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

(2009-12-22 05:50:11)
标签:

沙皮絮语

拍摄札记

斑马线

挂历

读者地坛图书节

异乎寻常

中国元素

杂谈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拍摄时间:200912月 ■拍摄地点:北京地坛公园书市■拍客絮语:真是时过境迁,即便是热闹的挂历大展销,那空间里的人烟儿不再旺了,但映衬在地上的影子很实在,宛如一条斑马线,主角儿失去了往日贵如金箔的身价儿,剩下的影子也很难有熙熙攘攘的人穿来过往……

挂历成了人们过往的“帘子”实在是惨不人睹。眼看2009年元旦就要到了,此时应该正是挂历热销的时候,但今非昔比啊,,实用性不强加上经济不景气,造成挂历市场门庭冷落。种种因素导致今年挂历销售市场遭遇“冬天”般的寒冷;

  说来也是一个不难清楚的道理,现在谁还会买挂历呢?要查日历看看手机就行了,家里还要挂个挂历,那些8090后的群体把这称为老土了;

  随着那贴在迎面“挂历甩了”的广告昭示人们挂历贵族文化的身价儿一去不复返了。一旦挂历真成了只能借道过往的“斑马线”了,那多刹风景哦;

 其实,挂历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文化业态,的确应该成为人来人往的“斑马线”。据了解,有聪明商家以创意取胜,“中国元素”逆市走红成新宠,这才有发展的前景,在挂历市场遭遇寒流的情况下,应该设计一些外型新颖、内容独特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挂历,形式上可以巧妙借鉴运用了中国牌匾、中国结、民间剪纸、书画挂轴、古代兵器等样式。由于电脑、手机的普及,日历的实用性已经不大。所以,坚持少而精的路线,围绕特色开发文化精品应该是挂历市场的新出路吧。

我们期待冷清的“斑马线”牛年热闹起来哦……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
■拍摄札记:生活中往往见怪不怪,在图书节里办挂历展销是借势,一般人只会过去翻翻不会多想,但当我面对几排高悬的挂历时往往会把四周连起来看,找出环境的差异,寻觅到可以提升的内涵,这种内涵是多年职业的敏感性决定的,那落在地上的影子与挂历市场的趋势以及“挂历甩了”的广告语已经足够让我将一幅好作品的信息支撑起来了,剩下的就是拍出一张主题鲜明的作品了。

   我用了半个多小时,拍了几十幅片子,希望从中找到最恰当的画面,那里要满足“斑马线”的全景效果还要有人在合适的位置停留,最重要的是画面的主体符合挂历与“斑马线”形成呼应关系,焦点在那幅“挂历甩了”的广告语上。当然,如果人从斑马线走过连挂历都不翻直接哈腰穿行过去就更加诠释了主题的内涵了。

   回来后,筛选出来几张,最后完成了现在刊发的两张作品,不是最满意,但已经符合了本期刊发的目的。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

沙皮絮语(172)•蜗居

沙皮絮语(173)•“拆文化”

沙皮絮语(175)•狙击手们

沙皮絮语(177)•“钱”途

沙皮絮语(188)•冷清的“斑马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