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翡翠珠宝商城)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翡翠和玉石的区别
玉是矿物集合体天然玉石的统称。天然玉石的种类很多,由其各自化学成分、密度、硬度、折射率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故天然玉石又分为硬玉和软玉。
硬玉就是翡翠,产于缅甸。翡翠以其特有的成分和优良的质地,成为“玉中之王”,深受人们喜爱。
软玉就是硬度低于翡翠的天然玉石。我国目前出产的天然玉石基本上是属于软玉。最具代表性的是和田玉,一种产自新疆的优质软玉,其美丽的外观、细腻温润的手感和它不菲的投资收藏价值,是中国玉中的佼佼者。
另外,岫玉、独山玉、青田玉、鸡血玉、寿山玉、青海翠、贡玉、绿松石等也都称为玉,但其中部分称为“石”可能更合适。
长久以来,人们混淆了翡翠和玉的概念,好象一提起玉就认为是翡翠。其实,翡翠确实是玉,但反过来说,玉就不一定是翡翠。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翡翠A、B、C、D货详解与鉴别
目前市场上经营的翡翠,按真假来划分。主要分为A、B、C、D货:
A货
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雕刻打磨。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没有经过高热、高压等人工伪作。是天然色泽,未经染色或电色,人称“正色”或“真色”。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手掂有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它石质。其特征为密度应在3.32-3.34g/cm3之间,折射率应为1.66,显玻璃光泽,放大观察呈纤维交织结构,紫外灯下不起荧光。鉴定证书标明:“翡翠”或“天然翡翠”。
B货
将有黑斑俗称“脏”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破坏玉石的分子结构,去掉“脏”、“绵”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替代充填物注入因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结裂隙、增加透明度作用。轻微撞击,声音发闷,没有A货的清脆声。B货初看颜色不错,但仔细观察,颜色发呆发邪,灯下观察,色泽透明度减弱。由于强酸对翡翠原有品质的破坏,B货在两三年内会逐渐失去光泽,出现裂纹,长期佩戴对人体有害。鉴定证书标明:“翡翠(处理)”。
C货
完全人工注色。颜色不正,发邪,仔细观察,颜色不是自然地存在于硬玉的内部,而是充填在矿物的裂隙中,呈现网状分布,没有色根。用查尔斯滤镜观察,绿色变红或无色。用强力褪字灵擦拭,表面颜色能够去掉或变为褐色。因注入染色剂,长期佩戴不利于健康。鉴定证书标明:“翡翠(处理)”。
B+C货
用强酸浸泡、腐蚀后,在注入充填物的同时,还加入颜色,即同时做了B货处理与C货处理。鉴定证书标明:“翡翠(处理)”。
D货
用其他品种冒充翡翠,分为玉石类和玻璃、塑料类。
玉石类。即其它玉质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国翠玉和马来西亚翠玉、南阳独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绿玉及东陵石等。这些玉石与翡翠的区别: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光泽较弱。
玻璃、塑料类。这些替代品大部分颜色发呆难看,光泽很弱。相对密度很轻,硬度低(用钉子可以刻动),无凉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只有A货翡翠才是天然翡翠,具有佩带意义与收藏价值,B、C、D货都可以称为假货。
↑P26
↑P27
↑P28
↑P29
↑P30
七彩云南
七彩云南是昆明七彩云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集旅游商品生产、购物、餐饮、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企业。七彩云南位于昆明市东南约20公里处,是一个占地36000平方米的大院。院的中间是许愿池,池畔绿树掩映,池水清澈见底,池中有七尊三国人物的雕像,从北到南分别为赵云、关羽、刘备、张飞、诸葛亮、孟获和关兴。许愿池的南北西三面环池而立的分别是庆沣祥茶庄、翡翠珠宝商城、工艺品馆、土特产馆、名药馆、植物精馆和怡心园大酒店七处餐饮购物店,都是金顶白墙傣族风格的建筑。东面则是流光溢彩,独具云南特色的七彩云南的大门楼,上面有启功的题词“七彩云南”。在西南两面购物店的身后还有一处名园——七彩云南孔雀园,园中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茂林修竹,小桥流水,驯养孔雀千余只。七彩云南被誉为亚洲最富丽的旅游胜地,是云南省旅游局重点推介的景点之一。
拍摄地点/七彩云南
摄影/阿拉摄影/2011.9.18
文字/部分文字选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