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雷震元
雷震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3,711
  • 关注人气: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起跑线上远不如赢在终点

(2018-03-04 20:38:36)
标签: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赢在终点

人生如长跑

惜力惜福

分类: 教育

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不知是谁提的?但非常深入人心:

很多家长很小就对孩子进行早教,深怕孩子落后于别人;

孩子上学了,求爹爹拜奶奶也要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

进重点学校还不够,还要培训机构补课---奥数班、英语班、特长班;

有钱的家长还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出国到发达国家的高大上教育机构镀金;

为了孩子专心学习考出好成绩,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干活,甚至搬家住学区房专心陪读。

赢在起跑线上远不如赢在终点


你发现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戴着近视眼镜,每天早早的起床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课桌上的书堆叠老高,疲惫被动地上课做作业,或穿梭于各种培训机构,或百无聊赖的玩游戏。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恰恰“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人的成长有如“春、夏、秋、冬”四季,过早的强化知识教育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磨灭了儿童的灵性,摧毁了他们快乐的童年。


“躯体—情感意志—理性灵魂”是人的成长顺序,12岁以前主要是“躯体—情感意志”,12岁以后主要是“理性灵魂”,教育应该遵循人的成长进程而“效法自然”。


12岁以前的“躯体—情感意志”阶段,适合玩耍和自我体验,教育重点在体育、德育、美育、劳育这些感性教育上,帮助他养成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生活习惯。家务活不仅要孩子自己干,而且要高标准严要求的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阶段就是训练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


12岁以后的“理性灵魂”阶段,知识学习可以逐渐加大,德智体美劳可以平衡发展。人成年以后,由理性思考会步入对灵魂的感悟和探索,这是人生成长的共性。


12岁以前的孩子不适宜过多学习知识,智育不是重点,因为很多知识他们理解不了,这阶段知识学多了就是死记硬背多了,死记硬背知识不仅没用,反而导致孩子长大后对知识学习的反感,丧失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很多父母不读书却让孩子拼命读书,很多家庭孩子有很多书而父母几乎没书。有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韩国人均7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中国人看书少得可怜。中国大小城市不仅书店寥寥无几,仅有的书店也主要是教辅书,欧美日地铁火车飞机上常见老外在看书,而中国常见的是看手机(以微信、追剧、玩游戏为主,看电子书的极少),看书的几乎没有。


为什么中国人不爱读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过早强制灌输式的知识教育,使成年人对读书缺乏兴趣,产生了本能的厌倦和排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的教育把学习与苦的体验捆绑,少有体验学习之乐,谁愿意长期忍受苦去学习?


学生就爱读书吗?如果没有学校和家长的强制,更多学生爱玩游戏。不当学生了,多数中国人就不爱读书了,学生时代的书也丢了,学的知识也还给老师了,当年呕心沥血的知识教育投资不仅大部分浪费了,后期最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时却厌倦读书了,“本末倒置”与“拔苗助长”的教育体系导致的恶果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会普遍流行?


一是以知识考试成绩决定孩子升学的教育体系太偏颇,重知识考试一定会生出重知识的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修身、动手训练非常不足,而知识的多寡对人生重要性远不如修身、动手能力重要。因此偏颇的教育体系普遍受到有识之士的诟病,有远见有能力的家长宁可舍近求远花高价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


以知识考试成绩决定孩子升学的教育体系实际上是培养听话者: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工作了要听领导的话。并不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体魄和独立人格,在学校里揣摩老师的意图,在单位揣摩领导的意图,揣摩来揣摩去,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意图:丧失自我、思维从众、缺乏个性主见、独立能力差。


二是众多家长强烈的补偿期待心理,据我观察,读书不多或深度思考不够的家长对“千万别让孩子输在前跑线上”这个观念最根深蒂固。这些家长对孩子普遍都有一种强烈的补偿和期待心理:自己读书不多,很多事不明白,人生的缺憾要让孩子找回来,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考上好大学才有出息,为老爸老妈出口气。


教育是通过“言传”加“身教”发挥作用的,其中“身教”示范的作用大于“言传”,“言传”只有和“身教”一致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父母自己不读书,使劲让孩子读书,说和做不一致光说不练,效果能有多好?老师“言传”多,父母“言传”和“身教”都有,孩子和父母呆的时间远比老师多,父母还决定孩子的生活习惯,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老师。


三是教育培训机构的传播和洗脑,“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传播这句口号最得力的是教育培训机构,目的是要家长为孩子的教育掏钱。目前学校普遍采用大班授课,老师辅导不了那么多学生,学习跟不上,课外辅导和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培训机构为在职老师兼职提供了机会,很多学校老师上课不教重点,故意把学生逼到培训机构,在职老师拿着纳税人和学生的钱不干实事,导致了教育的商业化,这一点备受社会批评指责。


市场经济各行各业都比挣钱,在职职工的出来兼职增加收入很普遍了,在职医生、老师、会计、律师、工程师出来兼职的大有人在。目前教育市场部分已经商业化,但学校并没有充分市场化,优秀老师的价值被低估了,这和各行各业在企业打工的精英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时,出来创业是一样的道理。


教育也是一种服务,就像医生提供医疗、厂商提供商品、官员提供公共秩序等一样。既然是服务,教育商业化、学校和机构的多样化就无可厚非。有不同家庭和学生,就有不同的学校和机构,提供不同的教育培训服务,这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的完善。


人生如长跑,赢在起跑线上不一定赢在终点


人生历程好比一场马拉松长跑,过早的百米冲刺只会让自己没有后续力量赢到最后,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输给别人有多大关系?关键是自己能否一直有力气有恒心跑下去!跑得越久就越发现对手越少,坚持到最后的才是最终赢家。


刘翔夺第一枚金牌时,在八名选手中他的起跑反应时间才列第五位,刘翔在很多国际比赛中起跑反应都远远落后于别人却赢在终点。


无论学校、师资、学习环境、培训机构、经济条件、家长素质等,农村、穷家、穷国比不过城里、富家、富国,他们都输在了起跑线上,农村或穷家孩子的人生成就难道就没戏了吗?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力比我们早,现在中国大陆不也赶上来了吗?未来还有很多变数呢,关键是持续的努力。


龟兔赛跑,兔子因为跑得快而骄傲地歇了,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到达终点,有多少人因为领先对手就小富即安甚至傲慢自大了,最后发现被淘汰的才是自己。


人生竞争最终比的是坚持的信念、毅力和寿命的长久,司马懿虽未明着打败诸葛亮,但司马懿长寿,熬死了对手诸葛亮,熬死了曹丕、曹睿、曹芳三任皇帝,最后曹魏江山都落到了司马家族手上,诸葛亮守护的蜀汉政权也被司马家族的晋国所灭。


赢在起点的思维也影响到了中国企业和品牌的寿命,中国企业和品牌的长寿远不如欧美日,全球最长寿企业排行与长寿秘诀,前100名中国企业一家都没有。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中国企业无论是宏观层面----稳定的商业环境和保护私有财产的政策,还是微观层面----企业的长寿经营之道,向欧美日长寿企业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佛家认为每个人的福报有限,为了赢在起点过早冲刺或享受人生,就是过早过快的消耗能量而跑不了多远。有经验的长跑选手懂得惜力和储能,跑到最后没有对手,有修养的人会惜福造福,让自身能量更充足,使自己活得更久走得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