800个,帮助新移民排忧解难。组织的讲座、博览会、工作坊超过710个,移民英语班165班约2500学员,及公民入籍班超过40次。其中最大型的一次入籍仪式,有550人宣誓成为澳洲公民。

从1995年到2000年的五年里,约有5500位新移民,通过了华人服务社安排入籍,正式成为了澳洲公民。此外华人服务社移民定居服务还向小区提供各类政府政策最新信息,助新移民在异国他乡安居乐业,尽快融入澳洲主流社会。目前CASS服务的区域是: 肯利伯特区、奔驰镇区、内西区及圣佐治区等。仅今年一年内定居服务举办了70多个讲座及相关工作坊,帮助初来步到的新移民了解和融入澳洲社会。

除了定居服务外,陈玲医生向大家汇报了CASS一年来在各项服务中所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陈玲医生在此衷心感谢政府对定居服务的资助,相关组织及社团的合作,职员的积极工作及许多义工的付出。

身兼国会秘书代表及纽省移民部厅长代表的Peter Bright在会上发言,盛赞CASS在帮助新移民融入澳洲社会中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帮助政府在制定移民定居政策方面提供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前移民部长卢铎,他说他见证了这15年来CASS定居服务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他称赞义务执行董事潘南弘有远见,在没有得到政府的定居服务拨款前,就率先带头义务为新移民提供服务,一直以来负责指导定居服务团队。

会场上有幻灯片介绍华人服务社移民定居服务十五年来的服务简介,人们从屏幕上看到一年复一年,一张又一张定居服务的画面,足以证明这15年来定居服务硕果累累。更引人注意的是一块大红丝绸横额密密匝匝写下了不少移民对定居服务的感言。

其中有人比喻华人服务社为“海外游子之寄托”,有赞誉社工为新移民“排忧解难”,称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家乡安居他乡”。希望定居服务“百尺杆头,更上一层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0年07月29日
后一篇:2010年07月3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