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拉摄影nbzwp
阿拉摄影nbzw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90
  • 关注人气:9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2011-10-26 08:43:00)
标签:

阿拉摄影

旅游

分类: 云南之旅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2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3


                (以下图片P4—P18是乘感通索道的缆车上拍摄)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4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5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6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7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8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9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0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1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2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3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4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5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6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7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8

              (以下图片P19—P23是景区门口拍摄的)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19(三角梅)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20(三角梅)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21(三角梅)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22(三角梅)

云南之旅(10)——苍山大峡谷(1)  ↑P23(三角梅)

                                   苍山大峡谷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共有十九峰,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

  苍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而著称。

    苍山的雪经夏不消,是大理“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皑皑苍山雪,历代文墨客赞辞颇多,民间传说也不少。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

  苍山的云更是名传遐迩。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在变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所谓“望夫云”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云,忽志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奇特之处在于它一出现,点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所谓“玉带云”,是指每当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绵延数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带云”会预兆农业丰收:它出现次数多,当年就风调雨顺。当地白族有农谚:“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苍山的泉也很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顶有不少高山冰碛湖泊,这是第四纪冰川留下来的。还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飞瀑叠泉,四季奔泻,在清纯甘甜泉水的滋养下,苍山充满生机。冰碛湖畔,密布着原始森林和许多珍奇林木、奇异花卉,苍山的花卉早就芳名远播,而且它还使苍山名扬四海。美国教授罗·兰开斯特曾说:“在美国有100多万知道中国云南的大理苍山,因为他们都种有许多美丽的大理苍山的杜鹃花。”

  苍山的石,驰名中外。郭沫若有《咏大理石》诗:“三塔矜高古,顺思贞观年。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相在心胸外,凉生肘腋间。天功人力代,海外竞珍传。”苍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苍山的魂。这种瑰丽的奇石,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独大理的最奇美,且开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称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扬天下。

    苍山大峡谷深藏在马龙峰与圣应峰之间,怪石嶙峋,壁立千仞,藤萝蔓蔓,古木森森,极富原始野趣,令人神驰。苍山大峡谷,古老而神奇,巍峨而幽深,一步一景,目不暇接。

                                         拍摄地点/大理苍山大峡谷

                                         摄影/阿拉摄影/2011.9.15

                                         文字/部分文字选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