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您该干什么?

标签:
我的随感录教育断想樟青教育 |
分类: 我的随感录(2015) |
教育,您该干什么?
樟青
“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郑强)——品读再三,沉思良久……
(一)
佛陀,研究苦与苦的拔除;医生,研究病与病的消除;教育,研究悲智与悲智的并起——修身养性,开心开智。学生离开学校,带走的应是愈加健美的体魄,不断并起的悲智。(《教育研究什么》)
(二)
1、素质教育,除了一般教育外,更应研究特殊教育,即研究教育双方的“与生俱来”、“与众不同”,并“发现,给机会”,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2、新课程改革最终要解放“心”,解放广大师生的“心”,使他们有一颗自主创新之心,有一颗悲智并起之心。教育的本质:静心净心又尽心。(《关于教育的自问自答》)
(三)
1、“真正的教育,发现、给机会;最好的教育,不教育。”她是我心中的教育。
2、要学会发现与思考:与生俱来是什么;与众不同有什么;与人为善干什么;与时俱进学什么?// 所谓‘不教育’:反动的教育,坚决取缔;无能的教育,坚决摒弃;智慧的教育,润物无声。(《心中的教育》)
(四)
1、人生需要梦想,她的意义在于奉献;人生需要欣赏,欣赏自己,欣赏别人;人生需要升华,学会像花草树木一样,如饥似渴地去承受阳光普照,还要学会珍惜“逆增上缘”。
2、“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以圣人无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反复吟咏,豁然开朗:最大的发心,“应无所住”;最好的方法,“辅之自然”;最美的升华,“心无挂碍”。(《“三句禅”成长史》)
(五)
“佛陀不度无缘人”。真正的教育者,应做到“好老师无心,以学生之心为心”;真正的教育者,不仅惜缘、随缘,更要创缘,即因材施教,随机应化,促使受教育者与教育、教育者、教育环境结缘。(《佛不度无缘之人》)
(六)
自然、孩子,是心中之佛!亲近了她们,便亲近了真理;拥有了她们,便走进了真理!——当我们与孩子们在一起时,切莫颠倒梦想:我在教育你们。否则,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走向反动!(《做个与佛有缘之人》)
(七)
真实,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理由,只有真实,才有生命。自然,永远是人类的老师。请切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用好。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育机智,是最佳的教学法;真实、自然,是永远的教学法。(《真实,自然,永远的最美》)
(八)
1、新课堂新对联:务实求是,亲近自然,悲智并起;(上联)返璞归真,走进智慧,身心兼修;(下联)追求真、善、美。(横批)
2、教师应探究“结果”之前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成长,只能靠“过程”(生成);演员可追求“过程”之后的“结果”,因为要获得观众的认可,只能靠“结果”,即千锤百炼后的精品。
3、小我小智慧,大我大智慧,无我真智慧;我思故我在,我观故自在,我行故道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听课(讲座)时,思考,比记笔记更重要;樟青的话,不可当真!哈哈!(《最想说的话》)
(九)
小学生,与“真实、自然”最亲近的人!当一名小学教师,最大的幸福在于: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少了凡人的纷扰,多了童心的纯真;可以与他们平等相处,尽情地教学相长,尽情地掏心掏窝;可以不断地付出牵挂、希望,不断地收获惊喜、感动。(《最想记住的是什么》)
(十)
当今的教育,亟需“道”的滋润、“德”的培育。“如果我们的教育,‘仁义礼智信’统统不讲,做人的责任与义务统统不管,只教‘弱肉强食’的竞争技巧与‘末位淘汰’的丛林规则,人心就能变成狼心,人性就能变成兽性。”(刘宏毅)(《道不远人》)
(十一)
1、真爱是教育的源泉,有了真爱,便有了千只智慧之手。——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良知;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不该怎么做”的惩罚,多一些“应该如何办”的激励……
2、德商重于情商,情商重于智商。人格无痕,大爱无边;她们是教育之本源,是“自我提升”的重要内涵。教师拥有了她,便能通达悲智并起,从而魅力无穷;教育拥有了她,便拥有了春天,生机盎然,生命无限。(《教育断想(3)》《教育断想(5)》)
(十二)
人生大课堂,月亮在天上。风中长快乐,雨里学坚强。// 人生大课堂,众生好师长。苦辣是良药,酸甜暖心房。// 人生大课堂,无处不考场。一花一世界,一字一沧桑。// 人生大课堂,寻觅真质量。放下为拿起,净心最崇仰。(《人生大课堂》)
【后记】本文均摘自《我的随感录》。选编本文,旨在告诉朋友们:真教育,与功利无关;真教育,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教育的终极意义,在于让人心清净自在,让世界和谐幸福。——不是吗?!
——初稿于200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