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民间评论员
中国民间评论员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1,233
  • 关注人气:4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和服”能不能到武大赏樱花?

(2019-03-26 08:52:16)
标签:

武大樱花

武汉大学

春天

旅游

文化

分类: 放眼社会

穿“和服”能不能到武大赏樱花?

解筱文

三月,樱花烂漫时,武大樱花,却是每年绕不过的一个热议话题。今年武大樱花节,参与现场秩序维护的警力多达600名。

原以为今年会平静度过。但是,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着类似和服的服装,前往武汉大学赏樱花,遭到校方保卫人员制止,继而引发肢体冲突,各媒体加力关注,再次引发网络热议。


据报道,有民警称,“武汉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穿着这种衣服去赏花不合适,制止他们入校赏花没错。”事实上,早在2002年,武汉大学就出台过文件规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赏樱。虽然当晚武汉大学发布辟谣,说发生冲突为无预约所致。但是,事实上无预约进校赏花也是因穿类似和服服饰才让事件敏感。

本是樱花“敏感季”,舆论却多有论争。不管是穿“和服”,还是类“和服”、唐装到武大欣赏美丽的樱花,在樱花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之间,如何取舍考量,这是网络舆论争论的主要矛盾。

所以,年年“受伤”的依旧是樱花。其实,樱花是无辜的。樱花只是樱花。

不管武汉大学的樱花是侵华日军在1939年所种第一批樱花树后代嫁接的“余孽”;还是日本友人1973年赠送给周恩来总理,被转赠于武大栽培,象征中日交好的“良种”。提及此,总让人在逢春之际,有说不出的难言。

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樱花,纵然有多么娇美,也总是低百花一等。


因为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深深烙刻着日本所犯的滔天罪行,而樱花又是日本的“国花”。这也就是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之志,不忍看到在中国土地上,国民对樱花之追捧,尤其是与曾经沾满中国人鲜血的侵略者有瓜葛的樱花,故而心有愤之。

其实,有资料显示:樱花原产喜马拉雅山脉,人工栽培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秦汉时期,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万国来朝,日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园艺花卉的种植技术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遣唐使带回了东瀛。

除此之外,樱花作为蔷薇科樱属植物的统称,品种繁多,数目超过300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就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而由中国传入日本,人工栽培发展至今的这种樱花,在《中国植物志》是专指“东京樱花”,亦称“日本樱花”。

被李商隐、元稹、李白、李煜、张籍等历代文人笔墨留香的各种樱花,在近代被打上日本标签之后,作为中国人,心情是难以平静的。


每逢3月15日,日本一年一度的“樱花节”盛大开幕时,我竟然有些窃笑,因为此日,中国全国上下正在声势浩大开展打假活动。

倘若樱花有灵,她如何看待这些有意或无意的国民心理活动?有网友“有栖川佑听”说得很好:“把自然之物用作人类民族情怀的消遣,本身就是对天赐美物的亵渎。”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不管怎样纠结,春天自有樱花时。就像人类不能阻止春的脚步到来一样……

假如,玉米、马铃薯、番薯、番茄、花生、向日葵、菠萝、豆薯、木薯、南瓜辣椒、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等作物不是源自美洲引进中国,而是源自日本,那我们今天还吃不吃这些东西?

比人类历史还悠久的樱花,她属于中国,还是日本?实际上,她属于日本,也属于中国,还属于拥有樱花生长的多个国家,她的绚丽原原本本就该属于整个世界。


关于中日之间,日本源自中国有太多有形和无形的东西。文字中抹不去汉字的痕迹,文化中去除不了中国古韵,等等。毫不夸张的讲,日本模仿和抄袭中国二千多年。今天,他们的产品、技术,以及原本就属于中国的文化,再销售和传递过来。我们该怎样相待?

眼前,至少有一样东西,是属于中国的。她比樱花要更珍贵万倍。这就是钓鱼岛。这是无可争议该属于中国的版图。她不像樱花一样,需要泛爱世界,而是先属于中国,再属于世界。

这是无可争议该属于中国的版图。她不像樱花一样,需要泛爱世界,而是先属于中国,再属于世界。


“樱花属于世界,钓鱼岛属于中国。”倘若我们以这样的格局宣示,那么无疑两者兼得,则樱花无伤,国志不挫。

但愿,纷纷扬扬的樱花之后,故国桃花笑看春风,直唤“天下真花独牡丹”。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微信公众号:zgmjply(中国民间评论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