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樟青
樟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60
  • 关注人气:16,8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故事206:直接问意思

(2009-08-03 12:34:37)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每日一故事

随感小诗

樟青

分类: 每日一故事

直接问意思

 

选编:樟青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一户人家借宿。中午,有人在念经。慧能倾身细听,感觉有些不对,便来到那人身边,问道:“您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于是,慧能就将他刚才诵读的部分作了解释——

 

“当我们在虚名浮誉里老去时,我们想要什么?当心跳与呼吸将停时,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当身体腐烂、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能看见生命的曙光了。他指着经上的一些字,求教佛理,慧能大笑:“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

 

那个人十分吃惊:“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骑马时,不一定要有缰绳,那是给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自由驰骋。”

 

【读后感】文字有妙音,理解靠本真。智者见慧眼,仁者见悲心。/文字是工具,过河一渡船。拈花对微笑,无碍证涅槃。——读罢故事,听到了:文字般若亦方便,听说读写用心练。拈花微笑圆月,授受同体圣贤见。(《般若歌》)

 

重温故事,听到了: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德山焚稿》)以手指月手非月,以舟抵岸岸非舟信仰,只是指月的“手”、抵岸的”。(《信仰》) 

 

【相关阅读】1、冷暖自知莫问人,拈花微笑在于心(《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2、一切阅读皆误读,见仁见智见功夫。(《一切阅读皆误读》)

 

3、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心流出,才是本性。(《从心流出》)

 

4、迦叶尊者的微笑,让我们明白了语言、文字不是传达智慧的仅有方式。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目光更胜过无量的妙语。(《拈花微笑》)

 

【博友留评】1、悟道须用心,谢谢。(庄河之子)

 

2、是啊,俺看那些经文,识字不识意,等同于不识字。听老师讲佛理故事,其实,不识字,也是可以明白的。印证了:“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新西兰牛牛)

 

    3、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靠慧根。(北京牛牛)

 

    4、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骑马时,不一定要有缰绳,那是给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自由驰骋。”——说得好!可怜多少人陷进文字里出不来。(天天天蓝1234567)

 

    5、心的力量太大了,让我想起了“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句话!谢谢分享了!(晨星)

 

    6、文字有妙音,理解靠本真。智者见慧眼,仁者见悲心。/文字是工具,过河一渡船。拈花对微笑,无碍证涅槃。——继续顶上有关快乐的故事,祝朋友们马年吉祥,永远快乐!(樟青)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选自禅的故事(百度·大国手吧);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9、7、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