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

(2016-09-17 06:08:09)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2016年选

孙欲言

文化

杂谈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

    链接:征稿启事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

水的哲学(组诗)


孙欲言

 

[读稿手记]在老子思想里,水为至善,水的意象即为人生智慧的追求与写照,诸如水的“居低聚善”、“赋物成形”、“以柔克刚”等品格,都是人生必须追求的至高至善的智慧,于是乎,道家主张“上善若水”。而儒家学说里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无疑也是这一层意思,也使水的意象里深蕴着人生的智慧。在经典的禅诗里,我们自然也读到了这一层意味,读到了这一种作为人生智慧象征的水的意象,比如,“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比如,“水流任急境常在”,等等。这不就是《庄子》所说的“至人用心若镜”的人生境界,不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人生高境界、高智慧中的“大圆镜智”。同时,在经典禅诗里,当其以水为直接状写意象时,还伴着一种灵动高远的意态,比如“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比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再比如,“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等等,写好了“水”这一个意象,就使得人的心境旷远,意态悠悠,禅意沛然。

孙欲言的这一组诗,五首皆以水为直接状写的意象,自然,也意在写出水的诗情禅意,写出水对人生的智慧启迪;也意在“水流任急境常在”,“潭影空人心”。

请读,“我要在这条河流旁/一生守望,静坐安老/我要铭记它朴素的神韵和清澈/不在纸上,是在心里”(《一条抽象的河流》)。的确,你什么时候在滚滚红尘中有了一份看水、守望水的禅心,什么时候就多了几分智慧,多了几分空明洒脱的清澈心境。

再请读,“如果不是一幅水墨,此景真难形容/泼洒的流韵让人心境辽远/那激荡的潺湲,次第泛起明灭的/浪花,一朵朵,倏然来去”(《山中瀑布》)。诗句用鲜明的形象,表现了瀑布的流动韵律,也有了禅的空明境界,使读诗的人与这位面向流泻瀑布的诗人一道,“又一次得到了清风拂面的清凉/草木葳蕤,杂花生香/放开了双手,就舍不得卷起卷轴/但是灵魂,已经盎然勃发了久违的生机”(《山中瀑布》)。当读者与诗人、诗句与流水、流水与人心佛性交相感应,合为一体时,这里就有了另一种美,这里就有了禅意。(少木森)

 

 

水的哲学

 

水是从灵魂里来的

它透明、滋润、慈悲,也柔软

包裹住一切坚硬

世间的不平和忧伤,还有

一些灰色的面目

 

似乎,它无所不能

变成雨,它散花成湘妃的泪

化作雪,它严守六月旷世的贞洁

凝成冰,它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弯曲脊梁

它让自己的历史闪光、发亮

 

然而也有着令人惊异的侧面

它随顺,流过山峦,就化成溪

淌过沙漠,就带来旺盛的绿色和青葱

汇入江河,流向大海

它把微小凝聚,浩瀚成不可蔑视的雄浑

 

它展示了自我

像开辟的一条道路,世间的真理和金科玉律

从混沌初开,从天地玄黄,从宇宙洪荒

它是一种不变的因子,包围了一切

即使饱经危难,它也笑傲,从容

 

要活成自己的水

创造出光,黑暗,眼前的缤纷万千

世界在透明的心里映现

七彩在自我的折射中耀眼

它胸怀天下,气定神闲地守护着芸芸的众生

 

 

一条抽象的河流

 

流经生命的蛮荒之地

它让奇迹发生,坚硬的石头

会被感动,岁月打磨

延宕成不尽的沙

 

徘徊于文明的母腹

一路讴吟,叮咚的乐符

微波泛起历史的黄页,渔樵

俏歌,小舟欢唱

 

岸上,是风吹的蒙太奇

总是排比着河床,弯起惯性的曲线

那些铺写皴染的水墨隐喻

草长莺飞,宁静安详

 

我要在这条河流旁

一生守望,静坐安老

我要铭记它朴素的神韵和清澈

不在纸上,是在心里

 

 

看江的人

 

在江口,岁月打磨了记忆

从哲学的命题上开始,演绎

不变的轮回

 

从一滴水的汇聚,看见

浩大的队列,奔腾不息的想象

不可遏止

 

从潺湲的诗意,流淌

成飞流直下,三千丈的落差

九万里的绵长

 

从滋润的奶汁,想起

人文的历史,旷古的幽思

繁衍生息

 

人是粒尘埃,渺小无奇

可是内心的宇宙,却如此博大

即使回望一眼,也难以忘怀

 

 

大雨滂沱

 

大雨从天上来,从云层的包裹里

从峰峦叠嶂的山那面,阳光

热烈,给每一粒雨滴都镀上了

闪亮的金色,好像一颗颗蕴藏很久的珍珠

 

大雨滂沱,地上被敲击起了烟尘

如战鼓,马蹄的轰鸣,急骤的杀伐

呐喊声,让耳膜震动,心灵

的原野之上,狼烟弥漫

 

好像一次残酷的大清洗,当时光

带走了喧嚣的一切,所有的景物都安静下来

和风日丽,让人无法想象,集聚的水

竟有那样令人震撼的狂飙和激荡

 

 

山中瀑布

 

如果不是一幅水墨,此景真难形容

泼洒的流韵让人心境辽远

那激荡的潺湲,次第泛起明灭的

浪花,一朵朵,倏然来去

 

眼中的皴染,总是流连在心宇的城市

镌刻成一道文明的亮点,一部

重叠的画卷,记忆鲜活,永不褪色

在一个人的阅读履历之中

 

三千尺的规范,不是浩大的声响

而流浪的回归,却在九万里的奔波以后

成为游子的梦呓和低语,人和世界

都在穿梭的时空里轮回

 

又一次得到了清风拂面的清凉

草木葳蕤,杂花生香

放开了双手,就舍不得卷起卷轴

但是灵魂,已经盎然勃发了久违的生机

 

原载于《北斗诗刊》2016年第1

 

 

作者简介:孙欲言,本名孙涛,1992年开始写作后,陆续发表作品,结集出版《影尘无踪》《虚空里的盛宴》二部,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个人诗观:描摹世相,是为了深入灵魂。而只有文字钩沉的音节,才会将刹那凝固成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